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业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业的发展

梁吉日嘎胡

东乌珠穆沁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300

摘要:草原牧区在草原生态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袁同时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据调查,我们都知道草原牧区是我国水资源比较重要的蓄积地,也是我国大多数江河主要的发源地遥为了减少草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尧沙尘风暴的袭击,因此,草原的生态建设对牧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遥

关键词:草原生态;生态保护;畜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研究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其中,草原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做好草原生态保护,已经成为了促进当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相关地区与部门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致力于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草牧业概念

草牧业最早是在2014年被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明确了草原保护建设、草产业、草食畜牧业等内容,还针对“草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核算方法、管理模式、法律政策等作出了部署安排。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则首次提出了需要加快发展草牧业,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尤其对饲草料等生产物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我国的草原生态建设发展向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自从新中国以来,为了满足大人口的粮食需求,部分草原已经被开垦为耕地,部分草原则在人口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畜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也就是处在这样的情势下人草畜牧矛盾日益加重,最为严重时期还出现了退化、沙化和盐化现象。国家为了改善这一生态问题,便提出了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2011年起,国家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对于响应种草、禁牧的人员给予经济补偿,可是依旧未能有效缓解草原生态恶化的现象。中央便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关注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草产业、草食畜牧业等,同时完善产业融合化的草畜生产,满足生产与生态发展需求、种植和养殖需求、牧区和农区需求,发展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新产业。

2.草原生态现状分析

2.1退化与沙化

草原退化一般体现于草原当中植被覆盖程度不足和优质牧草整体比例不断下降等方面。在上世纪中后期,当地大部分草原当中的牧草都是可食用类型的牧草,具有极高产草量与优良的品质,所以也为当地各类牲畜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长与生活空间,有效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近年来,因为当地过度放牧与开垦草原资源,从而引发了更加严重的草原退化问题,草场中的产草量不断降低,整体来看,优质牧草的比例也在快速下降,这也为当地发展畜牧业造成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草原退化也是导致醉马草、狼毒等有毒有害类型的植物生长越来越迅速,有害动物和害虫不断繁衍繁殖,也导致草原当中出现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出现这些问题,致使当地草原出现了严重的盐碱化、沙漠化等趋势,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带状沙群一类更为恶劣的现象。

2.2自然与人为影响

在当地经济飞速发展下,草场负担进一步加剧,致使草原当中发生了不同不可逆的损伤。无组织、不节制和无计划的随意乱砍乱伐,致使草原整体面积减少,现有的草原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与破坏。比如当地著名的板蓝格草场,原本是交通便利,沿途旱獭嬉戏,野兔跳跃,牦牛狂奔,雪鸡展翅,鹧鸪(呱呱鸡)憩息,一望无际的蓝天,触手可及的白云,绘成一幅雪山美景的优质草场。但因为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加的游客数量同样为当地草场资源带来了一定人为破坏问题。如果无法有效限制这部分问题,做好草场保护工作,长此以往便会致使草原发生严重沙漠化情况,甚至会直接消失,通过土地荒漠化发展也会致使光照吸收量越来越高,地表温度也会显著提升,导致降雨量减少或者严重的干旱循环等不良后果,这些都会为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2.3草原的土壤肥沃力下降

在草地生态系统内,所有生物的食物能源的获取最终都会追溯到草上遥可是最初的生产量经过整个食物链向上级食草食动物的能量转化率只有15%左右遥以羊为例,一头羊啃食的植物能量中,大概会有47%是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45%的能量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只有少数8%用于躯体组织的生长遥再有草原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一直以来,草原牧民大多过着游牧的生活,牧民采用传统的生活方式,以牲畜粪便作为生产生活燃料。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内的土壤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恢复,植物获取的有机物质逐渐减少,草原土壤肥力得不到恢复,导致草原生态植物生长发育受阻,进而导致生草量逐渐减少。

3.草原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坚持因地制宜,适区发展

我国是超大型国家,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发展草牧业必须结合粮食和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土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规划,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地理气候条件,统筹规划布局,实现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上下游对接的高度协调匹配。如在北方牧区,要坚持“生态优先、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在中原农区,要坚持“粮食优先、粮草兼顾、种养结合”,坚持“秸草养畜、过腹还田、循环发展”;在南方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利用、特色发展”。

3.2创新生产

土地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都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具有紧密的联系。从乳制业的消费情况来看,我国显然远低于世界水平,故草牧业在环境保护、消费需求等层面都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政府更需要做好统筹生产等关系,切实提高草牧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

3.3创新管理

我国是一个推崇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开始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从很多方面来看,乡村百姓都是发自内心的追求城市快捷便利的生活,造成很多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农村的滞留性发展成为问题。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也提示人们要能够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积极顺应城乡总体发展。草牧业也要积极融入管理的创新工作,努力适应管理的新变化,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机制建设,提升发展动力等。

3.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草原保护意识

在进行草原生态保护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当中,首先应当做好借助于广播电视或者网络媒介等方式开展草原保护宣传工作,全面提升本地区内人民的草原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积极选举干部人员开展草原保护知识的宣讲工作,基于广大的干部群众角度出发,不断提升人们保护草原生态的自觉性与法律意识,从而实现更好的草原生态保护效果。比如可以组织干部人员开展跟踪检查和宣传工作,让牧业局直接深入实地进行体察工作,并针对当地采取的禁牧和休牧等工作政策,有效改善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让越来越多农民群众能够了解和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5建立科学的放牧体系

除了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之外,还应当做好传统放牧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工作,重新建立完善的放牧体系。应当时刻把控草原实际生产力情况,建立健全草原生产力的动态化监测工作体系,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为了进一步推动草原生态的建设与保护,就可以重新构建科学放牧体系,并提出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机构的措施,推进退牧还草等相关工程,从根本上缓解草原植被遭受损害的程度,有效改善草原植被面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草原生态修复及治理现状来啊看,现如今当地应当着重强化生态修复与生态治理等工作,选择科学的工作手段,这也是环保工作中的重点所在。必须进一步提升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关注与重视,让本地人民具有更高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从而真正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瑾,王建和,王宝璐,等.天然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生产保险方案研究[J].草原与草业,2021,33(4):39-44.

[2]杨桃花.甘南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思考[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0):72.

[3]庞金星.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10):117,119.

[4]蒲海珍.浅谈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