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2221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36例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碍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一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为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狂躁量表BRMS得分中,结果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HAMA和HAMD情绪状态调研中,观察组也保持了优势,数据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患者以1.11%,低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方案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有助于情绪管理,控制患者精神狂躁的症状,也有助于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关键词:丙戊酸钠;奥氮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疗效

双相情感障碍则是我们常说的狂躁抑郁症,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快节奏的收获下可引起人们承受超出个人限度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该疾病的发生率在近些年有所提升,由于发病急、破坏性大,需要及时的控制,以药物的方式缓和病症,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1]。在常用药中,丙戊酸钠属于癫痫用药,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同时要寻求新的治疗措施,在联合奥氮平使用下发挥了更好的作用。鉴于此,针对36例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碍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1.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36例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碍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18例中,男10例,女8例,介于26~58岁之间,平均为(34.45±0.96)岁;对照组18例中,男9例,女9例,介于26~57岁之间,平均为(34.39±0.81)岁。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经过医学研究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纳入标准,患者治疗期的HAMD评分在20分以上,BRMS评分则超过23分,同时患者符合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精神疾病者,伴有严重心功能疾病、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者;存在药物滥用情况的患者;或者为孕产期、哺乳期的女性。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为单一丙戊酸钠治疗,初始计量为5-10mg/kg,随后可按照患者的耐受性表现增加用药剂量,不超过30mg/kg。

观察组为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在奥氮平的使用上,初始计量为10mg,随后可增加剂量,不超过15mg,并与临床评估结果中调整剂量。在丙戊酸钠的使用中与对照组一致。

1.3评价标准

本次调研将采纳狂躁量表BRMS进行评估。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在具体项目中则涉及睡眠、自我评价、情绪、敌意、喧闹程度、动作、言语等方面,对13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如果得分在5分以内则为无狂躁症状,如果在6-10分则为有狂躁症状,在22分以上则为有严重的狂躁症状。

此外,对患者的不良情绪予以判断,结合在HAMA和HAMD情绪量表进行评估,在抑郁HAMD量表中,涉及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倾向、入睡困难、迟缓等方面,在HAMA焦虑量表中,涉及焦虑情绪、紧张、害怕、失眠、认知障碍、躯体性焦虑等方面,得分在0-4分之间,分数高,则情绪状态不佳。

同时,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肝功能异常、食欲减退、嗜睡、便秘等情况,统计总数。

1.4统计方法

测验数据均在SPSS22.0中录入,在表述计数资料的时候,为%的方式,应当对结果实施卡方检验。在表述计量资料的时候,则为(x±s)的方式,并对结果做出t检验。在不同检验下要采取数据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界限,如果符合该情况,则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狂躁量表BRMS得分差异

就数据中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MS得分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为(8.61±3.85)分,结果低于对照组的(13.66±3.1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以。

表1 两组患者躁量表BRMS得分对比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18)

28.33±7.98

13.66±3.18

观察组(n=18)

28.56±8.13

8.61±3.85

t

0.563

7.114

p

<0.05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HAMA和HAMD情绪状态得分差异

同时,在HAMA和HAMD情绪状态调研中,观察组也保持了优势,数据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分析(x±s,分)

组别

HAMA评分

HAMD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18)

22.45±4.12

10.56±2.41

23.80±4.35

11.92±2.45

观察组(n=18)

22.41±4.20

16.80±3.52

23.77±4.56

17.88±3.52

t

0.140

9.251

0.030

8.789

p

0.889

0.000

0.976

0.000

2.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此外,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患者以11.11%(2/18),低于对照组的38.89%(7/18),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发病后有多种临床症状首先,患者的情绪高涨或者异常低落,相对极端其次,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可交替、间歇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缓和性,不表现出对人格缺损和精神活动症状[2]

在治疗中,一般是使用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和改善,丙戊酸钠则属于抗癫痫药物,将其用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并且激活谷氨酸脱氢酶,促使脑组织中抑制性递质水平上升,由于预防狂躁、抑郁,降低疾病发生率。从作用机制上看,可以降低体内神经元的兴奋性[3-4]。在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下,可缓解临床病症,促使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参与社会生活。而奥氮平属于常见的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用于重度躁狂的病人狂躁症患者在长期服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后可达到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目的[5]此外,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口服使用的吸收效果好,药效作用持久,不对饮食造成影响,也不会引发胃肠道反应,不会穿过血脑屏障而对中枢系统造成影响[6]。在使用中,减少多巴胺,改善脑部功能,并由此缓解焦虑、抑郁的情感状态[7]

结合本次调研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体现在BRMS得分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为(8.61±3.85)分,结果低于对照组的(13.66±3.18)分,对比差异显著。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中,也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具优势,都可以说明联合用药下发挥了治疗功能,实现了理想预期。综合可见,丙戊酸钠具有高受体亲和度,通过减少多巴胺,以及对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的释放,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增强药效,提升治疗效果[8]。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单一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由于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分布在肝、肾、脑组织部位,而在代谢过程中,只有少量随着粪便排除,此时则会对患者的肝功能异常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联合用药下,奥氮平则有可能增加患者的体重,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抵消的情况,故而减少了对肝脏的损伤,也有助于患者食欲的恢复,从而有助于稳定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方案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有助于情绪管理,控制患者精神狂躁的症状,也有助于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林.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12-113.

[2]衣国河.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联用治疗Ⅰ型双相情感障碍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94.

[3]徐志旸.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对比[J].世界复合医学,2022,8(01):138-141.

[4]路文文.碳酸锂合并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济宁医学院,2021.

[5]薛斌,许冰岚,王艳玲.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4):113-115.

[6]王小丽,马宏筠,邹宏涛,等.齐拉西酮结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1)62-64.

[7]邢志强,李玲,曹民佑,杜宝国,蒋廷云.喹硫平与奥氮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临床疗效及尿酸水平影响的对比[J].现代医院,2021,21(01):156-158.

[8]赵雯婧,郑玉萍,王婷婷,邱雪,蔡晓.用奥氮平联合盐酸氟西汀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