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优化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推优机制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新形势下优化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推优机制思考

王佳玲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育德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内容。高校承担着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人才发展任务,在高校中发展优秀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无疑是高校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高校的党员发展数量逐步稳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新任务,高校党员发展质量正逐步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产生巨大影响,发展一批政治坚定、专业扎实、本领过硬、实践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生党员队伍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

引言

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和能力的培养,还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要构建“思政合一”的教育格局,真正育人,必须体现组织教育的价值,优化组织育人的机制和职能,启发“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在思想上入党,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员发展质量。文章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优化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推优机制的策略。

1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1.1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

高校党委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通过贯彻落实自身的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从而促进组织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可以更好地引领群众、服务群众。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各种党建思政活动是少不了的,而要保证活动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就必须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基层党组织要落实党建思政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活动安排,使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会举办各种活 动,比如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校园演讲比赛、社区服务活动等。一方面,高校党组织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提升自身组织能力[1]

1.2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新时代校园环境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是和谐高校校园环境建成的试金石。这是因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在选拔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硬性指标的考核,而且在选拔与选举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完全的公开与透明,这就导致了学生党员发展可能会引起包括学生以及高校各级党组织部门在内的意见分歧,以及不满意情况的出现。因此,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会影响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处等。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地方,作为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不能搞权钱交易等活动,必须要解决高校各级党支部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题。因此,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也必将是高校各类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新时代的和谐校园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构建。

2新形势下优化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推优机制的策略

2.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

把学生党建工作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引导党员以党性培养成长为人才,充分认识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学院党委在学生党建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院党委对学生党支部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实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引领和指导。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力量配置,配齐建强面向学生开展工作的专职组织员和兼职辅导员队伍,发挥专职组织员和兼职辅导员参与党员教育管理、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确落实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建立全员、全覆盖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制度,增强学生党员骨干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2.2推优机制科学化、素质衡量全面化

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同时注重提升机制的“量标准”与“质标准”的科学结合,对党员培养、全体党员培养、全方位考察全程跟进,发展多种提升模式的整合。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来量化指标,主要包含政治态度、学业成绩、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团学工作、群众基础等层面,弱化单一以成绩好坏评判优劣的推优机制,增强学生在理想信念、社会服务、综合发展等方面的全要素融合。在此期间,还可以引入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班级同学等群体对于学生的整体评价,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群众基础以及群众服务情况。在推优程序上,加强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力度,重点考察发展对象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进一步健全群团推优、公开公示等形式的建设,积极接受群众建议和意见反馈,严格规范发展程序和推优过程性工作,才能真正遴选出政治素养好、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党员。在培养考察期间,要注重发展前、发展中、发展后全过程的培养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在发展前要积极进取、发展中稳步提升、发展后永葆本色,始终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发展后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传承党员发展的优秀传统

[2]

2.3要夯实组织育人的主体责任,必须增强育人实效

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落实提质增效方案,如“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党的建设示范和提质增效工作。注重制定相关教育主体职责清单;在主题党日开展各种谈心谈话活动,保证将上级党组织的决策和育人责任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对此,学生党支部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坚定自身的使命和信念,从而练出一身本领,成为时代责任的担当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遣队。对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尤其是“00后”大学生,他们有更加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单方面的信息输入,明显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未能与时俱进,落后于学生的需求。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引导教师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以此开展课程思政,提升育人实效。

2.4优化高校党组织体系架构,夯实党建工作队伍

高校党务团队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管理作用。因此,高校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建队伍,已成为大学生党员素质不断提高的关键组织保障。为了夯实党建工作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党组织体系架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建设。首先,对党务工作队伍人员不定期的进行业务素养的培训,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其次,把严谨、科学的态度体现在学生党员选拔的各个环节当中,同时,还要进行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3]

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来。要坚持道德修养理念,突出组织政治纲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增强提升党员质量的决心和恒心,从而打造出高校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尚璐璐.浅谈新时期下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6):176-177.

[2]刘忠秀.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05):72-76.

[3]张瑞春.新时代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88-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