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信息化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7
/ 2

剖析信息化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刘凤祥

石首市上津湖泵站,434400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它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因此,社会和政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施工单位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施工管理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相融合,从而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得到全方位地提升,减少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

关键词: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

引言: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区域的特定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因此在施工中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对项目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给项目的总体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比如,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都会造成当地的土壤变得比较松散,所以,在修建水利工程之前,就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在对其进行加固时,若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会造成后期的基础塌陷,进而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1]

一、信息化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意义

信息化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并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数据,实现不同部门、不同施工环节的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有关设备的有效操控,同时也使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发生了变化。水利工程在采用了设备进行了施工之后,不仅能够提升了工人的工作安全性,而且还能够降低了工人的压力,提升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2]。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其应用领域比较广阔,在使用之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还能够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错误,降低风险点。信息技术是一种系统化的手段,在应用时,通过计算机手段将各种数据进行系统化的集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费用。比如,在采购材料之前,有关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严格遵循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况,选择适当数量的设备和材料[3]。这样的购买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后期材料的积压,避免在这个环节上造成的浪费。并且还可以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在管理人员对施工的各项内容展开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施工建设中,在工期内完成施工[4]

二、信息化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一)实施项目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与运用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应充分认识到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管理系统是实现水利工程项目一体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建设和发展的时候,都会购买一些现代化的、集成化的设备,用这种方法来获得一定的管理系统和有关的软件,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对它们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经过进一步的改进与优化,才能使其在水利项目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并能更好地与资料管理系统结合起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水利工程与其他项目的工作,并通过第三方的管理软件,对系统的有关功能进行扩展和优化,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的全面的管理。但是,从当前不同地区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来观察,各地区水利工程存在着差异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目前水利工程的实际,正确地调整系统的适应性问题,以符合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要求。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当前的建设现状展开系统的分析,并从总体的发展角度来看,在引进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之后,能够全方位地提高整个的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保证信息管理的准确度和科学性,还能够协助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持续地对方案进行优化,并将问题加以解决,进而对施工管理的效果进行全方位地提高。

(二)全球定位系统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据的处理与收集,相关工作人员要了解这些问题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从当前这一环节的工作情况来看,整体工作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占用的管理资源比较多。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并将现代技术的优点发挥到最大,从而提升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从目前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看, GPS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GPS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构建控制网,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实现对细节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就是在收集这些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可以突破传统的思考条件,以及外部因素的制约。GPS技术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使水利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受各种恶劣天气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使用 GPS技术时,其数据的准确性相对较高,能够通过 GPS技术,精确地获取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还能够掌握基础资料。从目前实际应用的进展来看,利用该资料可以有效地提高野外资料检验的精确度与真实感。GPS技术还能对发生的突发情况能够迅速作出响应,并根据当前水利工程系统检测的实际应用,在采用 GPS技术之后,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检测的过程,并通过设定合适的检测点来进行信息数据的检测,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自动结算。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相关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 GPS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十分有效的,其总体应用水平也是很高的。相关人员使用这一技术,在完成了电力工程项目后,可以有效地简化了整体的检测流程和检测内容。

(三)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建设中,利用 GIS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2 D发展模式,获得3 D空间图。在这个过程中,有关人员可以通过 GIS技术,及时地发现地理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有关的动态,从而了解并掌握有关的信息。有关人员在获得有关资料和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对模式展开系统的分析,也可以使用模式分析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要对不同系统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环节的工作差异展开详细的研究。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地研究各种数据的内容。从目前 GIS的使用状况来看, GIS总体上有其优越性,但是,在使用 GIS的过程中, GIS也会出现一些缺陷。GIS在应用中的优点在于它能对已有的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处理,并能处理海量的数据,从而克服了传统数据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和缺陷,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技术的应用需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平,管理人员在使用这一技术的时候,必须要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以及它的具体应用优势有一定的认识,要了解信息获得与处理的多种操作方式,要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以实现利用这一技术对控件类的数据进行控制与学习。

结论:

总体而言,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应注重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要确保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功能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应加大对施工费用的控制力度,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与此同时,要对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信息化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从根源上加以解决,使其在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全面促进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兴华.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 治淮,2023,(09):111-112.

[2]汪红霞.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途径[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1):88-89.

[3]张彦.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02):73-74.

[4]王志航.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 新农业,2022,(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