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内部控制改进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建筑施工的内部控制改进思考

宋朝兴

130732199408042351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实现转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当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盈利空间被逐渐压缩,发包方提出的要求日益苛刻,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风险趋于复杂化,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使企业跟上市场的需求,企业只有转变传统的粗糙管理模式,深化企业各方面的改革,加大技术的投入,促使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较为单一、施工周期较长、投资需求较大,因此内部控制的难度更大,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帮助建筑施工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机制,促使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改进

引言: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在加快,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行业的投资空间仍然存在,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仍值得期待。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方法与技术应用还不够先进,各项管理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企业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加强重视。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当前很多企业的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通过建立岗位说明书等方式让各层级人员了解自身的工作要求,不利于企业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同时,部分企业也没有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存在排放物不达标的情况,遭受监管部门处罚。

(二)风险管理不力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形成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没有主动参与到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也没有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采取科学的分析方式进行管理,没有针对各类风险的管理经验制定风险数据库,当风险发生时容易使企业措手不及。

(三)控制活动粗糙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包括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等活动,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业务控制的过程中没有明确重点环节,没有进行细化管控,不利于实现对风险的防范。

(四)信息与沟通不畅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不够重视信息与沟通情况,企业针对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没有明确信息沟通的要求,部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传递,不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监督乏力

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针对管理过程全环节进行细致监督,仅能对部分环节进行监督,监督较为片面,难以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改进思考

(一)完善控制环境

第一,规范企业的组织架构。为了促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企业需要建立层级明晰、简单高效的组织架构,遵循权责对等的原则,有效发挥管理机制的要求,通过完善组织架构,确保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相匹配。企业需要规范内部各成员的工作流程,对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通过制定岗位说明书等方式,让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员工了解自身的工作要求,并且企业每年也需要对内部成员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进行考评,分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对于存在的缺陷需要及时改进。

第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明确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块与管理要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统筹管理,确保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支撑。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需要让员工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师徒带教制,建立内部讲师队伍,并且对员工建立晋升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按照自身的岗位职责实现成长,对于年轻一代中的优秀员工要重点培养。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健康安全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在一线从事危险作业的员工,需要针对其健康进行定期体检。

(二)优化风险管理

第一,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培养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能,在企业内部推行风险管理文化,以制度化的形式提高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并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流程,针对高风险领域环节需要重点管理,判断高风险环节是否存在缺陷,并结合各成员的工作制定绩效考核机制,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对于风险管理中的不合规行为要严肃惩罚,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在企业内部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要求,落实具体的考核指标,细化考核的方式,实现对各部门的有效考核

第二,结合不同的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等级。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明确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程度,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风险进行细致分析。定量分析要求相关数据较为齐全,符合函数关系或概率分布。对于数据难以获得或定量分析不具有成本效益的,应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分析。企业需要结合各类风险特点,制定完善的风险等级,实现对风险的分类管理。

第三,建立风险案例库。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施工经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风险,各类风险的导火索以及风险的解决方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企业可以对各类风险发生的导火索及解决方案设立风险案例库,将风险管理过程中好的经验纳入到风险案例库,在相关风险发生时,采用合理的管理机制实现对风险的应对。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学习行业标杆企业的风险应对方法以及风险管理措施,针对优秀的经验积极学习,并更新到企业的风险案例库中,从而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第四,建立反舞弊机制。反舞弊机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舞弊指的是内部成员利用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舞弊行为包括侵占或挪用企业资产、伪造或变造会计凭证等方面的行为。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内部健全反舞弊机制,为企业各项管理环节的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确保企业资产实现保值与增值的目标。企业要在内部设计一套完善的反舞弊机制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未来,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积极转变自身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帮助企业构建一套科学的管理流程,实现对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措施,才能确保经济效益得到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需要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得到发展,企业需要结合宏观环境的调整以及行业方向的变化,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以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更具有生命力,实现对企业各环节的细致管控。

参考文献:

[1]焦文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1,(01):197-198.

[2]孙新生.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纳税,2020,(01):233+236.

[3]刘飞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0,(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