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探讨

孔娜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对母婴同室病房中处于围生期孕产妇进行护理、婴儿与家庭个性化临床支持与服务,是促进产科护理工作新模式落实的重要方法。母婴床旁护理不仅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改善医患沟通方式,增进产妇对医院环境的满意度,使产妇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尊重和满足。基于此,本文就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60例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86±1.41)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69±0.57)周。观察组60例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29±1.4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72±0.64)周。经比较,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未体现明显区别(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成员一致举手表决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研究;无肝肾功能异常;无严重躯体疾病。排除标准:凝血机制异常;精神状态异常;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6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1)组建产科护理干预管理小组:医院对组内成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能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并以高超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投身于工作,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2)心理护理:产妇分娩之后,由于缺乏经验,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多询问产妇是否有任何不适,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让医师过来查看;同时,在其生产之后时,护理人员可给孕妇细致耐心地讲解一些新生儿成长的相关知识,并对产妇困惑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回应,还可让产妇对自己倾诉出自己长久以来的各种压力,让产妇能真真正正地放松紧绷的身心。这样一来,既能让产妇感受到来自周边人的关心,也能让产妇不再一直沉浸于自己的苦闷、忧郁等负面情绪中。(3)环境护理:产妇在分娩之后,身体抵抗力较差,易受到病菌的侵扰。因此,护理人员要依照医院的规则标准做好自身的洗手消毒准备,并严禁无关人员在病房内随意走动,尽可能地防控感染的发生,为产妇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4)抚触护理:在产后初期,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进行抚触护理,拉近产妇和新生儿的关系,激发产妇的母爱情怀,通过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等护理内容,促进母婴关系和谐。在抚触之前,护理人员要准备好抚触用物,主要有新生儿用的润肤油、爽身粉等;新生儿的抚触一般在新生儿清醒的时候进行,这个时候新生儿状态比较好,适合抚触。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的抚触工作最好在较大的操作台完成,使患儿感到柔软舒适。前期抚触护理,由护理人员主要实施各项护理内容,起主导作用,产妇在旁仔细观看、学习。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一边护理,一边为产妇讲解护理要点,用温柔、平缓的语气告知产妇如何抱起婴儿、如何正确为婴儿沐浴,抚触的手法、力道的把握等要点。待产妇身体逐渐恢复、并熟练掌握以上各种操作技能之后,由产妇主导新生儿各项抚触护理,护理人员扮演辅助、指导的作用。(5)安置或用具:产妇达到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标准之后,护理人员要提前安排好婴儿车、母婴床旁护理车等护理用具。让婴儿和产妇在同一空间内同时接受护理,这样有利于产妇加深对母亲角色的理解,方便亲自照护婴儿,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6)健康教育:医院要实行一对一责任护理制度,要开展卫生宣教,采取派发宣教小册子、一对一床旁示范护理的“互动型”宣传方式,把母子同室的意义、新生儿母乳哺育的益处等重点告诉产妇,及时指导产妇实施母乳喂养,让产妇迅速掌握母乳哺育技巧。此外,护理人员要帮助产妇制订针对性的膳食指导方案,建议产妇多食新鲜的青菜和水果,防止便秘;要补充含有钙、锌、铜等的营养素,按时补足身体营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和含有粗纤维量太多的食品。

1.3观察指标

采取SDS、SAS量表对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提示产妇负面情绪越严重。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孕妇产后进行填写,护理层次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层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判断标准为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三个标准,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即为母乳喂养成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12.00%(59/60)vs.82.56%(52/60)](P<0.05)。

2.2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法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产妇产后1d、2d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母乳的成分,也逐渐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然而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很多产妇由于产后乳汁分泌不足而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效果。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往往比较注重产妇的产后恢复,在护理工作中无法满足所有产妇的需求,进而降低了护理满意度。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通过新生儿早期吮吸机制来刺激母乳分泌,提高母乳养的成功概率;另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能够让母婴深入交流和接触,使产妇能够逐渐适应自身的新角色,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除此之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以人性化护理理念为基础,要求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围生期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通过积极的干预,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加快产后康复,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需要对围生期孕妇进行精心照顾及护理指导,因此,做好产妇产后健康指导与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除了关注产妇自身生理状况外,产妇的身体素质、情绪状态、产后并发症等也是影响产妇产后恢复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缓解产妇产后疼痛,原因可能是该模式通过几种方式同时进行,可缓解产妇痛苦经历。护理人员一方面把母婴同室作为实施一切护理工作的场所,向产妇讲解了新生儿的护理要点、演示了新生儿护理方法等;在此前提下,医护人员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鼓励产妇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产妇分娩后出现疼痛感。另一方面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下进行心理干预,进而有利于改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可进一步缓解产妇的痛苦。基于上述内容充分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使产妇疼痛状况得到很好地改善。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改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效减轻产妇不良情绪以及产后疼痛,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云靖.母婴床旁护理对提升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2(07):264-265.

[2]訾慧琳.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家有孕宝,2021,3(20):96.

[3]李伟.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健康女性,2021(51):251.

[4]邓海芬.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婴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37-2438,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