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

吴倩

上海瞰融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  浦东新区  200120

摘要:当前,遥感航测技术已在业界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地图测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遥感航测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利用遥感技术在地图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地图测绘中应用遥感航测技术的必要性、主要方法系统的概述、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对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遥感航测技术;地图测绘;应用

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产业的主要技术、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遥感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将综合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适应生产的具体情况,从而使测量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遥感航测技术在测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具有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航测计划,并对拍摄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精确的记录。

一、常用的遥感航测技术

(一)航空摄影测绘技术

在地图绘制中,必须进一步强化遥感航测技术,使其不断完善。在进行测绘工作时,不仅要有专门的技术和技能,还要对资料进行精确的计算,保证重要的资料能够得到全面的测量。

遥感航测技术是航空摄影、遥感定位、灾害防治等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提高地面测量的准确度和扩展测量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景物和人物信息,而是将空间中的目标信息综合起来,并将不同对象的影像进行组织。在高空摄影技术发展的同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遥感航测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二)遥感定位测量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地表目标进行定位,采集目标周边的地形信息,从而建立一个大范围的地形地貌。通过不断选取目标区域中目标的位置,不断进行周围环境的拟合,将目标的全部信息收集、分析,从而达到“点对面”的地图绘制。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将为遥感航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测量的效率,通过对地表目标进行光谱识别,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数据对象进行连续的识别,降低了常规测量结果的误差,从而扩大了测量的覆盖面。利用微分技术实现卫星与地面通信的方法,包含了实时差分法和后差分法。实时差分会受到信号的严重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的损失,很容易造成位置误差,采用后差分法可以提高运算精度,提高了使用效率。

(三)灾害智能防治技术

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工作量大、区域小、数据量大等特点,对统计和分析有很大的影响。在采集数据时,利用遥感航测技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最大的优点是空中航拍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航空摄影技术与智能化、集成化技术的结合,能够对地质灾害、自然灾害进行预报,并能及早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防灾工作的质量。

近年来,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灾害,容易造成道路的损坏和交通的混乱。地震时,因公路破损,救援人员未能及时获取到震中的位置。借助装有摄像机的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对灾难现场进行拍照。现在灾区的形势马上向指挥部汇报。针对录像中的状况,进行应急处置,并制订合理、可行的救援行动部署。在滑坡发生的地区,设置监控装置,实现对地面和纵向位移的实时监控。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措施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应用遥感航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优化,并进行前期准备,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结合水文、气候、地形地质等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航拍方案,以克服多种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场条件选用航空摄影器材,以保证该装置对选定的地区进行全面的探测,例如NTS312b全站仪、GPSS86定位仪、计算机等。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向地面中心传送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把相关的数据重新传送给计算机,直至对地面的全部信息进行检验和映射。

(二)合理调整基数筛选范围

尽管遥感航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地面测量中,必须对基本覆盖区域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防止由于覆盖面积过大而产生的多重效应。具体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前期工作结束后,根据地面测量的需要,制订并调整遥感航空摄影方案,对探测距离进行科学的控制。E级控制点的绘制必须依据实际面积的大小来确定。RTK网络可以应用于对 E级定位点进行监控,实现对外控点的监控。在观测到地面时,要进行10次以上的观测,并对每一次测量的平均进行测量,以减小测量数据的误差[2]

(三)准确分析采集的数据信息

在测绘工作中,不仅要取得精确的资料,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加工、分析。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测绘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在绘图中,需要进行智能科学的分析与验证,并及时排除不正确的资料,并对不规范的资料进行加工、转化。在制作三维地图时,必须由适当的人员与电脑平台相结合,实现对三维地图的管理与控制。在绘图时,除了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确保绘图结果的科学性和精确度外,还需要人工辅助。采用素描方法进行制图,便于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有机结合,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确保了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能有效地提高制图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同时,要正确选取合适的比例。由于许多对象在地图上不能完整地表达,所以绘制时要注意选取适当的比例尺才能体现出目标。另外,不能按比例显示的物体,也要做适当的标识。

(四)做好数字线划图生产

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立体立体测量,获得图像的内、外方向的精确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实现一个虚拟的立体环境。由于斜面照相技术和造型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以肉眼测量为主。该方法采用多角度合成的三维影像,生成三维立体模型。该方法无需借助三维空间,无需戴立体眼镜即可观察。这是一种被称为“目测”的技术。目前,利用人工观测技术建立大尺度的地形图资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若按规范操作,则能达到1:500的显示精度。

(五)做好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一幅由实际对象放大后的立体图。数字化正射图像地图是航空摄影技术发展的产物,是4 D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数字正射图像的主要资料来源有:卫星图像和航空图像。在一些条件下,由于卫星图像的分辨率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采用航空摄影技术进行数字化正射成像。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根据重叠影像进行空中三角化,获得高精度的内外影像方位信息,并将其与所得的结果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相匹配,并根据所得的结果对象素点进行象素校正,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变形造成的地物变形。该方法利用图像的相似性,求出两个图象的交迭面积,并将其与数字曲面模型相结合,实现了一张图象的拼接。利用 PS软件对数字化正射图像进行修正,获得单张影像,该数字正射像符合技术规范和工程的要求[3]。数码线稿与影像的组合,有利于分析地形,识别地物,使非专业人士更易于识别,有利于推广。

(六)不断提升地图测绘精准程度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准确率。在绘制地图时,要将各种空间遥感影像的清晰度相结合,以确定其空间分辨率和绘制比率。测量工作者要对各种时空节点进行全面的研究。遥感航测技术对图像数据的采集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在不同的时期对地图进行反复的检验。

结语

遥感航测技术以其方便、灵活、可操作的特点,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遥感航空摄影技术的运用,要推动技术革新、技术引进、精确获取、提高测绘精度、最大限度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服务,为国家地理环境和 GIS的应急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郭昕.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8):101-103.

[2]黄军军.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2022,13(6):79-81.

[3]李娜. 遥感航测技术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2022,13(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