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分析

朱建宏

江苏华电金湖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11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火电厂的电能供应作业发展,但由于火电厂中设备繁多,传统的单独控制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因此,火力发电需要积极引进集控运行技术,提高控制效率。本文从集控操作技术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集控操作技术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条件,阐述了该技术在火电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厂;集控操作;措施

1、集中控制系统操作技术的实际意义

火电厂集中控制系统操作技术,也叫DSC系统运作技术,其主要难题是其运用的自动化技术处理器,有效完成了运作过程的集约自动化控制,具备更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从传统的火力火电厂运作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以看出它是相对独立性的,并且欠缺某种统一性,其中发电机组操纵,功率控制等互不相关,在较大水平上减少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转效果。可是,针对集控运作技术性而言,很大程度地改进了其控制独立性这一难题,并促进火电厂运作中各控制阶段的有效融合,不仅有益于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更能给予及时,精确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火电厂控制和管控的全自动水准。

2、火电厂集控运作的技术控制方式和运行情况分析。

2.1分散控制的运行方法

针对集控操作技术的操作过程来讲,最熟悉的便是分散控制方式,这类方式是在对传统式控制管理机制的前提上完成改善与自主创新。在传统式的集控制系统运作中,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必定会导致其他阶段的限制,进而使电厂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然后,为了有效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在集控操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分散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发展。分散化控制系统是将原集控运行技术再一次分层,并装有相对应的分层次发电机组,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控制能力,并具有降低意外发生的作用。

2.2分级管理方式

顾名思义,就等级分类式调节方法来讲,便是按照具体情况把全部自动控制系统分成若干级,并在每一个控制级中间各自设定对应的管理模块。推动了整个过程控制管理的规模化,各控制级中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控制,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控制同步。

2.3综合控制模式

现代网络信息通信技术是综合控制方式的重要保证。当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成熟的应用,一样在火力火电厂辅控操作技术中也具有了非常大的作用,辅控操作技术的具体内容便是信息,其关键技术是信息化管理技术,选用互联网信息科技,热电厂辅控智能管理系统完成了各种各样信息数据信息的迅速传送,通过数据分析,将各个任务划分完毕,它们之间互为干扰,相互补充,共同工作,以达到提高电厂运行效率的目的。

3、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元件损耗

火电厂运行涉及到多种设备,而这些设备需要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由于集控系统设备元件属于高精尖设备,受外界环境影响极大,电厂运行所处的高温、强磁等复杂环境对设备的精度都会造成影响,进而引发设备元件故障,对火电厂集控运行造成影响。

3.2 过热气温系统中存在的控制问题

过热气温系统是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中的煤炭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节,运用一级减温水或二级减温水,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过热气温系统很难准确控制。在火电厂过热气温系统运行过程中,过热气温系统很容易受到火电厂内部设备中给水温度、火焰中心温度及燃水比例等因素影响,实施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时,需要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充分考虑火电厂内部环境因素,制定有效的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

3.3控制主汽压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控制主汽压力系统指的是通过控制炉膛进入的煤粉量对主汽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就当前我国对能量平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主汽压力系统理论,归纳总结出直接能量平衡公式,然而在实际集控运行过程中在控制主汽压力系统中仍然存在能量平衡问题,理论上能量守恒未能实现精准运输,这样一来,在实际集控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因此,为了合理控制主汽压力系统,需要对炉膛中煤粉量进行有效控制。

4、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有效控制策略

4.1 过热汽温系统控制优化

针对过热气温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优化系统,选择合理的控制方式,使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得以进一步完善。如果过热气温系统的温度较高,就需要采用先粗调后细调的方式,调节好煤水比例与减温水级别。此外,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人员还需要加强对理论技术的研究,积极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明确技术应用,以自身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加强技术管理。优化软件系统,提高对微处理器的保护能力,确保集控控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避免外界因素对过热气温系统造成过大影响。

4.2 加强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优化

火电厂在应用集控运行系统时,需要根据火电厂运行的实际需求,制定可行性高且科学合理的火电厂集控运行策略,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控制效率。当前,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主要由硬件与软件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微处理器是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核心。因此,加强对微处理器的管理是优化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重要途径,只有对微处理器进行有效管理控制,才可以促进整个系统应用效果的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需要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这就要求软件具有较高的控制水平,能够完成高难度的控制策略,同时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软硬件系统的完善,在进行技术分析时,需要将集控运行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做好系统的细节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在集控运行系统中,热机保护系统能够有效维持机组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立即终止系统,对机组进行排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3 进一步完善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外部环境

为了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水平,需要切实完善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对系统运行造成过大影响。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火电厂控制室的具体环境等都属于系统的外部环境范畴,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外界环境进行优化,使其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此外,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人员还需要加强对系统的安全性维护,在安装内部机组设备时,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系统外部环境的条件优化,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使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得以正常运行。技术人员可以利用集控运行系统的电子干扰信号屏蔽功能,避免因外界干扰而形成错误指令。同时,技术人员在调节系统外部环境时,还需要注意电子室的湿度,避免发生静电问题。技术人员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严格监控,加强系统的维护工作,使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可以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结语:总体而言,火电厂的高效、稳定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集中控制运行技术的稳定运行,对提高火电厂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应引起有关部门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大对技术操作的经费支持,认真分析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使火电厂运行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耀宏.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21(7):2.

[2]刘建东.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分析与优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 2022(000-002).

[3]蒋建宝,王文宗.关于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剖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 2021(2016-20):113-113.

[4]赫辉.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对策思考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 2023, 5(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