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魏浩

中广核新能源华南分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优越的海湾,众多海岛,这些都为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对新能源研发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关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海上风电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这也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关键词: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建议

引言

在新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过程中,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速。新形势下,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更应该把握政策导向,全面做好市场走势和资源潜力的研究工作,提升投资的精准性,还要积极关注国际市场,明确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才能助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1、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行业规模稳定增长,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也在提升,具体为:

1.1产业规模稳定增长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步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自2016年到2021年,海洋电力业增速超过20%,2021年新增并网容量同比上涨5.5倍。累计装机容量位居全世界第一。

1.2上下游产业链日益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海上风电上下游产业链也日趋完善。海上风电领域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零部件和整机环节都有对应的企业,产业发展后续动力充足[1]。尤其是下游风电运营环节,企业类型主要是央企、国企,从国际上看,下游环节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1.3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相关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海上风电领域中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市场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地位。通过调查可以发现,2021年,全球十大整机制造商中,我国风电整机商占6席。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风电产业的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1.4海上风电产业布局逐步朝着沿海省市集中

通过统计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有着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分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等沿海地区。在下游发电环节日益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逐步向沿海地区集聚。

2、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影响,造成实际情况不理想,具体表现为缺少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不足,缺少高层次人才等,具体内容为:

2.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海上风电产业是一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质量都会受到技术的制约。但实际上,我国当前的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核心技术掌握非常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打破技术限制,加快自主创新,是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问题[2]

2.2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在海上风电产业方面的上下游都有了一定的产业链结构,但对于高端的设备和精尖的技术,我国依然需要大量进口。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升,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的相关设备研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就大规模应用而言,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

2.3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

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海洋科技政策在海洋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就高校相关学科的设置和教育师资力量来看,我国呈现出明显的人才培养投入不足问题。目前海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高层次的人才是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换代的重要支撑,可见海洋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3、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对策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时,要考虑各方面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重视国际合作,具体为:

3.1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持续提升风电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对海上风电企业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建立全球性的研发网络。推动中下游、中小企业的创新,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合作机构,勇于承担创新和行业发展责任。重点培养一批技术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为海上风电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海洋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探索当前环境下核心技术的攻关策略,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体系。

3.2建立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链

首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加大对基础材料、零部件、软件企业以及产业下游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基础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次,加快海上风电制造与运营服务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模式,提升现代产业链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3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当前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情况,相关部门需要提升对国际合作和生产要素统筹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一,吸引全球海洋创新要素向国内集聚。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积极融入海洋创新网络和产业体系。第二,将国内企业进一步推进国际市场。在对外开放政策践行过程中,需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做好海外市场的布局工作,进一步完善全球市场服务网络。第三,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依托“一带一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做好信息交流,为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3]

3.4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为加快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客观认识当前我国高端人才缺乏的这一实际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从高校进行改革,尤其是沿海城市的高校应该科学设置海洋相关专业,并做好优秀师生的引进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当前的部分优秀企业,也应该积极成立科研队伍,提升对高端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彻底改变目前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高级人才缺乏的局面,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海上清洁能源的研发是大势所趋,新能源在未来将会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对此相关部门需要提升对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视程度,从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影响发展的因素入手,全面做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等工作,提升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昊璋,刘苹元,王锦鸿等.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机电信息,2020(21):91-94.

[2]张佳丽,李少彦.海上风电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J].风能,2018(10):48-52.

[3]闵兵,王梦川,傅小荣等.海上风电是风电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全球及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与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16,24(04):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