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1

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分析

靳莹霞

东兴市人民医院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心血管护理的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康复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医院管理因素,提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以及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等护理对策,以确保心血管护理的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不安全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因素,护理对策

1 护理不安全因素

1.1 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是影响心血管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的疾病状态、个体差异、心理因素以及对护理的理解和配合程度都会对护理的安全造成影响。例如,患者在心血管疾病急性期可能会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护理风险。此外,部分患者对护理的了解和配合不足,可能会导致护理操作不准确或者患者自身的行为对护理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护理的安全。

1.2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因素是影响心血管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工作经验以及对心血管护理的关注程度都会影响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护理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导致护理操作不规范或者错误,增加患者的安全风险。此外,一些护理人员可能在工作中存在疲劳、压力大等问题,这也会对护理质量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管理因素是影响心血管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的管理制度、护理设施和设备以及人员配备都会对护理的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如果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的监管不到位,从而影响护理的安全和质量。此外,如果医院的护理设施和设备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护理操作不便利或者不规范,增加护理风险。

2 护理对策

为了提升心血管护理的安全,在面对上述不安全因素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对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为了在护理中避免因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的护理不安全,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医院还应该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培养,提高其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

2.2 加强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是保障心血管护理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医院应该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机制,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见,并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计划,以增强护理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减少误解和风险。

2.3 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良好的住院环境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有利于心血管护理的顺利进行。医院应该通过合理布局、舒适的床位、清洁卫生的环境等方式,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少不安因素的影响。

2.4 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应该重视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管和管理。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估和指标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绩效评估,并及时处理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结语

心血管护理的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康复的关键,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会对心血管护理的质量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以及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等护理对策,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影响,确保心血管护理的安全和质量。参考文献

[1]齐书娜,杨冬梅,孟梦.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探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227-228.

[2]郭婷,朱剑,熊晓云等.心血管护理小组质控体系的构建与院内辐射作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8):94-97.

[3]周娜.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16):23-24.DOI:10.19738/j.cnki.psy.2020.1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