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赵梓含

610202199106160028

摘要: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要围绕中心、胸怀全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效益保障,推进和服务绿色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引言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地、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管理是我国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的重要工作任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展,重工业发展成了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举措施。在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在良好生态环境下和谐共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创新理念,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为求切实地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其相关技术取得发展和进步,各地市环保部门需要针对既有的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预警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以便在有效制度的有力支撑下确保区域内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显著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在预警系统科学性得到有力确保之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新型技术也就可以得到更加宽广的应用平台,进而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事业的有序发展过程赋能,维持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2实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科学管理

科技不仅能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科学的合理运用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所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应该将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加强资源的利用率和新型资源开发的成功率,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丰富的类型上,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难免出现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应该利用好现代化科学技术对这些问题和情况实施进一步的改善与优化。例如:在空气污染方面,相关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现代化工技术与空气净化技术的利用,维持低二氧化碳、低杂质尘埃的空气质量;再比如:在一些工业排放废物严重超标的地区,可以利用现代化工技术对环境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处理,对污水进行有效的质量改善,让生活环境更加干净健康。诸如此类,气候的变化与资源的枯竭都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适当的干预,促进生态自然平衡,推动生态管理创新发展。在实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措施方面,国家及社会各界团体应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环保及相关部门监测处理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改善并优化各类技术处理与监测管理系统,依托高新技术的支持,对一线环境保护系统中的硬件升级,让监测的数据更精准,加强自然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与水质管理系统的设施建设,更新、升级国家重点工程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的高效自主化与自动化。

3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技术性创新

科学技术可以持续地发展与进步,进而发挥出更加可观的支撑性作用,为实践工作进行铺平道路。对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而言也是如此,需要切实地得到有效发展,以便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相关保护管理工作提供较为有力的必要支撑。因此,各地市环保部门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推动相关监测技术实现技术性的创新,取得符合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创新发展成果。在此过程中,应当切实地在实验性尝试应用之后进行大面积推广,以便确保新型相关监测技术可以实现较为充足的积极促进意义。

4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依据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该从最根本的基层人民群众入手,开展全面有序的调研,通过广泛听取广大市民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逐步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制定环境管理保护的相关法律与法规。首先,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除了要有政策的支撑外,还必须要有法制的支撑。第一,要强化法制保障,强化生态文明。生态法的重点是环境、资源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可以避免环境问题的重复出现,至少在短期内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第二,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鉴于目前我国现有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等现实情况,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规划和建设。构建国家土地利用和保护体系,健全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环保管理体系,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的实际匮乏情况,进行供需关系研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节能减排,加强对环境的监控与监督,不断提高监控技术,健全监控体系。对高碳排放和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司进行法律制裁,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绿色设备、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不定期的专项、严厉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依法查处、严惩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以提高生态文明执法效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坚持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5建设有专业性素养的生态环境监测人员队伍

对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发展而言,监测人员是最终的承载主体,可以直接决定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及其发展成果,需要各地市环保部门保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考虑到新型相关监测技术的实践应用为监测人员提出了更加严苛的专业性发展要求,更是需要更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监测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具体而言,环保部门可以面向监测人员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专业性知识能力培训活动以及新型监测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活动,以便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新型技术应用能力等维度出发助其实现自我提升。

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也是当前中国发展中较为重视的两大问题。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而这就涉及到对能源的利用。新能源开发及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如今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这些能源的开发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也减少了生产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这不仅对中国的发展非常有利,还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护环境,更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更应该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参考文献

[1]范慆,冯亦立,梁智伟.生态环境监测存在问题与信息化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1):59-62.

[2]王希波.新时期下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及其应用策略[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9):33-35.

[3]郭媛媛,于宝源.刘文清院士:完善卫星监测体系总体设计助力大气环境持续好转[J].环境保护,2022,50(08):32-35.

[4]鞠浩.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22,51(02):41-43.

[5]薛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4):6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