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物联网技术在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张莎  荣小伟

武汉长飞智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现如今,在各个院校教学中,基本都开设了实训室,随着建设数量的增加,对于相关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但是,目前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实训室精准高效的管理,浪费了实训室教学资源,制约着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指出“指导职业学校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大幅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因此,改变实训室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实训室管理能力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物联网技术为实训室管理向着科学化、智能化和精准化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实训室;管理

引言

实训室是院校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实训室的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紧密相关。为了加强学生实训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更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在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1物联网技术特点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中,物联网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技术可以使用大量的信息传输设备将物体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对物体进行管理。这一技术并不属于一门单独技术,而是一门高科技技术的集合体。比如,传感、定位、射频等,设备通过这些技术被监控与被使用,最终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整理。物联网技术对于信息管理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物联网技术可以全方面进行感知,并且数据传输也较为可靠。比较常见的物联网技术就是二维码,在扫描二维码后,设备可以感知到二维码中携带的信息,进而完成设定好的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对管理人员做出接下来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数据支持作用。

2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环境较为复杂,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处于改革的关键时间段,必须充分重视优化实验实训室的信息化环境,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效能。但从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以人工管理为主,数字化系统仅起到简单的辅助作用,人工管理存在效率低、信息反馈慢、人为干扰强等劣势。

2.2实训室日常管理制度不够全面

实训室现行的《学生实训守则》《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实训室使用管理制度》不能全面覆盖实训室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对实训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责任等都缺少较为明确的规定,在实训室日常管理工作中难以取得实际的工作效果,什么人管什么事、怎么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3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不平衡

(1)实验实训室建设未能迎合专业发展需求,和职业院校的教学机制契合度偏低。由于部分专业具有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如果没有做好规划,一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实训室,就容易出现实验实训室的荒废,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此外,部分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规划缺乏合理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方面产生的效果不够显著,和预期教学效果相差甚远。

(2)设立的实验实训室存在一定滞后性,并未匹配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职业院校的技能型专业较多,此类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更迭而不断发展,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变化速率较快,而滞后的实验实训室只能与传统专业知识相匹配,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却与岗位需求相脱节,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重新学习技能,并未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3物联网技术在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3.1构建实训室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由于物联网技术形成的架构体系主要由应用层、网络层与感知层构成,在对实训室内部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操控时,需按照不同的终端对数据信息进行拟合处理。例如,移动客户端、实训室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应在应用服务阶段对数据终端进行拟合处理;在网络数据传输阶段则是通过有线网络或校园局域网络、广域网络、Wi-Fi等,对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化传输,确保实训式在教育场景中,通过不同的数据维度进行物联网视域下的信息融通处理。在感知层中,主要通过传感器网关与各类传感器,进行数据信息的感知处理,保证各类终端集成数据的服务状态符合宏观调控诉求,为后期物联网整体化的管控操作提供数据支撑。网络摄像头可对实训室内部场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声频与视频的同步录入,对监控画面进行维度调整,即在管理过程中,对摄像头进行调控,实现对实训室场景进行360°无死角扫描。同时,远程控制与访问限制功能,将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而实现可调节化、智能扫描化,例如,通过人像识别将监控画面定位到人员身上,进行精细化的扫描处理,极大提高监管效能。

3.2实现资产管理准确高效

将传感器和控制器植入实训设备当中,与设备自身的控制电路进行交联,实现对设备教学活动的全程控制。使用设备前,教师用自己带RFID芯片的校园卡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启动设备。下课后,教师通过校园卡关闭设备。学生使用设备前必须使用自己带RFID芯片的校园卡进行登记才能进行实训操作。操作结束,使用校园卡推出操作系统。实训设备启动,设备和操作者的信息即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设备使用数量、运行时间、故障情况、使用人员等基础数据准确无误,作为校内评价的基础数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教师能立即上传故障信息,维护人员能及时进行维修操作,从而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运用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对耗材进行精确分类统计,并对已在用工具等物资进行动态跟踪,从而实现对耗材使用情况的动态跟踪,做到账物一致。耗材采购时,可根据耗材实际库存和用量分析有计划地进行采购,避免了盲目采购造成的浪费或不足。

3.3实现实训室社会培训能力的提升

采用ZigBee技术或者EIB技术,建立实训室环境监控子系统,实现对实训室的温湿度、安全、耗能等情况的实时监控。各项环境数据传可实时传送到管理人员的远程控制端(App),为管理人员提供可视化的管理依据。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智能窗帘、空调或通风设备,使实训室的环境保持在适宜状态。智慧门禁系统与学校教学排课系统数据库关联,可以实现实训室根据课程设置对指定学生的精准开放。例如,实训室在特定时间仅对社会学员开放,相应学生只需持自己的校园一卡通就可以进入实训室,而其他学员则不能通过门禁系统,实训室安全性大大提高。实训室的管理人员通过物联网管理系统就可以随时跟踪、管理实训室,提高了实训室管理效率,降低了实训室的管理难度和劳动强度,既能保证校内教学使用,又能充分的为社会培训提供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训室管理系统,利用网络互联、数据互通机制,建设多场景、多渠道整合数据传输体系,为管理人员提供更为详尽的数据服务。期待后期发展中,应加强研发物联网技术,对实训室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定时更新处理,增强实际管理效能。

参考文

[1]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01):1-9.

[2]邬贺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新进展[J].物联网学报,2017,1(01):1-6.

[3]卢鹏飞.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实训室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