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路广

茌平县鼎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省市: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邮编;252100

摘要:混凝土质量优劣对预制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确保预制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工程质量,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工程效益,混凝土搅拌站需要依据相关规范与标准,科学设置与落实细则,实施生产、质量检验的科学控制,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质量;优化办法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文中为控制混凝土质量,以提高搅拌站设备管理水平、搅拌站综合竞争力为切入点,针对搅拌站混凝土控制质量提出相关策略,其中包括,改进称量系统、把控原材料质量、生产前期与过程中质量把控、科学配比原则,旨在提升搅拌站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效果。

1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意义

1.1提高搅拌站的管理水平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在其中发挥重要效用,混凝土质量管理蕴含着对设计与研发产品的生产控制、质量控制等诸多管理内容。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满足有关规范与施工标准,进而提升项目综合质量。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提升其附加值对提升搅拌站综合管理水准,创新装置技术等具有重要推动效用。

1.2提高搅拌站的综合竞争力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安全性与稳固性,同时和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紧密相连。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运转期间,不免会存在诸多问题,如措施不当,会使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混凝土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高效管控,以确保混凝土综合质量。

2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2.1砂石料质量控制

砂石料在进场时,检验人员对砂石料进行抽样检查。在对料堆取样时,需要确保取样位置均匀性分布。取样之前需要把取样部位表面铲除,之后从每个部位抽取同等份额与数额量组成一组样品。试验时需要以同进厂时间、同产地、同规格实施检验,如果数量不足需以一批论。河砂的检验重点在于其含水量、细度模数、质地、级配及含泥量。适合混凝土搅拌的细度模数需要控制在1.62~3.7范围内。如果河砂含泥量过多或太细,不但会加大混凝土干缩裂缝问题,还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碎石质量控制在于压碎值、粒径、质地、针片状含量。碎石中不可有大颗粒石子、大泥块、黄皮石子、粘泥块泥蛋,不合格的砂石料需弃用。针对已在场地堆放的材料需要确保其干净、坚实、平整,按时对其清扫,以免再次遭受污染,不同规格、品种的材料要分待检区与已检区,并用隔墙进行分离堆放。另外,物料堆放高度应低于料仓围墙高度,以免呈现混料状况而导致级配离析。没有检验的砂石料,需要存储在待检区待检,通过合格检验的砂石料需及时设立标识牌,标记好砂石料的进场日期、进场数量、实际规格、检验日期、检验状态、应用范围、产地等。

2.2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进入搅拌站时需要供货商出示3d强度报告与出厂合格证,同时在之后的使用中还需出示28d强度报告,在应用前要抽样检查。针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种强度、同期出厂的同品种水泥,需以同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散装水泥以小于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以不得超出200t为一批。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应用,如果此批水泥强度检测不达标,需降低标号应用;如果凝结时间检验不达标,需要调节用水量改变凝结时间。针对已经存放在库里的水泥需要根据标号、出厂日期及品种实施合理堆放,同时设立标识,以免混用;为了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需要实施密封处理,带有包装的水泥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将其垫起,离地离墙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对堆放高度也需统一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设备的正确应用与原料的质量控制。

2.3改进称量系统

混凝土生产称量系统通常是由液料称量系统、骨料称量系统、粉料称量系统构成。为了全面提高混凝土质量,需对系统的精确度进行优化。

以往的骨料系统下料模式存在不足,鉴于称量斗与骨料仓间隔的距离很远,并且下料口也很大,骨料从骨料仓下落到称量斗中就会呈现出一定落差,进而导致骨料重量误差超标。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一般状况下会先设定好一个固定的落差值,如果秤斗重量与该值接近时就需事先关闭供料装置,以防加入过多的料,但落差值的调控精度难以掌握。若想切实处理该问题,就需在骨料下料口部位实施改造,把原有单下料口改成双下料口,在每一下料口部位均需安上销子,以便调节开口大小。在混凝土生产期间需把两个骨料下料口打开同时下料,倘若所下骨料重量为设定量的90%时,需要事先关闭一个下料口,留有一个下料口出料,同时在剩余骨料下料中需要适度的控制该下料口的开口,以便科学控制下料量,把骨料误差值科学控制在最小额定范围。

粉料输送在以往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中多用单一螺旋下料的模式,它和骨料相同,极易形成落差,导致较大误差。因此,可把粉料输送改成子母螺旋下料的模式。也就是在母螺旋输送机下料口部位,焊接一定规格的子螺旋。在配料中,两个螺旋需要一同实施工作,倘若设定目标与称量值接近时,需要将母螺旋工作停止,留子螺旋继续工作,同时控制子母螺旋存储物料的流动量,以最小输送量送至粉料称量斗中。经过诸多实践经验表明,需要将子螺旋的输送量设置在0.5~1.0kg/s,以满足搅拌站粉料配料精度需求。

2.4周期性校验

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过程中,确保称量精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周期性校称。按照我国有关规定,搅拌站应按月实施全面校称。校验前,应该准备好充足的标准砝码。校称时需要先校零位,然后设置好砝码值,之后在称量斗上安置设定好的定砝码值,等稳固后点确认,观察设定值与测试值之间是否有差异,按照结果对配料秤加以调整。配料秤均应从零点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直到最大秤量。然后用相同办法一一卸载砝码到零点,测试期间的数据需要记录在案,以便查用。在校称过程中还需观察卸外加剂阀与卸水蝶阀有无泄露状况;粉料与主机间透气管的畅通性如何;传感器安装的正确与否。另外,还应该加设超标监控系统警报,如果出现超标,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与排查。

2.5配合比设计及控制

对混凝土搅拌站实施质量管理时,应进行配合比设计,以此减少工程施工成本和保障混凝土质量。鉴于混凝土涉及的原料较多,搅拌站管理人员应构建混凝土原料数据库、配合比数据库,以便于各类混凝土配合比、泵送与非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查询。另外,针对特殊的混凝土数据配比也需构建一个信息查询库,进而强化混凝土配合比的信息化管理。

2.6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期间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称量的精准性,把混凝土的配合比输到计算机中,利用电子秤精准称量混凝土生产所用的原料,能够高效减少混凝土离散性。并且,还需将砂石料称量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外掺料、水泥、水的称量误差需要控制在1%左右,同时也需控制好原料在搅拌过程中的搅拌时间,搅拌时间的设定应结合搅拌机的机型、运输时间、外加剂的掺和、坍落度等状况实施,通常设定为35s。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搅拌站若要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效果,必须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明确混凝土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通过改进原材料、称量系统等,从整体上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永杰.混凝土搅拌站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模型世界,2022(5):148-150.

[2]段元忠.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散装水泥,2021(2):97-98,101.

[3]焦庆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21(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