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执法改革后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消防执法改革后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尤杰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随着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材料、工艺、设备的变革,使火灾隐患增多、曾新。因此,消防执法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消防执法改革也迫不及待。但是在实际的消防执法工作及改革中,也暴露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消防执法改革后暴露处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消防执法工作的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以确保公众安全和消防执法的公正性。

关键词:消防执法;改革;问题;措施

引言:

为适应经济发展步骤,中共中央国务院秘书处下发了《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为当前消防执法改革提供了法制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指导意见。然而,在消防执法改革的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素质差异等遗留的旧问题凸显,也面临着综合监管等改革后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推进消防执法改革,确保消防执法工作在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一、消防执法改革后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历史遗留问题更突显

1.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差异更明显

消防执法改革后,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存在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差异更直观显现,主要是智慧消防、视频分析技术、检查和火调新设备等大数据、云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应用于消防执法工作,导致执法人员不仅存在原有的背景、经验的差异,更有因学历、新技术接收能力等方面突出的差异性,这将直接造成执法标准和操作方法不一致,从而可能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专业性,降低执法工作的效果。

2.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更紧迫

消防执法改革后,消防执法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来购置先进的执法设备、专业培训、教育以及宣传活动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智慧消防”“乡镇(街道)消防执法赋权”等消防执法改革措施的落实。缺乏充足的资金将直接限制了执法机构的发展和执法能力的提升,更甚至有的执法工作将无法开展。

(二)消防执法改革后暴露出的新问题

1.执法人力资源短缺与队伍干部超编的冲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火灾隐患日益复杂、严重,以及“双人执法”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和改革后执法队伍更新换代慢等因素,直接导致队伍面临着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的困境。但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干部存在超编现象,且以转岗调入政府部门解决问题,这加剧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的困境,更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执法需求。

2.应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后暴露的消防监督执法问题

目前,“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执法的应用,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监督执法的公平公正,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是执法的全面性,“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只能抽取现有单位库的单位,而无法与市监等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单位库实现资源共享,这就导致抽查单位不够全面,重复性抽查率高。其次,该系统单位否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靠人工操作,存在操作性不公平的空间。

  1. 综合治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

    新场所新消防隐患不断冒头,导致新旧隐患交织,致灾因素错综复杂,这就要求现有的消防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新场所新消防隐患归属存在异议,导致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上还不程度存在“打折扣、降标准”“你让我推”等现象;其次各部门、单位还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走过场、未能深抓实纠,形成执法闭环,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联合惩戒等共防共治需进一步加强;再次,“乡镇(街道)消防执法赋权”的消防执法改革对乡镇(街道)等基层消防人员监管能力和素质优待进一步提高,且需进一步完成基层兼职消防执法工作福利待遇机制。最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第三方消防机构行业自律、信用评价和社会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等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发挥还不明显,需进一步规范和管制。

二、消防执法改革后消防执法工作解决措施

(一)增加执法资源投入。为解决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执法资源短缺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增加消防执法人员的数量,通过招聘、培训和调配等方式,确保人力资源充足。其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供必要的执法工具和保障条件。此外,建立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机制,利用外部资源支持执法工作,提升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覆盖面和执法效能。

(二)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为解决消防执法工作中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差异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完善培训体系,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内容,确保执法人员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其次,加强专业素质提升,通过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最后,建立健全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激励其持续学习和提升。此外,应加强内部交流和经验分享,培养执法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三)引进先进的消防执法装备和技术。为解决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引进先进的消防执法装备和技术,如高效的消防设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等,提升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消防执法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供实时的信息支持。此外,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用于消防执法活动中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四)提升消防执法信息化水平。为解决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消防执法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其次,推广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以提升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最后,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和报告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执法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五)进一步落实政府为主导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建构。为解决消防执法工作中综合治理不强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进一步发挥政府消防工作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消防安全问责制,充分解决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难题,倒逼部门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我必须干”的思想转变。其次是推动社会各单位落实消防责任主体模式,将消防安全绩效纳入单位信用体系,鼓励规模以上单位购买火灾事故保险,委托由资质的第三季进行维护保养或消防安全管理。此外是大力开展消防文化培育,从以往的消防知识培训转向消防文化培育,将消防安全渗透在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提高群众以及社会各行业对消防文化的认同。

结语:

消防执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执法工作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并不断探索创新,将执法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将消防执法的职责落实到每一处,推动消防执法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社会安全和公众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树兴.建设工程消防验收问题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0(1):62-62.

[2]张莹.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