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闫明

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如何有效地执行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分析,论文总结了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提升基层人员素质、工资待遇、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等是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物保护工作、问题、方法、法律法规

引言:从我国的角度来看,文物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作为文物保护的第一线力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然而,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效果。

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责

文物保护规划和政策制定: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和政策,明确文物保护的总体目标、原则和措施。文物保护工作组织与协调: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这包括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文物勘探、发掘和保护等活动,以及落实相关项目的执行。文物登记与监督管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地区的文物进行登记和分类,建立文物档案,确保文物的准确记录和追踪管理。同时,对文物进行监督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文物的安全以及防止文物遭受破坏或盗窃等违法行为。文物保护技术与修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物保护技术和修复能力,进行文物的科学保护和修复工作。这包括对文物进行鉴定、清理、修复和防腐等技术操作,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保护。文物宣传与教育: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承担着普及文物知识、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任务。他们会组织文物展览、讲座和培训活动,向公众介绍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促进文物保护的社会参与。

二、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组织和协调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一些地区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缺乏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导致文物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资源投入不足: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经费、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导致很难实施全面而有效的文物保护计划。缺乏科学决策和监督机制:一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决策过程不够科学、透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文物保护工作容易出现偏差或失误。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和不足。具体问题包括:教育培训不足:一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缺乏对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导致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由于一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存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新进人员接受的培训和熟悉工作的时间较短,导致文物保护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受到影响。缺乏跨学科合作:由于一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人员配备上存在单一专业背景的倾向,缺乏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复杂的文物保护问题无法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2.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但是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法律法规缺乏细化和配套:一些法律法规的条款较为宏观,缺乏具体操作指南,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法律法规与地方实际不符:一些地方的文物保护需要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现有法律法规对地方差异性的考虑不足,导致一些具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一些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互相矛盾或冲突,给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带来一定困扰。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执法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执法机构人员不足:一些地区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执法人员配备上存在不足,导致无法全面、及时地进行执法工作。执法能力不强:由于一些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执法工作效果不理想,很难有效地保护文物的合法权益。执法手段不足:一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执法手段方面存在欠缺,无法应对复杂的文物保护案件,导致执法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监督职责不明确:一些地区缺乏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监督机制,监督职责不明确,导致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和指导。监督措施不完善:目前的监督手段主要依赖于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难以全面了解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反馈机制不畅通:一些地区缺乏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问题的及时反馈和处理机制,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和改进。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建设、提升基层人员素质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加强机构内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队伍建设:增加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数量,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招聘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并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完善设施条件: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包括办公场所、文物保护设备和信息化建设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基层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对基层文物保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文物保护理论知识、考古技术、文物修复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经验交流:组织基层文物保护从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可以举办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基层人员的责任教育,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加强对基层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他们履行职责,维护文物的合法权益。在考虑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负担时,他们的薪酬待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低工资处理可能导致员工忠诚度低,并限制了机构能够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能力。

2.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细化法律条款: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款较为宏观、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例如,明确各类文物的具体保护范围和措施,明确违法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处罚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配套操作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和不同的文物保护工作环节,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或技术规范。这样可以为基层文物保护从业人员提供操作性的指导,减少主观判断和误解,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地方实际情况考虑:在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时,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同地区的文物资源、保护需求和管理力量存在差异,需要在法律法规中给予相应的灵活性,以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的需要。协调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时,需要与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协调和统一。避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法律体系,使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强化执法和监督力度: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还需要加强执法力量和监督机制。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执法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对文物保护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通过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可以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这将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有力地维护文物的合法权益。

3.利用历史文化遗址进行红色教育

革命文物包括战斗遗址、烈士墓、陵园、纪念碑、故居、旧居等多种类型。为了保护这些文物,我们需要加强本体保护,使其能够被人们发现和欣赏,从而能够被记录和传述。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还原它们的历史原貌,展开综合研究,并将其融入城市空间。这关系到文物的未来,并对各地智慧提出了挑战。保护和管理革命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们,充分发挥其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革命文物资源的丰富多样,数量众多,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其内涵,并创新传播方式。通过将红色资源上网,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击体验沉浸式的红色历史;开发文创产品,红色记忆可以始终陪伴着我们;讲好红色故事,使革命文物生动有趣,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无论未来走得有多远,多么辉煌,我们都不能忘记过去的历程,不能忘记我们出发的初衷。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录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过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弘扬革命文化,我们能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并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结论:

本论文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加强基层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檬萌. 试论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2022-04.

[2]汤雪莹. 探讨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市政工程,2022-04.

[3]高树骞.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2022-09.

[4]李娟  谈论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机械工程,2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