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蒋昭曦

唐山工务段,河北 唐山 064000

摘要:安全文化是有效防止事故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新时期铁路安全发展现状,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唐山工务段动力设备车间为例,总结该车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全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如何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一线车间;实践与思考

1 构建“人人想安全”的安全理念文化,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言行规范。企业安全理念文化是凝聚职工的中间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职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职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轨道车具有用途广泛、施工作业效率高、质量好等优势,是工务部门线路维修、检查和抢险等工作的重要运输工具,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车间通过坚持思想引领,不断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让职工在学习中感悟安全。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正面灌输,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采取班前班后会、安全分析会和案例教育、亲情感染等方法,进行全方位、不间断地安全教育,实现了安全教育常态化。二是创新活动载体,让职工在氛围中力保安全。利用党员突击队、青年文明号创建、团员突击奉献、安全技术攻关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团员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安全生产月”中开展“牢筑安全意识、坚守生产红线”“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安全在我心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立足岗位筑安全”“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主题征文演讲等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制作各类安全警示和安全宣传标语,放置在各班组醒目位置,增强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职工从思想深处对安全生产多一分重视,对生命多一分敬畏,在车间内形成“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安全共识。

2 构建“人人保安全”的安全行为文化,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纵观以往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具体原因虽然有异,但背后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却不无共性,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该车间通过多种方式将“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进一步加强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效遏制违反规章制度和违反作业几率、劳动纪律的“两违”行为。

一是强化职工教育培训,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技能。针对轨道车司乘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该车间不断创新自身培训手段,将《安规》《修规》中涉及该工种的安全和业务理论知识进行摘录,作为学习资料发放到每名职工手中,并就轨道车运行操纵标准、路料运输装载加固作业程序、车调联控基本要求等内容进行分期培训,不仅丰富了培训内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也强化了职工的理论知识水平。为加深理解掌握,该车间定期组织轨道车司乘人员围绕作业安全卡控、作业标准流程执行等内容进行实作演练,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全面提高职工综合业务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执行能力。

二是坚持贯标落标,不断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作业标准化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为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司机严格落实出乘前的设备检查及“三项设备”自检作业标准;为防范冒进信号,严格GYK正确操作、车机联控、确认信号及进路,落实夜间行车与调度每小时联控的作业标准;为防范撞扎,严格执行“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十六字令”作业制度,掌握作业计划,严控调车、连挂速度;为防止挤道岔,严格落实确认进路,掌握及降低运行速度作业制度。从“标准化”到“规范化”再到“精细化”,使得该车间实现了安全持续稳定的目标。

三是坚持关口前移,不断强化风险预防预控。安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坚持把问题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才能防微杜渐,实现由“出事后抓处理”向“出事前抓防范”转变。对此,该车间坚持强化日常预警,每日出乘前由带班负责人主持召开班前预想会,对当日工作任务和安全重点进行预警提示和分工;当日工作结束后,带班人将当天工作的安全落实和施工质量情况进行总结,特别是查找不安全因素并举一反三,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同类错误在今后工作中发生。同时,坚持强化管理预警,车间定期抽查车辆维修保养、一次乘务作业制度执行等落实情况,形成轨道车安全检查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提出下一步安全重点。

3 构建“人人为安全负责”的制度文化,规范安全管理体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重有效的制度保障具有强有力的规范性和约束力,是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关键。依据企业好的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合理的安全制度加以引导和规范,使每名干部职工明确自身应该遵守的纪律规定、履行的岗位职责、掌握的工作流程,从而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该车间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一是从规范自轮运转“用、管、修”三方面着手,围绕自轮运转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业标准等方面修订《轨道车故障应急处置措施》《轨道车装卸材料安全措施》《轨道车一次乘务作业标准及考核办法》《轨道车司机岗位红线》等管理办法。通过不断整章建制,修订完善基础管理制度,达到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水平提升。同时,遵循精简实用的原则,按“上级文件台帐、安全管理台帐、设备质量台帐、运用管理档案、运用安全卡控措施、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六个方面梳理有基础台帐,记录各项管理痕迹。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强化作业过程管控。一要严格干部添乘检查。轨道车上线运行、施工,做到趟趟有车间干部盯控、检查,通过干部添乘轨道车,对检查发现的行车安全隐患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较好地完成了轨道车安全行车的基本任务。二要严格出乘风险管控。段为每组轨道车配置了录像检查仪,每日出乘前,按照《轨规》要求的60项检查项点,对轨道车设备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车间定期抽查分析,给运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三要严格GYK运用控制。安排专人对每组轨道车运行数据每日进行转储分析,确保GYK数据100%转储、100%分析、100%考核。四要严格“红线”管控考核。坚持“从严考核、正确导向”和“抓小防大、超前防范”的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对在轨道车安全运用方面的安全风险意识防范、基本作业制度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设备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及时制定可操性、针对性强的措施进行干预、控制,有效杜绝各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没有捷径,必须强基础、抓关键,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任务驱动、动态对标、偏差控制、闭环管理,进一步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形成企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安全环境,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桂余才.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生产治本之策[J].中国应急管理,2023(06):44-47.

[2]AQ/T 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