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对策

杨力

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000

摘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应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应急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对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构建完善的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本文将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素及发展建议

引言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构建完善的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系统化。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研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又要有效衔接各个工作环节,努力构建能够有效预防突发事故、快速实施救援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以下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建议。

1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用的应急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保障企业的生产过程,尽可能地消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化工等一些高风险行业。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人民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就能够发挥应急管理系统的作用,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其次,科学有效应急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企业应急管理机构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还可以消除许多潜在的隐患和突发事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可以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现有风险。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风险很高,没有它就无法有效应对。应急管理系统能够不断地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并防止其发生。因此,一套完善的企业应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2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重点关注的要素

2.1打造一支较强的应急队伍

在应急队伍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能够综合评估各种存在的风险,并根据不同的存在的危险建设应急队伍。企业应当重视对已建立的应急队伍的日常管理和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能力。企业对引进的外部应急队伍应重视自身工艺设备的应用,重视相关人员能充分认识到本企业的危险因素和危险事件。只有这样,应急队伍才能在企业发生突发事件时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全面救援能力。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应急管理,企业还需要建立应急专家库。在专家建设过程中,要设置具体的遴选办法,避免强调学历和职称,能够遴选出技术过硬的专家。此外,要综合调配各专业的专家,覆盖应急管理的各个领域和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专家库中的专家进行调整,不胜任的要及时调整。

2.2要能够全面识别制度法规

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也要能够全面识别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识别制度和规定,做到不能有疏漏,要能够严格执行依法治企的战略;第二,要特别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很多制度和规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因此,要对制度清单进行及时、动态的调整,就必须将废止或更新的制度纳入清单,这样容易造成企业应急管理制度的混乱。

2.3强化应急信息管理和监测预警

目前,一些企业的应急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实时信息传输的需求,仍然不能有效覆盖所有区域和操作点,导致信息传输不完善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整合应急信息,注重信息的维护,导致很多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全面的应急信息,为后期的应急指挥和响应留下隐患。因此,企业应该能够引进和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有力支撑应急指挥和响应的准确性,通过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为决策者提供应急指挥和调度的数据支持。许多事故是在监测和预警阶段被感知和发现的。企业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监测预警工作,不要以为不超过一定范围就不关注了。

2.4提升关键岗位人员应急能力

主要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急中心负责人、应急培训管理人员、应急任务预期参与者等。都是应急管理中的关键人员,所以要高度重视关键人员应急能力的提升。这些关键人员可以有很强的应急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应急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通过有效的应急培训、考试和考核,使员工充分了解岗位应急职责和任务,掌握应急预案,熟悉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等。并能清楚了解相关的应急处理流程和风险判断等。从而促进企业整体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

2.5应急预案要切实有效

编制有效的应急预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应急预案,采取的具体措施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确保应急预案与前期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相一致;二是企业在应急预案的编制上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讨论研究,避免出现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情况;三是企业在正式签署发布应急预案后,应开展常规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优化,不能将已形成的预案搁置;第四,现场处置方案要尽量详细具体。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危害类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处置方案要具体到用什么设备,怎么处理,处理流程是什么等。第五,应急反应计划应具有非常全面的要素,包括风险因素识别、初步报告、治疗和救援等。第六,企业应当能够建立应急预案发布、案例和审核评估机制,能够确保预期预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并符合事故控制要求。

3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3.1要能够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一是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前期,企业要组织全能型员工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分析判断,使员工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意识,能够准确识别风险点;二是企业在正式发布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后,应能把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负责人,使各岗位都能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策略;第三,企业在应急管理中要能够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只有这样,突发事件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一线工作人员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从而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2有效管理控制风险隐患

在企业应急管理中,要有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思想,能够及时排查存在的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和消除机制。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灾难都是由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问题造成的。因此,企业应该能够认真对待任何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从根本上处理问题,把消除和避免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此外,企业应对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重大问题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他们必须放弃事后补救措施的想法,提前做好足够的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3.3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力量,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尽最大努力保障应急管理。它可以应用完善的系统平台和智能技术,构建现代化的指挥查询系统和研判系统,为应急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分析,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能够保障企业生产过程、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及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该具有完善的应急预案、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还有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在应急管理体系运作中要做好预防准备、检测和预警、处置救援以及事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通过有效的运作流程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企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巴小龙,钱学云.新形势下供水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城镇供水,2017(4).

[2]杜泽文.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量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王颖,王乐,竺杏月,等.国有企业应急管理联动体系构建机制探索[J].决策探索(下),2020(11):54-55.

参考文献

[1]于晴,张毅.应急管理应将防控力量下沉社区[J].人民论坛,2020(15):152-153.

[2]钟开斌.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何与何为[J].中国减灾,2020(09):18-21.

[3]钱洪伟,张小兵,胡向阳,赵柔嘉.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建设内容与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2020,15(04):28-31.

[4].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N]. 江西日报,2021-08-1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