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之消化道出血的术前,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科普小课堂之消化道出血的术前,术后护理

蒲良建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830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十分多见的病症。引起该病症发生的原因较为繁杂。消化道主要是指从人体的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其中包括:胃、食管、结肠、空肠等部位,消化通道一般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上消化道,即:十二指肠韧带上面的食管部位,一种是下呼吸道,即:位于肠悬韧带下方的肠道。通常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相对更为多见。临床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如若未能做好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则会大幅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提高死亡率。因此,一定要注意此类疾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消化道出血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哪些?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一、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1.炎症反应

   消化道炎症是引起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当人们的胃肠道黏膜发生炎症后,则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出现水肿、充血等情况,从而诱发消化道出血。此外,如若患者存在急性胃黏膜病变或结核感染等,也会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2.器械损伤

  据临床调查发现,如若患者存在剧烈呕吐也会大幅增加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主要是因为当患者出现剧烈呕吐时,患者的胃压会出现增高等情况,从而导致食道与胃部交界位置的黏膜出现出血等情况。而且人体的消化道出现感染等情况,均会诱发消化道黏膜出血。

3.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是诱发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据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相对更高。另外,如若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血友病等病症,也会发生消化道出血。

4.器官病变

  肝硬化、胆道感染、血管畸形等均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二、消化道出血的危害

1.失血性休克

由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在其患病后会出现大量出血等情况。如若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量超过1000ml,此时患者则存在体循环衰竭发生的风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2.窒息

    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且没有征兆。特别是当患者出现出血量较大的情况时,当其血液喷射而出,出血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引起窒息的发生。而且患者随时会发生死亡等情况。

3.继发性腹膜炎

     继发性腹膜炎是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该病症,则会大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

三、消化道出血的术前护理

1.体位护理

在手术前,需要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从而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如若患者的出血量相对较大,则需要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且指导患者将下肢抬高,从而确保脑部可以得到所需的人体供血量。另外,患者还需要将头向一侧偏,避免患者在出现呕吐时出现误吸、窒息等不良情况。必要时则需要及时对患者的气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进行清理,从而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饮食护理

   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多数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等病症,故而,患者在术前需要禁食。因为进食会加重患者的病症,不利于手术的实施。如若患者出血量较低,且并不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此时则需要为其提供清淡、温凉的食物,且需要以流质类食物为主。另外,可以短期内以牛奶、豆浆等作为主要食物,主要是因为以上食物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效果,有利于止血。

3.心理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如若患者出现极度紧张等情况时,则需要及时为其提供心理疏导。患者家属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抚,并多陪伴患者,为其提供精神支持。患者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问题,认识到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的重要性。

4.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为患者进行输血。同时,准备好术中所需的医疗设备,并做好相关急救物品、血液等准备工作。另外,需要及时为患者科普相关疾病知识以及诊断措施,并安抚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四、消化道出血的术后护理

1.监测患者的病情

     在术后,需要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1)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神志不清等情况。(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3)观察患者的皮肤、体温等变化。(4)观察患者的尿量、出血量等指标得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为患者提供对应的处理措施。

2.饮食护理

   由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饮食等方面存在密切关联,所以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一般情况下,待患者的病情状况稳定后,则需要食用一些流质类食物,并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后续根据患者自身的康复情况,为其丰富饮食。但是,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类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具体如下:(1)浓茶、咖啡、酒等。(2)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粗纤维食物等。(3)过烫的事物。患者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并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3.管路护理

   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术后需要留置导管,例如: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等,此时则需要及时观察患者引流管的变化。患者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各个管路的情况,避免发生挤压等情况。另外,患者可以保持半卧位,从而便于引流,并且减少腹部张力。在术后3~5d,如若患者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联系医生,寻求处理方案。

五、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1.科学饮食

   不良饮食是造成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当下人们的不健康饮食习惯较多,经常习惯吃一些高油、高盐的食物,并且存在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等情况,极易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故而,在饮食方面,需要少食多餐,并禁食辛辣、油炸等食物,同时细嚼慢咽。

2.健康生活

人们需要协调好生活及工作的时间,保持劳逸有度的生活习惯,并且学会放松,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可以通过坚持运动,调整自身的免疫力功能。例如:跳操、打太极等,但是运动时间、运动量等均需要根据自身而定,切勿造成过度疲惫,影响身体机能。另外,有很多人存在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这种行为也会一定程度内对自身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诱发消化道出血,所以也需要戒烟、戒酒。

    造成人们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为繁多,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对此类患者的常用治疗措施,但是仍需要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