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

胡肃豫

南京市佑安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采取作业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90例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作业组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均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而作业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作业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观察其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加以实施作业疗法的作业组的各项调查指标在评判标准上均优于常规疗法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加以作业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睡眠治疗,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作业疗法;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睡眠质量

对于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调查可以发现,其中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的一类即为慢性精神分裂症,这一类病症的症状明显期常发生在患病两年之后[1]。慢性精神分裂症因其病程较长,导致前往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较严重的失控行为以及精神严重衰弱,使患者思维混乱,情绪低迷[2]。药物治疗在临床效果来看不甚明显,近年来,发现应用效果较为显著的是作业疗法,其原理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提升患者生理心理全面素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两年间所收治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作业疗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9年3与到2021年3月期间所接收并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其年龄均在27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43.28±5.38)岁,平均病程为(5.46±2.19)年;所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院方将本次试验相关内容均已清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保此次试验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将所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具有差异性,实验可进行(P>0.05)。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中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治疗手段,其中包括:基础性的相关药物治疗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教育普及,对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身体状况定时监测,以便调整饮食安排和运动强度。

针对作业组采取基础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加以实施作业疗法,具体包括:一、心理作业,心理作业主要包含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情景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朗诵等形式,意在调节患者的内心负面情绪,使其注意力分散,积极参与到人际交往中去;二、针对性的运动作业,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能情况适当开展室内外体育运动,在提高患者体能的同时调动其运动的积极性,院方还可以不定期开展一系列例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参与进来,是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便于后续治疗;三、人际交往作业,主要锻炼患者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患者与人交往的技能,便于在出院后更快的融入社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通过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对比(分数与结果成正比);将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以及睡眠时间,分别进行PSQI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s)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分)

组别n=45

显著有效

无效果

总与有效率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分)

治疗前

治疗后

作业组

40(88.88)

5(11.12)

40(88.88)

49.72±3.14

21.48±1.42

对照组

29(64.44)

16(35.56)

29(64.44)

49.16±3.56

32.59±2.01

X²/t

7.5155

0.7913

30.2837

P

0.0061

0.4309

0.0000

2.2 睡眠质量相关评分

组别

例数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睡眠效率

作业组

45

0.38±0.09

0.77±1.06

0.56±0.21

0.29±0.37

对照组

45

1.95±1.16

2.31±0.83

2.51±1.02

2.44±0.93

t

9.0520

7.6734

12.5610

14.409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发展节奏逐渐加快,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精神类疾病出现的概率急剧升高,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较为多发,其特征表现为发病慢,初期病程长,导致发病期间不宜被察觉,知识患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控制能力、情绪调动能力急剧下降,到病程的中后期普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社会功能紊乱

[3],难以开展正常的学习生活,给家庭带来相当沉重的负担。

作业疗法在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属于一种伴随性治疗[4],对患者保持正常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护理剂精神护理的同时采用作业疗法,通过对患者心理、体能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针对性作业疗法,帮助患者提升自信心,减轻负罪感,将注意力转移到日常活动中去,避免长期幻想,抑郁焦虑。从本次和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以实施作业疗法的作业组在一般评判标准上的调查结果对比对照组的各项结果具有明显优势(P<0.05)。

综上所述,作业疗法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有显著效果,并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月春.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0):68-71.

[2][1]白萍,王清芬,冯合星,寇学方,赵雪芬,张春娥.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1):132-133.

[3][1]刘西和,李文杰,王凯,李朝晖,沈静.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9):0304-0308.

[4][1]周长青,何前芳,张志琼,陈元生.系统化作业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