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分析

王永强

身份证号:622425197511094431

摘要:随着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各类污水排放总量增多,各行业在应对该问题时普遍加强了污水处理工作。我国经济进入“十四五”时期后,突出了高质量发展主题,为了持续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各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需要增强运营管理,促进污水处理厂高质量运营。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相关内容,分别对运营管理模式、运营现场管理、运营管理资金、工艺及设备系统操作、自动化等工作中的要点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确立与“双碳”目标实践,污水污染成为当前制约各类水体环境质量稳定与持续改善的瓶颈。目前,BOT、PPP、TOT模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本文从制度、模式、工艺、管理、自动化以及减排减碳等多元化角度出发,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进行讨论。

一、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在污水处理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部分限制性因素,这是污水处理无法达到既定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污水运行管理的影响较为突出,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水处理工艺管理。当前我国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基本与世界接轨,如AAO,CASS等一些先进的工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这些工艺比较相似,但是实操性有着一定的差异,运行效果也大相径庭。二是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大部分污水处理设备长期在污水环境中运行,维保难度大。一部分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效率低、管理落后,难以实现高质量、更高效率运营目标。三是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行管理。运营规范化体系有待健全、运营管理工作有待更加科学严谨。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运营资金不足

要想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营,资金保障是根本。实际中资金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环保意识不足,对污水处理工作重视不够。污水收集和处理量的加大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二是在投建运行成本回收层面,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巨大,资金回收缓慢。三是针对污水处理厂运营中能够实现碳减降耗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制度、标准、规范等尚未形成,适用于污水热能、化学能、势能等主要能源回收利用的设施设备投资成本过高。

2.2 污水收集率低

虽然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速度很快、成效突出,但依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整体治污能力不平衡的问题。管网雨污混接现象严重,污水管网短板突出,毛细血管缺失,污水收集率及污染物消减效能低下,部分污水处理厂治污效能仍处于较低水平,河流黑臭现象常有发生。

2.3 技术有待提升

由于污水来自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单一的工艺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对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如水体黑臭是5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相互作用造成的,而水环境物质富营养化引起水草疯长的罪魁祸首则是氮磷。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部分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正逐步向发达国家靠近,公众对环境也更为关注,政府、污水处理运维主体也与高校、高新产业园加强合作,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另外,污水处理设备的运维管理也直接影响着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不当的安装和运维,不仅会导致设备寿命骤减,还会增加运维成本。

除此之外,管理制度不完善、污水收集分布不均匀、自动化管理和精细化管控水平有待提升,诸多因素关联叠加都在制约着污水处理运营的整体效果。

三、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要点分析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管理中,结合区域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夯实管理基础,针对不同问题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就能确保实际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3.1 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构建设施运行保障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效控制污水处理运维工作,优化提升污水处理管理水平。二是政府应创造条件鼓励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建立对口的评价考核机制,探索长效发展机制。三是结合现状,研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居民和组织规范有序排污,从源头上缓解甚至解决治污难题。

3.2 优化污水处理模式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分析污水来源和性质的项目可研报告显得尤为重要。确定不同地区的污水处理需求,正确定位污水处理运行模式和工艺流程,确保污水处理准确、高效,避免不同特性污水混入的不良影响,如工业废水、水产养殖废水和医疗废水混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宜将污水处理运营模式与工艺技术的优化与创新结合起来,创新现有的PPP等运营模式,大幅度提高治污水平,更好地循环利用水资源。

3.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未来,污水处理行业应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一是实现高标准、低碳化、智慧化,以满足污水处理系统日益复杂的需求。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设施及工艺不稳定,单一的处理工艺难以适应污水来源的多变性,污水处理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是必经之路。通过设施及工艺的标准化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突破,构建污水处理核心指标体系和测试技术体系。二是改进微生物处理技术,把优势微生物逐步培养成适应性更强、生化效果更优的超级微生物,以适应在不同的水环境高效地运作,提高总氮和氨氮分解效率,更加减少污泥和臭味,构建高效的生化处理系统,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及系统的再生性能。

3.4 加强现场管理

在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中,宜结合地区差异,采取相对应措施,推行一厂一策,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例如,不停产式维护潜水推流器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具体维护工作前期,相关作业人员按要求完成模型操作,并加以演练,以便在实际操作中缩短操作时间,避免污水处理设施因停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3.5 积极推进自适应自动化系统

在污水处理运维管理中,通过构建微生物生化降解、介质处理和药物处理等的自动集成工艺系统,以大数据识别技术实时进行监控、自动采集、分析污水处理工艺运营数据,自主分析判断运行情况、安全情况,配合ET大脑、结合数据分析等,对工艺运行进行监控。以AAO工艺为例,通过智能终端全面掌握污水处理厂运行状态及自主调控各项参数,如自动调整设备状态、提升泵频率、PAC加药量、AAO池溶解氧浓度和内外回流频率、及时分析出水水质,提前预判预警等,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自适应整合。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与PLC网络设备相结合,同时实现对多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远程监管,打造一个专业化的自适应自动化污水处理平台。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增长较快,处理污水的工艺也越来越先进。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污水处理厂应进一步增强运营管理工作。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多,提供的系统管理与专项管理相结合的解决方案也各有差异,各地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确保提高运营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传胜.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探析[J].数码设计(上),2020,9(11):85.

[2]刘贺峰,冉丽君,朱秋颖,等.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管理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2):27-30.

[3]陈益兵.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20,15(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