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有哪些区别?该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有哪些区别?该如何护理?

李秀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2

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肝炎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很大影响。预防和控制肝炎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以及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肝健康,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1、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有哪些区别?

急性肝炎是一种突发性的肝脏炎症,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引发的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以甲型和戊型肝炎为主,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肝功能异常,尤其胆红素偏高;甲型和戊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在发病一个月后,肝功能可以自行恢复。

常见的甲型肝炎主要通过食物、水源中的粪便、口腔传播途径而传播,通常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和黄疸等,但大部分患者可自愈,极少数病例可能会发展成急性肝衰竭,危及生命。急性肝炎的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在六个月内可自行恢复。然而,临床上仍有少部分患者的急性肝炎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肝炎,特别是对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或体液而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母婴传播或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染。急性肝炎患者常常出现发热、全身乏力、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及时进行适当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其肝功能也会恢复正常。为预防和控制急性肝炎的传播,建议公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污染源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保护肝脏健康。还需加强对肝炎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共同致力于消除肝炎的威胁,促进全民健康。

慢性肝炎是一种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的肝脏炎症反应。其常见病因包括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滥用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与急性肝炎不同的是,慢性肝炎的症状可能不明显,有些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然而,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肝脏逐渐受损,甚至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慢性肝炎至关重要。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损伤和肝细胞死亡,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同时,酒精滥用还会增加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加重疾病的进展。对于酒精引起的慢性肝炎,戒酒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时还可以辅以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自身免疫也被认为是慢性肝炎的一种病因。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肝脏细胞的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严重的肝脏损伤至关重要。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总结来说,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时间、病程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急性肝炎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数周到数个月之间,有明显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并且能够完全恢复。急性肝炎可以通过病毒感染、毒物暴露或药物反应等多种途径引起。而慢性肝炎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6个月,症状可能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肝脏损害,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后果。慢性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也可以由其他病毒、药物或长期酗酒等因素造成。因此,对于慢性肝炎患者而言,及早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定期进行肝功能及病毒标志物检测,积极控制病情进展,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护理,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维持良好的肝功能。同时,注意预防肝炎的传播,如接种乙肝疫苗、安全性行为等,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总之,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在发病时间、病程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患者来说,重要的是及时诊断和治疗,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肝脏健康。

2、肝炎该如何护理

(1)休息和平衡饮食:患者应该休息好,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合理的饮食对于肝脏的康复非常重要,建议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物。针对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患者应限制其摄取量,并在饮食中适度减少或替代以降低其对肝脏健康的负面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倡导健康饮食,垃圾食品的摄入应予以限制,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政府也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市场上的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此外,戒烟限酒也是肝脏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吸烟和饮酒过量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吸烟和饮酒行为。政府也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提倡戒烟限酒,增加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和意识。最后,患者还应定期复查,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剧,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其指导进行处理。政府一直将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医疗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合理的水分摄入对于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至关重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参与了许多生化反应,并负责分解和排除毒素。适量的水分摄入可以保持肝脏健康运作所需的湿润环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的水分摄入量因个体而异,但一般成年男性应摄入约2.5升水,成年女性约摄入2.0升水。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如高温环境、剧烈运动或者某些特定疾病的情况下,水分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纯净水是首选饮品,因为它不含任何添加物和杂质,可以帮助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同时,纯净水还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糖分或其他有害物质,对肝脏的负担较小。除了饮用纯净水外,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是良好的水分补给来源。例如,西瓜、橙子、黄瓜、番茄等,都含有高水分的成分,可以增加身体的水分摄入。然而,请注意,过量饮水也不可取。长时间的过量饮水可能会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等健康问题。因此,切勿盲目追求大量的水分摄入,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合理确定自己的水分需求。

(3)避免饮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对于已经受损的肝脏来说是非常有害的。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必须彻底戒酒和戒烟,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并促进其尽快康复。这些物质的摄入会加重肝脏负荷,增加炎症风险,延缓愈合过程,并增加肝硬化等严重疾病的风险。此外,继续饮酒和吸烟还会进一步破坏肝脏功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纤维化和肝癌的发展。因此,患者必须坚决戒除酒精和烟草消耗,全面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支持肝脏的康复和再生。及早采取行动,戒除这些不良习惯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关键一步。同时,与医生进行密切合作,并遵循其治疗方案和建议,有助于提供更好的康复结果。

(4)遵医嘱服药:当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医学领域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治疗肝炎方面,抗病毒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抗病毒药物是目前治疗肝炎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机制,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数量的增长,从而控制肝炎的病情。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毒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并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正确地服用处方药物,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除了抗病毒药物,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可以辅助控制肝炎的病情,并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例如,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加速康复进程。此外,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学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