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在洱海入湖河道综合水利施工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在洱海入湖河道综合水利施工中的有效运用

1杨林燕 2董熹

1大理市下关街道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

2大理市下关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当前国内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工程在河道水质改善提升方面得到有效运用,但工程的实施也伴随着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从生态环境设计入手,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成为工程实施和保证后期生态效益的关键。本文以洱海入湖河流金星河沿岸综合水利施工水土保持工程为例,主要探讨河道综合水利施工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为后续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水利施工;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对各行业中影响生态环境的施工技术进行统一管控,由于项目建设极易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逐渐成为了河道、农田、林地工程项目实施的生态辅助手段。本文以洱海入湖河流大理市金星河综合水利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背景,探讨工程项目施工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后续河道综合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

1金星河综合水利工程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概况

金星河是贯穿大理市下关街道的重要河流,发源于大理市下关街道吊草山,由南至北注入西洱河,属澜沧江流域。河流全长8.3km,城区段长3.44km,河道面积35247m2,河床坡度0.0338,流经吊草村委会、福星村委会、玉龙村委会,龙溪社区、幸福社区、西大街社区,涉及5个自然村、3个社区,5个自然村共1342户4453人,耕地636亩。城区河道两岸建筑建设年代较长,分布面积约30万m2,多数临河而建,由于历史上社会经济的制约,沿岸片区房屋破旧,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河道全线水质为V类水质,河堤老化,河床冲刷严重,局部区域水流不畅,河堤损毁严重[1],为加强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的总目标,2019至2022年大理市政府开始在河道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建设时间为3年。

1.1金星河综合水利工程概况

洱海入湖河流大理市金星河综合水利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位于大理市金星河沿线,行政区划隶属于大理市下关街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金星河中游污染治理工程、深长箐老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工程、金星河下游污染治理工程。其中金星河中游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污水主干管、支管,污水压力管、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等;深长菁老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新建截污盲沟、渗滤液调节池及截洪沟;金星河下游治理工程主要对排污管进行清淤疏通、建接户污水管、下游城区段河道清淤。3个子工程的实施主要作用是实现河道沿岸住户及工业排水的截污治污、上游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以及下游河道的清淤,提升优化河道沿岸排水管网,最终改善河流水质。

1.2金星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概况

为了有效防止及修复金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同时设计实施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金星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对深长箐河道生态护坡563.87米,吊草水库等生态湿地9.25亩,中游吊草小学段264米河道治理。项目与金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同步实施,于2020年1月开工建设,于2022年12月完工。工程所在地大理市下关街道属于苍山洱海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西南岩溶区一级标准。

表1 金星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概况表

工程占地(hm²)

10.68

永久占地(hm²)

1.39

临时占地(hm²)

9.29

重点防治区名称

苍山洱海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西南岩溶区一级防治标准

防治目标

水土流失治理度(%)

97(99.53)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2.17)

渣土防护率(%)

93(97.45)

表土保护率(%)

95(99.99)

林草植被恢复率(%)

96(99.99)

林草覆盖率(%)

6(6.10)

生态修复分区措施及工程量

金星河中游村庄污染治理工程

临时措施:新增临时覆盖2140m²

深长箐老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工程

工程措施:主体:截洪沟370m,雨水管100m

植物措施:主体:植被恢复0.22hm²

金星河下游污染治理工程

常规清淤

综合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及工程量

工程措施:主体:表土剥离0.05万m³,复耕0.14hm2

植物措施:主体:喷播植草护坡1101.85m²,水生植物种植1925.07m²,乔灌木及地被种植804.87m²。

新增:植被恢复0.29h㎡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在综合水利施工中的有效措施

2019年至2022年金星河综合水利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金星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水环境提升和水土保持的目标,加上沿岸植被及景观的改造提升,目前河道周边区域已经发展出居民休闲娱乐区及河岸经济圈,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效益。金星河综合水利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结合中一些有效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工程项目最大的生态效益。

2.1按照子工程特异性分区分时段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由于综合工程中子工程特点的特异性,出现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存在差别,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要分区域分时段采取针对性的修复措施,首先要分区域了解各项子工程水土流失的原因,根据不同区域水分循环、植被、气候等特点制定相应区域修复措施[2]。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生态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控制部分永久占地,减少施工中的临时场地占用,结合地理环境,利用自然的修复能力,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实现生态和建设协调发展。金星河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0.68公顷,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金星河中游村庄污染治理工程、深长箐老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工程、金星河下游污染治理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等4个一级分区,按照各区域特点分别实施生态修复,修复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2在固有水土保持措施基础上增设其他辅助生态修复措施

在固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基础上,工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复垦覆土和绿化用土的需求,结合占地的情况对表土进行剥离,在施工前期重点对当地土壤进行剥离[3],根据施工的进度,对适当区域的表土进行收集,保护当地的土壤资源,为后期复耕、绿化提供保障,避免工程对附近环境造成影响。金星河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由主体工程设计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和方案新增措施组成,措施类型主要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包括表土剥离、修建截洪沟、雨水管铺设、复耕,植被恢复、喷播植草护坡、水生植物种植、乔灌木及地被种植等,这些辅助措施的实施能有效提高生态修复的速度,并有利于后期维护管理。

2.3完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及生态效益分析

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前期,应做好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设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再结合生态效益分析,综合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可行性。金星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中,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7%,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0,渣土防护率达到93%,表土保护率达到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6%,林草覆盖率达到6%。经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分析,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确定的各项目标值,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能达到预期生态修复效益。

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工期较长,因此在施工前还需要开展详细的生态环境调研及评估,要从当地的实际环境及生态特性出发,分析水土流失潜在风险及类型[4],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另外,从生态修复技术角度出发,也可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及创新,利用多领域科技手段为水利施工生态修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汪振宇.小城镇河道的水环境特质和生态治理策略——以云南大理市下关镇金星河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7,26(04):35-39.

[2]仇文山.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62-63.

[3]曲波.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9):124-125.

[4]冯慧.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J].商品与质量,202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