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研究

杨庆

大庆石化公司销售储运中心

摘要:开采石油、储运及炼制油品、后期销售油品,这些流程都附带较大范围内的油气污染。这是由于油品不断在蒸发,减低了油品原先的总量且带来各区域的污染。从现状看,油气能源表现出日渐紧缺的态势,若能妥善回收油气那么将会促进整体范围的环境改善,这种做法也契合了减排及节能的总体指标。针对于油气回收,应能慎重把控耗费的总体资源,采纳新颖的回收技术并强化技术研发。

关键词:油气储运;油气回收技术;运用

油气回收减低了蒸发油气的总数,缩减了直接范围内的油气损耗。这是因为油气蒸发从根本上缩减了应有的油品质量,减低了轻组分的汽油并干扰到持续的油品运用。同时,油气蒸发也干扰到常态的启动性能。为减低常态的油品蒸发,可选配套的新颖技术及工艺以此来缩减耗费。对此可采纳液下装车,借助这种工艺缩减了0.4%的蒸发损耗。内浮顶式的油罐缩减了超出80%的固定蒸发损耗。此外,焚烧尾气或回收油气都能改进持久的油品损失,同时免去更大范围的污染性气流。

1油气回收技术的简要介绍

油气回收技术就是通过分层冷却和液化的原理,将石油及其产品的气态挥发物,变成液态油品的过程,可以提高对油气资源的利用率。在通常的情况下,在油品储运的过程中,由于蒸发造成的损失量在0.26%~0.34%之间,汽油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的损失量更大。国外对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发展的较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常会在炼厂、油库和加油站附近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其安装普及率可以超过90%。由于外国在油气储运环节的技术较高,且各部分流程衔接非常紧密,各管道连接端面配合非常紧密,由于油气蒸发造成的油气损失量往往可以控制在5%之内。我国相关油气回收技术开发的较晚,再加上我国加工制造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造成我国油气在实际储运的过程中损失量往往较高,一般在6%~10%之间,这造成了大量油气资源的浪费。因此,近些年来,我国炼油厂等加工企业明显加强了油气回收技术的开发力度。

2各种油气回收技术的简单介绍

吸附法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各种烃类的吸附容量不同,而将天然气中的各种组分进行分离的。其主要适用于天然气中重烃组分不高的场合,一般只限于小气量的天然气。在整个吸附的过程中,一定要吸附到吸附剂饱和才停止吸附,再通过通入一定量的热气流,而将吸附床上的烃类脱附,然后再分离出所需的产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的优点,但不能连续进行操作,因此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油吸收法。该方法是利用了不同的组分在油中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别,而将各种烃类分离的。其可以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分成低温吸附和常温吸附。常温吸收主要用于小批量生产中,低温吸附主要是在较高的压力下,通过外部冷装置对吸收油进行冷却,可以将天然气中的重组分有效吸收下来,在低压的情况下,这些被吸收的气体又可以释放出来,吸收油因此可以得到循环使用,其吸收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该吸收法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和操作成本较高,已经逐渐被更合理的冷凝分离法所取代。

低温分离法。低温分离法是利用油气气中各种组分的冷凝温度不同,通过将原料气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再将其中沸点高的烃类有效分离出来,经过精馏便成了合格的产品。该方法需要使用到温度较低的冷料来降低原料的温度,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轻烃回收率高的优点,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目前低温冷凝分离法包括:冷剂制冷、膨胀剂制冷、热分离机制冷及复合制冷。冷剂制冷可以分成吸收制冷和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直接使用的是热能进行制冷,在轻烃回收中的应用越来越少。压缩式制冷是一种变相的制冷,它是利用了液体冷凝机在气化过程中的吸热来进行制冷的,其冷剂有氨、丙烷和乙烷。冷剂制冷法的优点是其冷量直接由外部决定,不受到原料气体的限制,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状况的变化,去及时调整制冷量。在我国很多企业都使用了丙烷制冷法来进行制冷。

膨胀制冷法。该方法的使用需要油气与外部的干气有一定的压力差,其原理是通过膨胀剂的压缩作用,将部分油气进行压缩,这些油气在膨胀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以次来达到冷却的目的。膨胀制冷法具有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维护费用低的特点,非常适合较贫原料气。我国采用的膨胀制冷工艺装置规模还比较小,且采用的是中低压的膨胀机,制冷温度一般仅能达到负二十到负六十摄氏度。为了有效提高制冷的效果,就必须采用多级的膨胀装置。

复合制冷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两种以上的制冷方法对轻烃进行回收的。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各种制冷技术的不足,例如可以使用冷凝加吸附的方法,先利用冷凝法将各种各种成分变成液体,再利用吸附法,对其中有用的成分进行回收,既可以发挥冷凝法效率高的优点,又可以充分发挥吸附法分离效率高的优点,最大程度提升油气回收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用的越来越广。

3对油气回收技术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

在油气回收技术实际的应用过程汇总,只要良好照顾到经济指标,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经济的浪费,这给企业在经济技术上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应当加大对油气回收装置研究的力度,减少研究中的经济性阻碍,还要加强对陈旧设备的科学改在,让油气回收装置多利用现代控制技术,让各种油气回收设备的技术成熟度更高。

能耗高是低温分离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冷却介质在传输过程中保温效果不好造成的,为了有效降低其能耗,除了要加强冷介质管道的保温外,还应该尽量缩短冷源到生产设备之间的距离,避免冷损耗的产生,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自然风冷的利用,多在一些散热设备处增加风冷设备,从而将设备中集聚的热量尽快散发除去。设备中的电机也是系统中的高耗能环节,为了有效降低其能耗,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节能型的电机,或者给电机增加变频调速环节,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效调整电机的转速,降低电机的功率消耗。

4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措施

对油气回收装置的投资。虽然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回收装置在我国的很多油库中已经得到了安装,但由于其运行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导致很多油气回收装置都成为了一种装饰品,基本不怎么投入使用,只有在上级来进行检查时,才勉强运行一下,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该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油气回收技术的落后,不仅对油气的吸收效率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也过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油气回收设备的研制工作,另外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旧设备的改造力度,让油气回收设备真正可创造经济效益。

结束语

石油和天然气多属于极易挥发性物质,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油气损耗,从而给相关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现阶段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王芙,李晓赟.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浅述[J].化工管理,2017(35):183.

[2]黄维秋.油气回收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J].油气储运,2017,36(06):606-616.

[3]刘相辰.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具体运用[J].化工管理,2017(06):139.

[4]杨琨.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0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