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规的实施与环境监管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环保法规的实施与环境监管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探讨

张剑霄

身份证号码:321322199702023216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环保法规实施和环境监管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并探讨其实施效果。首先,介绍了环保法规的基本框架,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目前环境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足等,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如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罚款金额等。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探究了策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环保法规;环境监管;改进策略

一、环保法规的基本框架及实施情况分析

(一)环保法规的制定和主要内容

环保法规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我国的环保法规体系相对完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础法律,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总体的框架和原则。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了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规定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具体的管理措施。其他环保法规也针对特定领域的环境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规定了大气污染源的减排要求、监测与考核措施等;《水污染防治法》则重点关注水质污染问题,该法的出台和实施,为有效防止水污染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二)环保法规的实施情况分析

尽管我国的环保法规体系相对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企业或个人对环保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的要求,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其次,环保部门在环境监管方面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监管能力不足,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人员素质较低、监管手段相对简单,无法有效监管企业的环保行为,难以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此外,一些环保法规的处罚力度相对较低,难以形成威慑作用。对于环境违法行为,法规规定的罚款金额相对较低,不足以刺激企业改善环境管理。

二、环境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监管不力

环境监管中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清、执法不严的情况。部分环保部门缺乏专业人员和有效的监管手段,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环境排放情况,导致监管工作的效果不佳;其次,环境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企业往往掌握着更多的环境数据和信息,而环保部门难以及时获得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信息不对称使得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地监测和管理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监管执法力度不足也是监管不力的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在环境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认真、不严厉的问题,对违法行为处罚不力,无法形成威慑效果,使得企业对环境违法行为不以为然。

(二)处罚力度不足

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相对较低,无法形成足够的经济压力,使得企业不愿意主动改善环境管理;此外,一些企业通过多次违法行为来规避处罚,其额度远低于实际造成的环境损害和社会成本,这种处罚力度不足的情况使得企业对环境法规缺乏敬畏感,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三)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佳

尽管环境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但是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仍然不佳,一方面,一些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时投入不足,未能高效使用治理设施,导致治理效果不够显著;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治理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但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和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这使得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效果受限。

三、改进策略的提出

(一)加强监管力度

在为加强环境监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是加强环保部门内部管理,完善职责分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其二是加强对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三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其四是完善环境监管法规,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提高监管效果。

(二)提高罚款金额

为提高违法成本,可以加大罚款金额,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是根据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和社会危害性,提高相应的罚款额度;其二是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引入损害赔偿制度,除受到罚款处罚外,还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三是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相关违法记录会对其信用评级造成影响,从而形成更加严格、有效的惩罚机制。

(三)引入环境信用评级机制

引入环境信用评级机制,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其一是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档案,记录企业的环保情况、违规记录等信息,并将其纳入到企业公开信息范畴;其二是基于企业的环境信用评级结果,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加强环保监管;其三是向公众和有关机构公开企业的环境信用评级结果,倡导消费者选择绿色环保产品,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四、改进策略实施方案

(一)监管力度加强方案

其一是建立健全环保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其二是加强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三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环保情况;其四是加强对企业环保信息公开的监督,推动企业向社会公开环保数据和信息。

(二)罚款金额提高方案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可以应根据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和社会危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罚款标准,以提高罚款金额;其次,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除罚款外,还应引入损害赔偿制度,追究企业的赔偿责任;最后,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将违法记录作为影响企业信用评级的因素之一,以加大违法的成本。

(三)环境信用评级机制实施方案

其一是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档案,记录企业的环保情况、违规记录等信息;其二是制定环境信用评级标准和评估指标,对企业进行评级;其三是根据评级结果,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对低信用评级企业的监管;其四是开展环境信用评级结果公示,向公众和相关机构公开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推动企业积极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改进环境保护策略的方案可以分为监管力度加强、罚款金额提高和环境信用评级机制实施三个方面。在监管力度加强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更新监测设备和技术、加强沟通协调,并推动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在罚款金额提高方面,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提高罚款额度,并引入损害赔偿制度和企业信用评级机制。而环境信用评级机制的实施则包括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档案、制定评级标准和指标、采取差异化管理和公示评级结果等措施。通过方案,可以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企业责任意识,并通过环境信用评级机制激励企业加强环保管理,推动环保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娟周沛婕吴永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 3(12):45-46.

[2] 李云凤.垂直管理改革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21.

[3] 陆爽君,施维林,许伟,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1.

[4] 武玉良.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区域治理, 2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