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王越  

天津市滨海新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天津  300450

摘要:园林工程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承载和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生活环境、传承区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是新时期绿色节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工程,代表着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外部形象。因此,文章重点就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展开分析。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节能园林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水平、美化水平和文化传承水平,并为人们提供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一基础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园林总是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可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园林绿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1节约型养护技术概述

节约型养护就是在公园的建造和运行期间,既要保证景观的建造效果,又要保证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利益,又要利用最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资金来进行园林的建造和运行,尽量减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节能性养护是一种节能、高效和环保的新型养护方法。所以,在进行景观绿化时,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1)经济原理。节能性维护是一种高效的维护方式,它可以减少对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可以减少对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环境友好的原理。该方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降低因维护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是一种很好的绿色环保技术。(3)利益最大化原理。将经济养护工艺运用于景观维护,可以达到以最低投入获得最高效益的目的。

2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2.1节水技术

   在景观管理中,浇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城市景观建筑一般都是大型的,园区内的植物种类多,群落多,数量多,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将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传统的城市供水方式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城市供水方式,而传统的供水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城市生活用水空间有限等问题。通过“开源”和“节流”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源”方面,可以通过利用雨水采集、回收利用等方式来实现对水源的存储。从节水角度看,采用了滴灌(图1)和喷灌技术,以减少灌溉用水的损耗。为了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消耗,可以使用全自动的喷灌系统。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但能极大地提高灌溉工作的效率,而且能有效地节省用水和提高绿化植物的产量。

图1  园林绿化滴灌

2.2节约型修剪技术

植物修剪不但可以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而且通过实验与研究表明,适当的修剪也可以减少植物的水分和养分消耗,节省植物的消耗。此外,通过对灌木的整枝,可以为灌木(特别是灌木)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空间,从而达到改善植株长势、提升景观总体生态效果的目的。与常规整枝方法相比,节枝法是基于科学规划与分析,针对不同树种,依据其生物学特征,选取适宜的整枝时期及整枝模式。

2.3节约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园林项目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我国园林植物的大量增加,而其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园林中的病虫害是影响景观营造质量、影响景观营造、影响地区生态平衡、甚至引发大面积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的传统绿化方式中,以喷洒杀虫剂为主的化学方法来控制植物的病虫害,容易引起周围的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长时间的应用中,还会引起害虫的免疫反应。只有提高用药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结果,但这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控制费用的提高。所以,在解决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问题时,应该优先采用节约型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例如:无污染、高效、低成本的物理、生化等方法,以期在提高防控效率的同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治理成本。

2.4及时修复受损园林植物

在景观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风沙、洪水、冰冻)和人为(人为践踏和采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对受损植被的处置上,要坚持“迅速挽救、适时替换”的基本原理,避免盲目的“立地成景”,从而保证其对景观用地的科学使用,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的生态效益。此外,在维护和维护工作中,要遵守相关的自然法则,要做到适地适树、乡土化。为了解决因大规模引入外来树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维护费用的问题。而一些老年树种和草坪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维护成本高,生态和景观效果不好,需要适时替换,可以使用三叶草、蝴蝶兰等地被植物来替代,既可以丰富景观,又可以丰富景观。也可以节省一些管理成本。

2.5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在进行园林绿化维护过程中,会生成很多的枯枝、修剪枝条以及衰老植物等绿化垃圾,一般都是将其统一运往垃圾场焚烧,这样既会加大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又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通过将城市绿地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既降低了城市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能为城市绿地中的植物供给一些有机营养物质,完成园林废弃物的回收。另外,采用生物发电和构建绿地表面有机覆盖层等无害化处置方法,可有效提升城市绿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2.6 培养节约型养护人才

对于节约型养护技术的规划与实施,需要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都会对其造成直接的影响。园林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性、专业性、精细化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创新,为经济养护工作提供新的力量与活力。为此,为了保证节约型养护技术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实施,景观管理机构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和培育工作,以加强对所有养护员工的节能和责任感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节约型养护技术的培训制度,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评估。为实现节约型的绿化养护工作打下扎实的人力资源储备,从而持续提高其节约型养护管理的水平与执行能力,逐步走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总之,在园林养护工作中,需要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原则和态度,将实现生态平衡作为城市绿化园林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增强园林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探索并建立一种更高效、低污染的养护模式,以有效、有效地提高园林养护的实际效果,促进绿色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培航.浅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要点——以福州市园林绿化建设为例[J].四川水泥,2023(09):110-112.

[2]刘芳艳.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养护探讨[J].科技资讯,2023,21(13):101-104.

[3]尹向培.节约型养护技术在风景园林绿化中的综合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2,16(2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