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王蕾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目的:探讨在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群体中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接收的8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鼻腔填塞方法,研究组则实施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难治性鼻出血;临床有效性

    难治性鼻出血是指经过常规治疗(如局部止血药物、泡沫塞、黏膜缝合术等)无效或反复出血而难以控制的鼻出血情况。鼻出血是目前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出血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但另外一部分患者的鼻出血时间较长,而且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该疾病的出血位置一般较为隐蔽,在青少年和儿童群体中出血部位多是鼻腔前部;而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出血部位则大多为鼻腔后端,止血难度较高。常规的鼻腔填塞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是复发率较高,重复填塞会导致患者产生强烈不适感。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是当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止血方式,在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接收的8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2~64岁,平均年龄为(43.85±3.94)岁,男女比例为19:21;研究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4~63岁,平均年龄为(44.14±3.75)岁,男女比例为21:1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价值,显示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鼻腔填塞法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取坐位,使用鼻腔吸引器帮助清除患者鼻腔中的血块,实施局部麻醉并使用高膨胀止血海绵堵住出血部位。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在四十八小时之后取出止血海绵检查患者鼻出血情况,如果仍然存在出血现象则持续进行堵塞操作[1]

研究组则采取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的方式,先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利用鼻内镜清除患者鼻腔内的血块和分泌物[2]。通过鼻内镜,找到出血点的位置,并进行准确定位。之后1用% 丁卡因与 0.1% 肾上腺素混合的棉片实施鼻腔黏膜麻醉,利用将电凝电极插入到出血部位,释放适量的高频电流进行凝固治疗。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适当的电能参数和时间,以避免组织烧伤和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情况,双极电凝止血时间为1~3s。最后,对止血效果进行评估,观察是否出现再出血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并用凡士林纱布条堵塞鼻腔,四十八小时之后取出填塞物[3]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分为显效(出血症状消失、鼻腔粘膜恢复、无新的活动性出血)有效(出血症状改善、出血量下降到原本的40%、鼻腔粘膜恢复较为明显)和无效(患者的所有不良症状并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包括鼻内血肿、头晕头痛以及鼻粘膜损伤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SPSS 26.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用(n,%)显示,计数资料x²检验,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

如表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80.2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6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参照组(n=40)

11

13

16

24(60.00%)

研究组(n=40)

16

19

5

35(80.25%)

x2

7.8128

P

0.005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如表2,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7.50%)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27.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n,%)

组别

鼻内血肿

头晕头痛

鼻粘膜损伤

并发症概率

参照组(n=40)

4

3

4

11(27.50%)

研究组(n=40)

1

1

1

3(7.50%)

x2

5.5411

P

0.0185

3 讨论

研究显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能够有效地实现止血控制,从而为患者提供较长时间内的持久缓解。这主要得益于双极电凝技术的特点,通过局部高温引起组织凝固和血管闭塞,有效控制出血源。此外,鼻内镜的应用能够提供清晰的视野和精确的定位,有助于医生准确定位出血点,并精确地施行电凝治疗

[4]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相对安全。由于该方法是通过电能释放实现止血,与传统的手术切割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等优点,术后患者恢复较快。然而,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组织烧伤、局部感染、鼻腔穿孔等。这主要与操作的技术要求、电能参数设置、出血部位的位置和病变性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5]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能够在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华洪伟.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02):66-68.

[2]许国志.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11):39-42.

[3]吴涛.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4):10+1-2.

[4]刘方军,鲁小平,柳翔.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4):10-11+3.

[5]李新莉.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3):7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