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执法站建设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高速执法站建设方案

张  锋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51

摘要为提高交通基础设施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及天津市相关政策及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工作部署,结合天津市高速省界站现状、各省界交界线卡口现状、智能化设备配置情况等问题,在日均流量超过1万辆的高速公路出口建设交警执法站、升级改造高速公路省界和主要收费站出口卡口,同时根据公安部办公厅相关要求,装备、升级高清车辆卡口、交警执法站近场监测、单警执勤执法装备等,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能力提供可靠的装备保障。

关键词执法站卡口高点监控


1.总体布局

根据交管局管理机构组成情况,按照“统一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本项目总体布局将采用三级管理体系,分别是大队路段管理、支队区域管理和交管局市级管理。按照管理的需求、组成和安全管理要求,本系统是由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共同构成的,可分为外场前端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中心平台(利旧)。

1总体架构

1.1.外场前端子系统

外场前端子系统可分为四个区域及一个类别,分为近场监测区、执法站内指挥室、侦查引导区、移动勤务类。近场监测区场景位于主线驶入收费站匝道、执法站前收费站及执法站前区域,部署设备包括全景鹰眼、终端服务器、车辆追踪监控设备、卡口抓拍设备、诱导屏及音柱设备。执法站指挥室根据使用需求配置应用平台软件。侦查引导区建设卡口和诱导屏设备。为支撑执法站移动勤务,提升执法站综合能力,还需配备智能化多用途集成交通执法装备(背夹式酒精检测设备、汽车OBD读取设备、汽车电子标志识别设备)等。

1.2.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传输子系统主要用于接入、汇聚外场设备以及产生的数据,并接收来自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通常在外场部署机柜,内置网络交换机,并通过光纤收发器接入主干传输网络。在数据中心端,可由光纤收发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连接数据中心交换机,实现数据中心设备的连通。其中移动勤务类设备通过运营商基站网络传输。

1.3.中心平台

中心平台在基础设施服务及数据感知应用服务的支撑下,可实现车辆检测、视频查看、地图服务、消息推动等基本应用,也可实现人车比对、异常报警、AR监测、移动稽查、车辆引导、自动巡逻、车辆追踪等业务应用。

2.建设方案

2.1.标准要求

公安部关于智能化系统的标准要求如下:

(1)高清车辆卡口:装备产品应符合《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和《视频专网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双车道视图像素不低于900万,驾乘人员面部有效像素不低于100*100像素。高清车辆卡口抓拍数据能够直接接入专网版集成指挥平台,数据可用率(准确率与及时率的乘积)要达到90%以上。

(2)交警执法站违法车辆进场检测设备:装备通过与公路卡口系统联动,实现对抵近交警执法站的预警车辆及时报警、全程监控。装备部署于视频专网中,并能够实现与公路卡口系统、执法站声光电预警系统做到无缝对接。装备应能够按照《机动车布控查控工作规定》实现分级分类预警,业务应用要实现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无缝对接。装备产品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T/T832)、《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T/T497)和《视频专网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方案》,装备识别车辆的准确率达到99%以上,从抓拍车辆到发出预警不超过1秒。

(3)车载移动式交通违法高清视频取证设备:装备产品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T/T832)、《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T/T497)和《视频专网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双车道视图像素不低于900万,驾乘人员面部有效像素不低于100*100像素,设备能够直接接入视频专网集成指挥平台,局部5G/4G网络模块。

(4)智能化多用途集成式交通执法装备:至少包括背夹式酒检仪、汽车OBD信息读取装置、汽车电子标识识读装置和智能执法记录仪,用于提升民警现场对车辆真实身份、酒驾违法行为的初步快速校验能力,实现对执法过程全程记录视频和智能关联,强化对执法全流程的监管。移动警务背夹式酒检仪、汽车OBD信息读取装置、智能执法记录仪应具备直接接入“公安交警综合警务APP”能力。背夹式酒检仪应符合《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GN/T21254)要求,汽车OBD信息读取装置应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38900)要求,智能执法记录仪须符合行业标准《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GA/T947)要求。

2.2.高清卡口

在检查站前主干公路上,设置侦查引导区,通过建设前端高清卡口系统,对车辆信息及驾驶人信息进行采集,基于中心平台建立的重点关注车辆研判规则库进行比对,针对重点关注的车辆进行实时预警,并通过路面的引导屏发布提醒引导车辆入站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提醒。在1-10公里范围内设置2-3套高清人脸环保卡口抓拍单元,并在卡口后方1-2公里处设置诱导屏和定向音柱。推荐部署图如下。

2侦查引导区高清卡口系统部署示意图

2.3.站内方案

交警执法站信息化设备部署场景分为场站内及站外,具体场景部署如下:

执法站内部署:场站内主要是在执法站视频会议平台配套设备,为应急处置下的视频会议调度提供支撑,也可投屏展示执法站站外场景,辅助执法站执法监督。

执法站外部署:场站外主要需对站区进行规划,设置合理的免检区、检查区、通行车道,在检查区需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安检,按需设置大型车辆、小型车辆等检查通道,大型车辆通道设置应靠近安检大厅,方便乘客下车安检;每个车道根据实际环境设计一个或多个检查工位,并配套相应的车辆检测、人脸识别、人证比对、信息发布等设施。

大型车辆检查区部署:从来车方向开始,安装车辆抓拍、人证比对终端/身份证读卡器、核录客户端电脑;有条件的情况下安装车底扫描设备、热成像相机。在车辆进入检查车道后,首先进行车牌抓拍识别(安装车底扫描设备,可对车底扫描检测,安装热成像相机,可对车辆进行测温),然后司乘人员在停车位熄火下车,带上身份证到人证比对终端/身份证读卡器上进行自助核验,并通过微信扫描检查站附近的二维码完成信息登记。

小型车辆检查区部署:检查区小车检查车道两侧部署智能安检一体机。此模式配套部署车底扫描、车底配套抓拍机、智能安检一体机(集成了车辆抓拍机、人脸抓拍机、人证比对终端、核录客户端电脑),能实现车牌抓拍、人脸抓拍、自助刷证、刷脸和人工输入,将采集到的车牌号码、车辆特征、车底照片、人脸照片、身份信息等与后台比对,若发现异常则报警提示执勤人员。

3.总结

本文通过对高速执法站建设方案的探讨提供了一种高速交管执法站建设方案,可供各地高速公路执法站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3]《2022年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重点任务》(公交管【20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