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RCEP国家货物贸易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中国与RCEP国家货物贸易现状分析

陈连,杨如如,陈妍君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自RCEP生效以来,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货物贸易规模持续增加,产业合作加强,贸易成本大幅降低。RCEP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量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于促进国家间在更广泛的议题上开展合作、推动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共赢发展有巨大意义,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助于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因此,中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快自贸区建设进程,推动自贸区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及更深角度发展。

关键词:RCEP;货物贸易;经贸合作

一、RCEP概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落地生效,这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的自贸协定,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如表1所示,RCEP参与方包括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现已全部生效。

表1 RCEP参与国家

参与国家/地区

协定生效时间

2022年1月1日

韩国

2022年2月1日

马来西亚

2022年3月18日

缅甸

2022年5月1日

印度尼西亚

2023年1月2日

菲律宾

2023年6月2日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RCEP整合了目前15个成员国签署实施的27个贸易安排和44个投资协定,RCEP协定由序言、20个章节、4个部分的承诺表共56个附件组成,共计超过1.4万页,内容十分庞大,议题覆盖广泛。

表2 RCEP部分协定内容

RCEP协定亮点

协定内容

原产地累积规则

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在确定产品原产资格时,可将各RCEP其他成员国的原产材料累积计算,来满足最终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从而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

货物贸易实现较高自由化水平

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主要是立即零关税和10年内降税到零。

货物贸易便利化

简化海关通关手续,采取预裁定、抵达前处理、信息技术运用等高效管理手段;尽可能在货物抵达后48小时内放行;对快运货物、易腐货物等,尽可能6小时内放行。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二、中国与RCEP国家贸易现状分析

(一)贸易规模持续增加

2020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额为10.2万亿,到2022年已增至12.95万亿元,增长近27%,增速由3.5%提高到7.5%。

单就2022年贸易规模来看,一到四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4%、30.5%、30.7%和31.4%,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出口增速超过两位数的达到了8个,其中对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缅甸、柬埔寨、老挝进出口增速均超过了20%,比过去20年中我国对RCEP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更高。

从贸易差额来看,2023年1-8月,中国与新加坡贸易顺差最大,为2165.3亿元人民币;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逆差最大,为3945.4亿元人民币。

(二)贸易产品结构

从中国及其他RCEP成员国的贸易产品结构来看,2022年,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中间产品8.7万亿元,增长8.5%,占同期总值的67.2%,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分别增长13.2%和20.7%,其中电子元件、蓄电池、汽车分别增长15%、50.3%和71.6%。我国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机电产品、金属矿及矿砂、消费品分别占46.2%、10.4%和10.2%;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进口值增长较快。可见,中国与RCEP国家产业合作加强。

(三)贸易成本大幅降低

RCEP实施后,区域内货物贸易成本明显降低,货物也能够更快速地在区域内流动。2022年,中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出口货值2353亿元,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15.8亿元;享惠进口货值653亿元,减让税款15.5亿元。在成本降低的同时,通关效率大幅提高:快运和易腐货物实现抵达后6小时内通关,一般货物48小时内通关;以前通过陆运和海运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水果,路程需要5至7天,现在采用空运最快只需一天。

三、中国与RCEP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意义

(一)提升成员国经济利益

RCEP将有助于提升成员国的经济利益。RCEP推动成员国之间削减货物贸易关税,在使成员国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外,还使得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购入原材料,结合原产地累积规则,使更多中间品因在成员国国内生产而享受优惠关税,减少区域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提升成员国经济利益,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加强政治互信、实现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RCEP既坚持贸易投资开放、实现经济融合的目标,同时兼顾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和利益诉求,强调成员国的共同发展,实现成员国之间经贸规则的融通,提升成员国规则和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随着RCEP协定的生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互信增强,为双方在数字经济、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发展。对中国来讲不仅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的重塑中提出中国方案,还有助于推动国内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论建议

对中国而言,RCEP建立有利于缓解当前中美经贸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RCEP后续谈判中,中国应当继续扮演好RCEP坚定支持者的角色,并以此为契机,加快自贸区建设进程,推动自贸区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及更深角度发展。

进一步深化成员国经贸合作。充分利用RCEP协定创造的便利条件,加强成员间的政策协同和贸易合作,加强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推广高科技、环保型、品牌效应强的产品。积极探索新的贸易业态,推动数字贸易的发展,提高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数字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其中,中国和日本、韩国在高端零部件、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存储设备领域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在RCEP的推动下,有助于东亚地区三大经济体的投资和贸易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璇.RCEP背景下天津自贸区的发展对策与建议[J].商展经济,2023(10).

[2]马子红,常嘉佳.RCEP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1(10).

[3]焦曦瑶,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23(10).

[4]潘晓明,RCEP与亚太经济一体化未来[J],国际问题研究,2021(05).

基金项目

齐鲁理工学院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 RCEP对中国外贸影响研究(QIT22S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