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与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与质量管理

韩治理1 张守刚2  赵凯 3

1日照日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371102198512165730 山东省日照市 邮编:276800

2日照日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372802197205126816山东省日照市 邮编:276800

3 身份证号码:37110219830221651X 山东省日照市 邮编:2768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浆液浇注的施工作业质量会对整体的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使用性能发挥关键的作用。伴随着国内建筑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工程工艺都与过去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混凝土种类也日渐增多,能满足多样化的建筑工程开发建设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增加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的难度,为了能够做好混凝土工程施工管控,就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漏筋、麻面等问题,也影响到了建筑工程使用的耐久性和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管控,也有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的重要技术,混凝土浇筑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高水平的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提升混凝土浇筑水平,不但可以让建筑工程更加美观,还可以有敁的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寽命,推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収展,更奺的服务于社伕,服务于与人民,为极建和谐社伕提供有力保隚。

1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会采用到各种建筑材料,其中混凝土应用范围较广。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原理是水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凝胶,随后填充到砂石等材料的缝隙内,并以砂浆的形式发挥凝结效果,因此,混凝土结构强度比较大。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材料,可有效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被人们所关注。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企业需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依据具体状况和实际要求,科学合理的使用该技术,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当前工程建设中,为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控制提供保障。

2加大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力度的重要意义

砂石、水泥、水等是混凝土调配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原材料即可制成胶状固体。混凝土具有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承受建筑结构生成的作用力,能够延长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但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多种外在条件影响,需加强施工流程内各环节控制,以保证建筑施工效果,提高工程质量。如果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过关,将无法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不断研究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其质量,保证工程顺利竣工,对保证建筑使用者的经济财产和人身安全等至关重要。另外,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管理,对提高整体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施工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混凝土浇筑管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做好温度控制工作。温度的控制主要是对水泥水化热和水灰比进行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温控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在浇筑前、浇筑时以及浇筑后各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避免因气温变化而产生裂缝或其他问题。另外,混凝土浇筑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注意保温隔热设计,保证其安全性与耐久性。还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处理,包括清除附着的灰尘等杂物,定期喷水清洗,防止水泥砂浆凝结硬化过快导致早期强度不足现象,影响整体结构安全性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振捣密实程度,确保建筑使用功能良好,避免出现漏浆、蜂窝麻面等缺陷。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内部缝隙,防止积水渗透至地基内,增加不均匀沉降,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应加大监测力度,通过各种方法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减少经济损失。

3.2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剪力墙时,工程人员适合采用长条流水工程施工作业方法,按照分段浇筑方法来进一步去推进,针对于新浇筑混凝土墙体,上下混凝土浇筑结合面部位要放置到位。在铺设后座,超过3厘米的水泥砂浆液,同时混凝土的等级,保持一个参数要均衡的,浇筑之后在一些地方适宜的使用分层浇筑混凝土浆液,振捣混凝土,尽可能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各层之间的间隙时间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上层的建筑与下层的建筑混凝土浆液并没有产生初凝,对墙体部位的混凝土工程裂缝,一般需要控制在门窗洞口部位,同时还要做好接缝部位。混凝土浆液的振捣,保障其更加均衡更加密实,这是增强该部位混凝土浆液浇注质量的关键之处,特别要注意是严格按照施工规定的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工艺流程去展开混凝土施工的浇筑处理,保证其浇筑更加密实。

3.3温度控制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影响较大,如果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强度性能等,因此,施工阶段要注意把握作业温度。该材料的特性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会快速散热,而其内部结构由于无法直接与空气接触,热量流失较慢,由此,产生内、外温差。基于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可采取一定的冷却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缩小内部结构与外层的温度差距。例如,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区域内铺设冷却管、对施工区域进行降温处理等。为合理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现场应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全过程温测控制,这是实现温度控制的有效手段,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温度测量时,应对土层温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不同土层的温度特性,避免测量过于单一。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是电阻型温度计,测量时,测温点与测温线应分步进行,先选定测温位置并做好标记,再统一开展测量工作,避免因时间差异形成数据误差。测温线与钢筋材料之间应合理接触,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测量的精准度。

3.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浆液浇筑完成之后,还要加强养护,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的关键工序。加强养护,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更加美观,及时地给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防止水分大量的蒸发。同时,还要定期浇水,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要重点关注下雨天气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关注外界天气的变化。对于施工作业之后有轻微的麻面,要组织工人们展开磨浆,修复之后再加强对该部位的养护,对于出现的裂缝,要在清洗之后用水泥去修补,保证工程施工作业面更加完整。

3.5选取合理的灌注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都会利用封层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施工,首先会选用二次振捣的施工技术,但是不允许在混凝土还未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第二次振捣。通过利用二次振捣施工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振捣和灌注不到位而引发的裂缝问题,有利于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等方面。除此之外,在施工技术方面,虽然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但是也会相应地增加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效果,工作人员应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合理选择施工原材料,严格控制浇筑过程,加大养护力度,合理选择浇筑方式。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建设高品质的建筑项目。

参考文献

[1]郑在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重点探析[J].安徽建筑,2020(03):46.

[2]梁小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中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116.

[3]陈证.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及相兲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