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理念下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智慧水务理念下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探索与研究

宋文彬

河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050000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供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智慧水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供水技术的深度融合产物。我们已对智慧水务建设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总结,构建了智慧水务建设的基本框架,并且深入研究了智慧水务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和主要方法,旨在为智慧水务在城乡供水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智慧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应用

引言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乡村地区的饮用水供应,提升水质。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必要对已有的水源、水处理设施和供水管道进行全面改造和扩建,进而连接供水管道,升级配水管网,并提升自来水入户设施。通过构建“大水源、大水网、大联通、大水厂”的城乡供水格局,我们可以全面提升城乡供水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到安全、高品质的饮用水。

1城乡供水一体化概述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通过整合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技术,基于规划区域的整体空间,配合各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供水目标延展至县域、乡村地区,实现规模化的供水,便于实现供水的统一管理,通过扩大管网至乡镇,来保证乡镇用水,同时协调污水处理和水量水质检测,以确保城乡用水的安全性。即使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或经济发展阶段下,区域性集中供水难以实现,也要采取分散供水和集中管理的方式,以实现资源和人才的合理配置。随着“十三五”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的开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显著,农村供水与城镇供水在管理、服务、水质、水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十四五”时期,如何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建设,将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至关重要。本文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当前难点出发,分析解决方案,旨在巩固和拓展农村供水安全的成果,健全供水保障机制。

2智慧水务在城乡供水一体化中的应用及措施

2.1建设智能化的水系统管理平台

在筹划和构建智能水管理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资源信息的共享以及视频监测的贯彻执行,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关键技术,从而构建出一个高效的数字供水系统。如此一来,各相关部门得以在网上顺利进行应急指挥、供水调度等工作,让智能供水管理模式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将传统的被动式供水管理工作转型升级为积极主动的管理模式。而这一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创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智能水管理平台,该平台逐步朝着动态化、精细化、智能化及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此提升整个工作的执行效率及工作品质。因此,我们应当让智能化的水行政管理平台与民众的日常工作紧密衔接,以让水资源的利用更为便捷、人性化,从而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便利。然而,智能供水系统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任务,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精心的计划来推动其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

2.2生产优化系统

本系统主要涵盖三个核心模块:①智能加药。本模块采用出水浊度作为反馈信号,基于进水流量、浊度、pH值和温度等参数构建加药模型,实时计算投加聚合氯化铝的最佳量;②智能消毒。本模块依赖于进水流量前馈信号和出水余氯反馈信号,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控制最适宜的投加浓度和投加量,从而实现消毒的智能化控制,以提高出水余氯的稳定性,并在满足出水余氯达标的基础上降低余氯水平;③信息化运维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巡检管理功能模块实现精细化线上运营管理,根据值班表自动及时分配巡检任务,从而提升巡检质量和效率。此外,还提供对水厂应急方案、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的文档查看,以确定预防、应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根据实际问题快速生成应急处理方式。

2.3智慧水务系统的管网在线监测系统

智慧水务系统利用实时数据监测能力,对管网内流体的压力、流量、流向和温度进行持续监测,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泄漏情况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管网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从而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用水环境。智慧水务系统在自来水厂和市政管网(供水公司)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和供需矛盾凸显,供水管网漏损严重成为供水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障供水管网安全、高效运行,需对市政管道和住宅小区内的地下水源或市政自来水管道进行在线监测,实现对监测点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确保供水安全可靠、管理简便高效。

2.4加大资金投入

面对一体化建设中缺少多元化资金渠道的问题,需要在之后的建设过程里,尽可能地让资金来源保持多样性,加大资金投入。一般来说,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支持,但一些地方政府处于经常面临财政压力的情况下,较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面对这类状况,政府部门可以考虑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让社会资本与政府财政相结合。例如,探索“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债贷组合等融资方式,大力引入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多渠道筹措城乡供水建设资金,以此来保障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

2.5强化水源到末梢的安全管理

在规划区域内,由县(市)级政府主导,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设置饮用水保护界标和警示标志。为确保水源不受人为破坏,需制定规范的处罚措施。遵循相关标准,确保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源的水质保护。严格规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周边区域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的作业。由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供水管道具有长距离和多点位的特点,现行的城市水厂出水加氯标准对安全保障存在不足。因此,在供水管道中,二次加氯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需实时监测管网水质,调整加氯量,并在合适位置进行二次加氯,以防止长管线供水过程中管道对水质的二次污染。为确保长距离供水水质安全,还需要改进水厂的净化工艺,配备消毒设备,并规范消毒设施的使用。此外,建立水质化验室,按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自检。

2.6加强对配套设施的投入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程中,与广大用户的水资源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使建设步伐加速,提升技术水平,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各地区均应积极落实建设工作,配备充足的设施配套,确保设施的完善性和先进性。针对已建成的城乡供水系统中的设施,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全面的整合,准确地评估每个设施的使用年限和功能是否合格,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应按照科学的处理方式,并根据建设标准和市场设施的要求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最佳、最匹配的配套设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充分的调研至关重要。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人员配置、历史遗留问题管理、过渡期供水安全以及项目运营的持续性。解决以上问题,确保给水工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使用,是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宏伟,闵乐乐.数字化转型下智慧水务应用安全建设[J].现代信息科技,2022,6(22):101-104.

[2]罗志逢,黄泽,陈婷婷.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5):310-312.

[3]卢双锋,董虹.智慧水务在数字化改革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23(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