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原因及维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原因及维修

谢红云

兴安盟人民医院  医学工程部 137400

【摘要】随着医疗机构数量持续扩容以及分级诊疗逐步深入,医疗器械也逐渐呈智能化发展。在医疗器械管理过程,电子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尤为重要,其维修效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工作的质量。故本文对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维修对策,以为临床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原因;维修对策

如今,医疗电子已经走现代医院器械行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电子技术来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医疗水平和医疗体验[1]。但随着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暴露了更多的问题,降低医院工作效率,重则可能导致医生的误判,因此加强对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有着重要意义。

1.分析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原因

1.1维修设备落后

   目前,大多数医疗器械维修仅依靠人工进行电子设备故障检查与维修,人工诊断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为支撑,最基本的要求是务必要达到诊断的准确无误,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既需要有大量的工作经验,更要有专业技术能力,但维修效率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电子信息检测设备及故障诊断技术迅速发展,医院应该加强电子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监测医疗器械中相关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的运行状况,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类型及使用寿命进行相关预测,提高电子设备维修效率及准确率[2]

1.2人为操作故障

如果医疗人员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一些液体流入电子设备内部的电路板或元件上,会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使设备受损。有的电子设备在开机后须预热一段时间方可使用,而有的电子设备在开机后须按要求进行调整、校正参数才能使用[3]。如果电子设备发生故障前的征兆没能引起操作者注意,极有可能造成电子设备损坏,这些人为操作不当出现的故障应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

1.3供电故障

这类故障主要由于医院环境温度、湿度不适宜,供电电压不稳,外部电磁场以及电子设备受震动而引起的。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环境条件下,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某些元件会过热,甚至烧毁,电路板会氧化、遭腐蚀损坏,电路短路以及导电性灰尘吸潮也能够直接烧坏元件。

2.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维修对策

2.1借助智能化技术,更新维修设备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探索新的维修模式和服务形态,将成为医院的当务之急。科室需引进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持续抽取并学习工人师傅的检修经验,对海量电子设备检修报告以及设备运行参数中各类异常运行状态进行挖掘学习,归类总结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知识,构建设备故障诊断知识图谱,协助维修人员提升工作效率,缩短检修作业时间,根据现场反馈信息,推送故障诊断案例报告。同时由于重复性故障在维修作业中的占比普遍较高,借助智能技术的应用,根据故障描述与历史维修经验的查询匹配,大幅降低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引用,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实现维修知识共享和技能培训。

以设备故障智能诊断为载体,有效衡量不同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将作为维修工人绩效和维修技能提升的依据,这对于医疗整体的维修能力将有大幅的提升。针对不同的故障结果,维修技术人员可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在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医疗工作的需求[4]

2.2做好医疗人员器械操作指导工作

   正确掌握各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并能熟练运用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医务人员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新的医疗电子设备,医务人员首先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产品的构造、使用方法、作用、禁忌、注意事项、保养方法等重要信息。在使用电子设备前,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其完好无损、没有破损或者老化等问题,确保电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减少停机时间。

2.3做好定期保养

电子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是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医务人员需定期对电子设备外观进行检查,检查设备各按钮、开关、接头插座有无松动及错位,插头插座的接触有无氧化、生锈或接触不良,电源线有无老化,散热排风是否正常,各种接地的连接和管道的连接是否良好[5]。对电子设备表面与内部电气部分、机械部分进行清洁,包括清洗过滤网及有关管道,对仪器有关插头插座进行清洁, 防止接触不良,对必要的机械部分进行加油润滑。

2.4引进新型的设备信息管理软件

伴随电子设备的复杂化、智能化发展,维修保养的难度增大,传统维修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的医疗维修业务,维修的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医院需引进新型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软件,其是一种集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备件管理、故障分析、预测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医院采用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电子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系统的故障分析和预测维修功能,可以提前预测设备的故障并进行维修,有效地避免了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1. 结束语

   总之,医疗电子设备在医疗服务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医疗设备长期使用难免会出现故障问题,医疗设备的维修与日常管理成了医院科室亟需面临的挑战。医院科室需加强维修技术和管理能力,从更新维修设备、日常维护、引进信息管理软件等各环节入手,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玉荣,孙乃超.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3,7(1):65-67,72.

[2]王家锋. 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3(9):69-71.

[3]陈鹏,曹发来,侯智聪. 医院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的应用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2022,51(7):249-252. 

[4]何红花.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保养办法研究[J]. 科技资讯,2022,20(10):58-60.

[5]刘磊. 医院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问题与维修保养策略探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9):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