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董文建

身份证号:430422198801197314

摘要:建筑用材通常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能用到的材料整体,包括多个施工阶段的用材。随着我国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为了更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对施工工艺进行改善的同时,还要严格对用材检测进行把控。对用材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所以,必须要按照国家标准加大用材的检测力度,保证用材能够符合施工标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品质,促进企业获得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投入的材料使用性能进行及时的检测,材料检测的结果对于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建设状态和项目质量判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在材料配合比优选方面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设置不同的操作方案,能够确保施工作业环节中投入材料的经济性和质量效果。在施工建设各环节对材料进行检测,有助于对材料性能进行改进,并对当前所投入的材料,按照之前的数据反馈及时改进后续的使用方式,在实际操作时借助各类专业的实验检测手段,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进行配套的科学评估,提升材料的使用性能。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遵从满足施工需求以及投入材料总量合理两个大的因素。前者是为了确保材料投放之后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确保投入环节的结构质量符合使用需求。后者则是对材料用量进行控制,节约施工中的材料投入成本。两者从质量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同步作用,使施工建设过程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并在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2建筑用材在检测实践中的不足

2.1存在检测从业者水平较低现象

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用材质量的检测结果。若检测人员没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或者知识掌握不牢,就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使得和实际结果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检测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做好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有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质量检测工作,保证用材符合标准。因此在选择检测员工的时候要关注专业素养,要对专业检测人员定期组织专业能力训练。

2.2存在有检测取样作业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在建筑工程用材检测和控制质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用材采样不标准。首先,在其取样时具有随机性,并且所占比例又非常高,很多检测样品基本都是用材厂家自行上报的,这样就不能更好地对用材质量进行检测,同时也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且还会出现“偷梁换柱”的情况发生,这样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具有真实性。此外,对原用材进行取样的时候,检测工作人员不能充分重视取样工作,不能将样品信息进一步展开,导致以偏概全,并且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检测人员也会经常出现抄袭等行为,使得建筑用材检测与控制质量的效果大大降低。

2.3存在设备仪器不先进、操作不规范等现象

检测建筑用材必须要通过相应的设备仪器才能完成,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会使用比较落后的设备仪器。对传统设备来说,不能对新用材进行有效的检测,自动化水平不能更好地满足检测需求,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建筑用材来说,通常都会作为工程项目的基础,市场中的用材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小型建筑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水平都比较低,若在这种情况依然使用质量较差的用材进行施工,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用功能齐全、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用材进行检测。

3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及管理策略

3.1将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进一步优化升级

通过直接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引进其他国家的成熟检测技术是最直接有效地提升检测质量的一种途径。但是长久来看,依靠其他国家的技术和设备仪器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不仅会受到他国的技术制约,还会约束本国的技术发展。当前,各个技术领域都在飞速发展,逐步迈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所以施工材料检测设备和技术也需要与日新月异的施工技术相适应。通过购进数字化智能设备,不仅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的产生,在提升精度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传统的检测技术以及落后的检测仪器设备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增加检测时间,也会导致误差的增大,因此,通过将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进行优化升级,能够很好地实现建设工程检测工作的良性发展。

3.2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针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需要,应当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约束。在施工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应当全面细致地检查材料存储情况,确保材料准备齐全。在施工过程中,了解施工当地的天气状况,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养护。企业应当注意提高自身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能力,积极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设备,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良好地协调施工工序和施工时间,保障施工效率有效提升,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不受影响;企业还应当注意培养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对各项施工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人在项目实施工作中能够采用规范化操作,按照施工要求,达到施工目标。对于工程材料检验的重要性,首先要引起施工单位的充分重视。在工程材料具体检测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检测过程能够符合不同的施工情况和施工工艺要求,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一步培训,同时应当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检验意识。

3.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和选用的监管

有效地监管是杜绝施工材料质量下降的关键。企业在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采买、成本核算、入场审核、存储运输、实际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验。在施工前,应当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材料尺寸、品质要求,保障引入的施工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方案及施工标准;在施工中,还须加强施工材料的检验和审核,能够确保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项目施工要求。坚决杜绝施工中采用不符合条件的劣质材料,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结束语

工程材料检测内容广泛,有诸多检测项目都会涉及使用环境及含量,必须保证材料本身的性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等。因此,在施工材料检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类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声誉。为了能够让建筑工程顺利通过工程试验检测,保障工程质量,就需要通过提升材料的试验检测水平,保证材料质量、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参考文献

[1]马浩宸.建筑材料检测问题研究[J].居舍,2019(36):22.

[2]柳守花,崔俊雷.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居舍,2019(35):34+31.

[3]王胤.浅谈建筑材料质量检测[J].居舍,2019(35):35-36.

[4]封翔.浅析建筑材料检测方法[J].居舍,2019(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