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因素以及生态水利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因素以及生态水利工程

刘绍武

望江县水利局  安徽省 安庆市 246200

摘要:水利工程不仅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在防洪、发电以及农业灌溉等各个领域中,水利工程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近些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水源安全问题,很多地区存在饮用水短缺的现象,因此,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设施的投资。随着水利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所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也日益明显,本文对此作出探讨,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应该在性质和规模上与世界上其他水利工程表现出区别,特别是应该形成自身的优势来落实可持续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很多地区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重视程度不高。如果在这样的形势下,继续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充分思考如何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也是建立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

1 水利工程相关概念

1.1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也可以被称作水资源工程,主要是指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来对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控制。水利工程能够帮助改善水资源的资源状况,通过调节水资源,让水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对河流进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洪涝灾害都出现,从而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除此之外,水利工程通过水力发电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在农业灌溉、海运方面,水利工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内容可以将水利工程分为排水工程、发电工程、农业灌溉工程等,除了上述所说的这些工程之外,有些工程是能同时满足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目的的,若是水利工程能够满足多种要求,这种工程就被称为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比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1.2 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是近些年来在水利工程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兴概念。生态水利工程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传统水利工程给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近些年来社会各行各业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生态水利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在建设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水利工程时,将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考虑进去。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是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放到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生态水利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生态水利工程必然是水利行业下一步发展所要重视的核心内容。

2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则

2.1 经济性与安全性

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综合性更高,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需要提供传统水利工程的基本服务,例如发电、防洪、灌溉等;另一方面,作为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一定要充分将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考虑进去。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能够满足上述两点的需求,另外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能够关注到项目的安全性以及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所需要的建设成本,尽可能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经济性。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选址时要同时考虑经济条件,以及能够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但是自然环境中往往很多因素是被人力所控制的,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干扰,这就要求在建立生态水利工程的初期,必须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在内,同时制定不同措施的解决对策,经过不断地计算和比较,来选择最优的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地点,这样能够让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有力保障。

2.2 保护生物

在建设传统的水利工程时,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生态多样性减少,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总量下降。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让周围的生态种类有所增加,但绝不能通过人工投放鱼种或者植树的方法手段来实现,这种手段就是在掩耳盗铃,并不能在根本上保护生态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正确做法是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尽可能去改善河道流域内的安全稳定性,恢复周围的生物群,要坚持保护相关生物原则,让生态水利工程周围环境的生态多样性有所增加。

2.3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时,要能够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当地的实际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确保人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的想要去人为的把握大自然、控制大自然,因此需要形成完整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水利工程是要注重维护自然环境,一方面是人类需要对保护自然环境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有很多事情是人类做不到的,而这种事情就可以交给大自然来做,自然生态系统在遭到伤害时会进行自我修复。因此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时,需要将自然的自身修复问题考虑在内。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来设计方案,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自然环境,只有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才能在行动中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生态环境所处的地区本身自然环境就不适合生物存在,那么也不需要一定要坚持让生态系统进行自我恢复的理念。

3 水利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陆生植物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总的危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会摧毁植物,水利工程的规模一般来说较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大规模的对植物造成毁坏,当陆生植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会对陆生动物的繁衍生息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物和废物大部分都直接排放在河流,这会对河流的水质造成破坏,同时也影响河流附近的生物生存,当河流中存在着大量污染物时,会导致周围的哺乳动物被迫离开,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均衡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修建水利工程也会对当地的土质造成一定的破坏,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采用河流打通和筑坝蓄水的形式保护耕地,但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大面积淤泥等物质的存在让水库的水位不断上升,周围的地下水位跟着上升,又受到周边天气变化的影响,温度提高,水汽的蒸发量上升,造成当地的土地盐碱化状况严重。

4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好处

开展生态水利工程的修建,能够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并保护好天然的自然环境。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要尽可能让河道保留原样,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保持河道的生物多样化。由于每个水利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去模仿成功的案例,而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社会经济和保护自然生态同样重要的思想理念。

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和具体规划之前,为了让生态水利工程的周围生态环境得到平衡,要构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周围生物环境开展充分调查与研究,并且作出相应的评估,根据最终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要能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维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为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们应该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不能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和追求。而且,近些年来的各种研究表明,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水利工程必须要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经济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也要不断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思静.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中国科学工程,2020(23):77-79.

[2]洪浩波.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1.

[3]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20.

[4]孙宗风.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J].水利水电技术,2020(4):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