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碗的前世今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3

中国饭碗的前世今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黄嘉禧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教学设计落实新课标理念与要求,采用问题式教学与案例教学法,创设“中国饭碗”的真实情境,沿着黑土形成、破坏与维护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古今东北黑土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深化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理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与生态文明观。

关键词: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本课选自于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第二课时,课标对本章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要求是“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具体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归纳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并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在地理素养层面,课标要求学生案例选定区域的特征有一定了解,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要素综合与时空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

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真实案例和图表进行教学,即以某具体区域为例,以相关图文、表格等素材为载体,帮助学生在理解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上,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该原理解释具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进而分析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进程,深化学生运用时空综合视角探究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解读

本节课内容是自然地理基础的最后一章,是对于自然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同时为学生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环境作为统一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教材分别从要素联系、整体功能、演变过程和响应干扰四个角度来解释自然环境整体性,为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提供切入点,需要明确的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并不等于各部分、各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能够衍生出新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文明古国分布与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图文材料,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的基本特征。

2、通过东北黑土形成过程,理解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说明气候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培养要素综合、时空综合能力,提高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3、通过“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案例分析,综合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提出解决真实地理问题的对策,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培养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

4、借助课后任务和地理图表,理解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可能给自然地理环境和国家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地协调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作为自然地理的最后一个部分,比较抽象且综合性、原理性和思想性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学重点是“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地理要素在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是“理解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整体功能”。在教学时应注重概念教学和原理讲解,利用真实地理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整体性原理,并且在实践情境中鼓励运用本节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从而进一步落实和检验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地图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教师播放《端牢中国饭碗》纪录片选段,导入新课。例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以世界第一的粮食产量端牢了国人饭碗。粮食不仅支撑着人口大国的物质基础,也关系着国运民生。天下粮仓是五谷丰登的见证,勤劳的中国人用极具智慧的方式守护自己的辛苦所得,应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人种植粮食的前世今生。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粮食安全工程。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形成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2、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教师导入】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也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资源分布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农业面貌和进程不尽相同。其中,黄河—长江中下游被称为我们国家农业文化的摇篮。

(教师展示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自然环境图文资料,并提出问题)阅读材料一图文,思考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是怎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国农业文化摇篮?

【学生活动】通过材料了解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的自然环境特征,思考问题,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来分析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特点,归纳两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比表格(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农业文明发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了解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的基本特征,拓展思考农业发展需要怎样的地理条件,培养区域认知。

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承转】(教师展示东北商品粮基地图片与黑土区自然环境相关图文材料并提出问题)经过中华民族世代智慧与辛勤的浇灌,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大全国性粮食生产基地稳定粮食供应。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分布于全球中高纬度的黑土因性状好、肥力高,对全球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弄清楚为什么东北能形成如此珍贵的黑土,请同学们从自然环境五大要素描述东北黑土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查找地图册资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地形平坦、冬季漫长干燥、湿地广布等。

【教师引导】(教师回顾土壤形成相关知识,展示黑土主要成土过程文字材料,并提出问题)联系黑土的成土过程,为什么东北黑土区能成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五大要素描述东北自然环境特点,并且结合材料思考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在黑土区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表1)。

表1各要素对黑土区环境形成的作用

自然地理要素

特征

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较短且炎热多雨

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时间长,分解时间短

地貌

缓倾或近平坦的地形

土壤湿润,植物生长期可提供较多的水分,使植物根系发达、生长繁茂;湿润条件腐殖质大量累积

水文

湿地广布

土壤

成土母质具有较好的储水性

植被

以杂草类群落为主,植物生长繁茂

枯枝落叶多,有机质来源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东北黑土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推导黑土形成原因,理解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如何相互联系与影响,培养信息综合能力。

【教师引导】(教师展示三个区域的景观图片以及我国土壤分布图,提出问题)同样是地形平坦、植被丰富、湿润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什么东北能形成黑土,而黄河—长江中下游不能呢?

【学生活动】联系黄河—长江中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比三个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回答问题。(略)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比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与东北黑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气候要素对黑土形成的影响。通过分析两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要素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的景观和系统功能。

表2黄河—长江中下游与黑土区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对比

自然地理要素

黄河流域中游

长江流域下游

东北黑土区

气候

气候温和

温暖湿润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较短且炎热多雨

地貌

地形平坦开阔

地势低平

缓倾或近平坦的地形

水文

淡水资源充足

河网密布

湿地广布

土壤

黄土疏松易耕,土质肥沃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沃)

成土母质具有较好的储水性

植被

森林广布

植被丰富多样

以杂草类群落为主,植物生长繁茂

【设计意图】通过空间对比分析,初步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下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做铺垫,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要素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的景观和系统功能,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

【教师引导】(教师展示全新世以来中国东北黑土区环境相关变化材料,提出问题)分析材料可知黑土发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请同学们归纳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对黑土发育的影响。

3全新世以来中国东北黑土区气候、植被及土壤变化

年代/aB.P.(距今年)

时期

沉积环境

气候

植被类型

1100~

黑土发育

温湿

森林、草甸、干草原

11000~1100

晚期

泥炭发育滞缓

干旱

半干旱草原

中期

泥炭发育高峰期

暖湿

疏林草原

早期

沙丘活化

暖干

风沙干旱、疏林草原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通过整理各个时期气候、植被、土壤的变化,分析东北黑土区古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表现为各要素的统一发展演化,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相应演化。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对比分析,认识东北黑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古今差异,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在不断地演化,并且具有统一的演变过程,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教师引导】(教师展示克山县水土流失强度分布图、农村居民点空间密度分布图)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但是近些年东北地区的部分黑土地出现了水土流失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以克山县为例来探究为什么黑土区会发生水土流失。请同学们结合图例,思考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强度的关系,体现了怎样的自然环境规律。

【学生活动】(对比水土流失强度分布图与农村居民点空间密度分布图,结合自然环境整体性规律回答问题)人类活动越多的区域,水土流失强度越高。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比水土流失强度空间分布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归纳图中呈现的信息即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分布呈现一致性,说明人类活动分布范围与密度对水土流失具有较强作用,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且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

【教师引导】(教师展示和讲解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成因,提出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关于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策的资料,谈谈你关于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看法。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思想思考问题,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提出改善方案(略)。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整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的成因,理解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以及在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发散思考针对东北黑土区的治理措施。例如:扩大对水土保持观念的宣传;鼓励退耕还林还草,给予合理补贴;在地力下降的黑土耕地区施加有机肥,在尚未被开垦的黑土区建立树木防风带;建立起更严格的水土流失监管机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信息提取能力,提高综合思维,培养地理实践力。引导学生梳理黑土区水土流失的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理解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渗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现象,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解决问题,提高地理实践力。

4、迁移扩展

【课后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后探究并在下一节课汇报学习成果,不限形式。

任务一:思考治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任务二: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黑土区?又面临着怎样的环境问题,该如何治理呢?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

任务一: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深入了解东北黑土区对于我国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自然环境敬畏之心。

任务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利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东北黑土发育与水土流失问题为问题情境,依托真实地理情境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与运用,并且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地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但是由于东北黑土区不是学生所熟悉的区域,学生对东北区域特征的认知较为欠缺,课堂思考时可能会出现兴趣不高与“一问三不知”的情况,教师应在引入部份挖掘更多有趣的方式和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为学生补充情境中区域的认识,在教学时应提供足够的“支架”帮助学生从浅到深地了解东北区域特征。

作者简介:黄嘉禧(1999.1-),女,汉族,广东广州,福建师范大学2022级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