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传播学视角看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从发展传播学视角看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

张茹月

河北外国语学院

摘要:大众媒介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自发展传播学引入中国,该理论应用致力于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尽早使中国迈向小康社会,而现在的城镇化发展迅猛与农村发展形成巨大落差,教育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如教学水平差距、学生生源流失、教学硬件设施较差等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农村教育空巢化存在的问题、现象,以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从发展传播学的视角对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给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发展传播学;大众媒介;农村教育;空巢化;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发展带动了城镇教育的快速晋升,为了谋求子女更好的发展前景,或者随父母外出务工的地方接受教育,学生生源流失;师资力量向工资待遇好的地区流动,农村教育中的好多课程流于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欠缺,学校硬件水平低,设施不全面,因此农村教育就出现了“空巢化”问题。

1.相关概念解析

1.1发展传播学的界定

发展传播学这一概念是由施拉姆鼻祖提出来的,致力于研究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问题,尤其是信息的流动在发展中国家很有必要,有信息就会有传播,有传播必然会有大众传媒这一中介。大众媒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一种看门人的作用,因此,信息的涌动必然会激发社会变革。

发展传播学一般是指运用现代和传统的传播技术,以促进和加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过程。发展传播研究目的主要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传播手段,有效地帮助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促进社会发展。[1]

1.2农村教育“空巢化”概念界定

所谓“空巢”一词来源于农村家庭中子女外出务工或定居外地,只留老人或孩子独居在家;同样农村教育“空巢化”也是如此,类似于“麻雀”,有教室、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老师,这远比不上学生生源流失的速度,相对于城镇、市区的“人满为患”大班课,农村教育显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2.农村教育“空巢化”的原因

学生、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主体,而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扩散的工具,以影响主体的思想,大众媒介对农村教育主要通过对人施加影响,所以,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缺失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口头传播、纸媒传播、电子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时代,现如今的传播依赖于大众媒介,同地区的贫富差距就来源于大众传播信息的功能。如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这就证明了媒介的作用。

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能够使得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而农村教育相比于城镇教育有一定差距,媒介发展有普及教育的功能,当一个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时候,信息的传播往往就是滞后的,农村的教育接收不到此类信息,造成人们参与性程度较低,对外界获取信息的能力普遍偏低。因此,政府的宣传就会不到位,就会导致媒介的信息宣传与教育局之间的沟通桥梁缺失,势必就会造成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巨大鸿沟。

2.2农村教育资金供给、教师薪酬机制不完善

农村处于省、市、县、镇(乡)、村最低层次级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供给机制经历了“乡村自给”“以县为主”“各级政府共担”三个阶段,这种农村教育的财政集权趋向变革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运行机制和治理生态。[2]这种一级递减的拨款给农村教育机制运转的经费不能够支持其他机制的正常运转。因此,从各个机制扣除部分费用才勉强维持正常运转,但是这种机制限制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扩大化,却加速了农村教育的衰败,如多媒体应用、课外活动设施,场地等不能正常出现在农村学校中,这又与城市教育形成落差。

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导致财政周转不周,教师的工资普遍较少,出于自身生活的需求,教师选择向工资待遇好、有发展前景的学校流动;农村的教学环境相比城市的教学环境有所差距。

2.3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民教育观念的改变

改革开放的机遇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近年来,在城乡差距日益增大,教育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均匀,然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学生的生源大量流入城市。尽管农村教育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民期于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逐渐成了农民教育的追求,宁可花钱去私立学校,希望子女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小升初”这个转折点,能够给子女带来更好的机遇,去见更大的世面。

3.从发展传播学视角解决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

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从侧面反映城乡教育差距拉大,若这一差距继续扩大,将会出现巨大的信息鸿沟,最终导致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此类现象。

3.1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在政府教育职能上的作用

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关乎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同时它公共教育作为向人们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是大众媒介的重要依靠。目前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就是政府教育职能缺失的表现,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政府不能让该问题随波盲目市场化,应实施适当的干预,尤其是在城市中小学教室生源爆满,学习空间不堪重负,导致教学条件和质量下降,而农村教室学生稀缺,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城市中小学招生人数,以达到教育公平。

大众媒介具有潜在的效果,它可以通过信息的传播,把关于教育的消息传播给受众,因为人们最关心世界的新变化和典型的社会现象。大众媒介承担着宣传功能,通过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宣传又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如此循环往复。只有大众媒介把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计划、现在处于的环境状况等信息传播到位,政府部门给予反馈,这样一轮的传播才算完成。政府应该把所获取的信息自上而下进行传达,农村学校才能有机会获知,这就类似于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中提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也比较弱,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实现农村地区传播技术现代化,有关农村教育问题才得以解决。

3.2利用参与式传播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所谓的“参与式传播”是指一个在人们、集体和机构之间的动态、互动和变化的对话过程,使得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全部潜力,来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3]参与式传播强调传播手段及媒介使用的普及,被传播的对象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计划传播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农村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决农村教育“空巢化”的重中之重,如教学设施的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提高教师的薪酬,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同时吸引优秀师资进入农村学校,避免“想进的进不来”这种情况。

在农村加大义务教育的推广普及,大力发展乡镇示范性中小学。在推广普及的前提下,农村的义务教育资源设备、教育经费一定要跟得上教育发展,同时在优秀的师资团队的带领下进行推广,如普及时要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进行打造,吸引农村家长的目光。

3.3大众媒介在改变农民的刻板印象上的表现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家长教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农民对优质的教学资源的需求也在提升,并且形成了“城市的教育就是好,农村免费的教育质量低”的刻板印象,本来收入不高的农民宁愿花大钱去送孩子读书,正因为这种教育观念,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改变农民的教育观念是在学生生源不断涌入城镇的关键,同时,大众媒介应该发挥其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农民作为特殊的社会阶层,大众媒介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传播,不然会适得其反,浪费较好的信息传播。农民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不断使自己的观念得到改变,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育理念。现代农村的教育逐步提高,优质的师资力量也在得到教师编制的随机分配,而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学历教师分散于各个公办学校,正确对待城市和农村的教育问题,不要追逐潮流,改变“免费的义务教育质量低”的偏见。

总结

发展传播学的应用,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结合的具体矛盾,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农村教育“空巢化”的问题。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在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提升媒介素养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得以出现,未来在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真正惠及广大农村,缩小农村、城市之间的鸿沟才是关键之举。

参考文献:

[1] 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02(24).

[2] 陈静漪,宗晓华.集权趋向与治理失衡: 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变革的制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 9) : 35-39.

[3]韩鸿.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01):40-49+110.

[4]王敏,王雪琼,郜娜椰,李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8(15):32-34.

[5]刘宁.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空巢化”的反思——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70-73.

[6]汤江青.中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综述[J].质量探索,2016,13(03):108-109+107.

[7]焦晶娴.参与式传播视角下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综述[J].视听,2019(10):193-194.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2年度河北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一般项目“从发展传播学视角看农村教育“空巢化”问题,课题编号:【HW202210】”


[1] 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02(24).

[2] 陈静漪,宗晓华.集权趋向与治理失衡: 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变革的制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 9) : 35-39.

[3] 韩鸿.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01):40-4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