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管理中需认质认价材料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管理中需认质认价材料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思考

粟晓俊

内江国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近年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不仅在国企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且在非国企的企业中也得到认可。对需要进行认质认价的材料如果确定其价格,不管对于发包方企业还是总承包企业都是相关重要的,对发包方而言主要体现在不超过限额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的控制,对总承包企业而言往往是决定其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本文就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发包方企业与总承包企业在工程管理中材料认质认价常见问题及控制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EPC总承包;工程管理;认质认价,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现在比较流行推广的一种承包模式,越来越得到发包方的认可并采用,总体模式体现为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过程均由一家企业承包或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承包。在这种模式下需要认质认价的材料怎么控制及确定其单价往往是发包方与承包方相互针对的矛盾,要处理好两方的针对点往往需要工程造价管理者不断学习建筑材料知识、不断收集材料供应商数据库、也要不断总结造价管理中各项常见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并不断完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办法及认质认价管理办法,以更好的促进项目的发展。

1概述

EPC承包模式承包方通常在工程勘察费和设计费总价不变、限额设计(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最高限额)的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设计、质量 、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其中四川地区建筑安装工程费总价的计价方式目前往往按照2020《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配套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计算出总价,再按照规定乘以总承包人报价浮动率(询价材料、不可竞争费不下浮),其中材料费按照施工当期《四川工程造价信息》施工地区的信息价或邻近地区的信息价,信息价按合同约定进行下浮,无信息价的按发包人市场询价确定。对于询价材料怎么把控其质量及价格,往往是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也是难点,只有把握了其要点,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及推进项目的发展。

2 材料认质认价的常见问题

2.1 设计人员对建筑材料的学习不够透彻

2.1.1目前图纸设计人员对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仍然不够全面清晰。尤其是安装专业认价材料相对较多,安装设备设施更新换代的也较快,但是设计人员对设备的更新不能及时掌握;对于建筑材料、设备的选择往往参照以往设计经验,这样容易导致后期施工中产生材料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增加更多的认质认价的材料,

2.1.2图纸设计人员在材料选择上并没认真根据合同约定进行选择,对造价信息价没有认真研读,这样会出现常规的材料会因为规格、型号不同而增加认质认价的种类,

2.1.3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施工阶段,偶尔会因业主或者承包方出于某种主观原因要求进行不必要的材料设备的设计变更,从而把信息价上有的价格偏低的材料变更成信息价上没有的材料,从而增加认质认价的种类来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或者增加施工单位的利润。

2.2 发包方造价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

2.2.1发包方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初期没有及时跟进,在该EPC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时,认为施工总造价不会超过限额设计金额就行,从而不会细心的在招标文件中编制认质认价相关内容的规定,导致后期认质认价工作推进缓慢或增加争议,

2.2.2发包方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制定完善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办法及认质认价制度。比如发包方在明确哪些材料应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认质认价上不够清晰;发包方造价管理人员对市场材料把控不精准,相关专业人员有时配置不够全面,把认质认价的工作全部寄希望于全过程控制单位,主观的认为过控单位询出来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自己不真真切切的深入市场了解材料设备价格,在议价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导致确认的材料价格过高,增加工程成本。

2.3 承包方对认质认价材料的价格期望值过高

2.3.1承包方在投标阶段盲目追求中标,导致低价中标,想在认质认价的材料上找回利润。在信息价上的种类规格型号上出发,从而在设计阶段或者在施工阶段与设计人员沟通修改材料规格型号,或者以不能满足规格要求、不能满足建筑美观要求,要求发包方修改图纸材料,从而增加认质认价材料的种类,再从中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2.3.2承包方对需认质认价的材料的品牌、规格定位过高,在限额设计金额的基础下,想采用品牌质量都最好的材料,导致需认价的材料价格相对较高。

2.3.3认质认价阶段发包方与承包方对材料的价格难以达成一致。往往在需认质认价的材料单价的确定会产生很大的争议,承包方往往在认质认价的材料上考虑的利润较多,或者会考虑资金垫资利息,较远材料的运输费等多种因素,从而要求发包方给与更多的费用,导致材料价格的不可控。

3 确定合理的认质认价价格的有效对策措施

3.1 设计人员专业要求

3.1.1在设计阶段,全部设计人员应围绕EPC合同的相关规定在限额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选择合理的材料设备。设计人员应该根据相关专业提出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实用的优秀设计方案,对相应的市场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价格等熟悉,也应具备相应的造价专业理论知识,熟悉造价板块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熟悉信息价上的相关材料。

3.1.2设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实际采用市场上常规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大规模推广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避免使用已淘汰材料,从而减少材料的设计变更,才能减少材料认质认价工作。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技术性能,同时也要根据市场综合考虑所选择施工材料的经济性,可以在《四川工程造价信息》中根据合同约定选择相应的信息价,并根据信息价的备注尽可能的把材料的规格型号标准清晰,避免因规格型号的差异产生不必要的认质认价。

3.1.3设计人员要具备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某些主观原因随意进行材料设计变更;在发包方与承包方进行认质认价材料的所有阶段都应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供发包方参考,也应为发包方提供设备复杂可供咨询的材料供应商名单。

3.2 发包方造价管理人员专业要求

3.2.1在招投标阶段:发包人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在招标文件编制时控制询价材料的种类,规定认质认价材料不进行下浮,规避不必须的询价材料种类,比如常规的混泥土标号增加或者添加剂的增加费用,可以在招标合同中就明确增加的市场单价费用,从而避免后期该材料种类的认质认价工作;在招标文件中重点提出承包方故意不接受发包方最终确认的合理认价材料设备价格的处理办法,比如在投标文件中应写出该处理办法的相应承诺函。该处理办法可以描述为:承包方对发包方确认的认价材料价格有异议的,应在3个日历天内提出,双方重新组织认价,若仍无法达成一致,则发包方有权要求承包方无条件接受该认质认价材料采用甲指乙供的方式进行采购(该认质认价材料的价格是合理的,可以正常进行采购)。以上承诺若承包方不执行属承包方违约,发包方可以按相应比例扣除履约保证金。

3.2.2发包方专业人员应提前介入设计阶段,配合设计人员根据造价信息价进行材料的选择,发包人造价专业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积累学习建筑材料知识、不断收集材料供应商数据库、也要不断总结造价管理中认质认价工作中各项常见问题,提出问题可行的解决的办法。

3.2.3发包方在施工阶段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合理确定建设工程中需甲方定价的建筑材料、设备价格,规范合同中需由发承包方共同认价材料确认流程,发包人应提前制定相应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办法及认质认价管理办法。材料认质认价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质优价廉的原则,也可以制定设计奖惩制定,设计人员在限额设计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从而降低材料的价格,即使该材料需要认质认价,但是该材料价格应比原始材料更经济合理。

3.2.4发包方应充分利用好监理单位、全过程控制单位的专业人员,发挥他们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经验作用,让他们按照合同契约精神提出相关认质认价工作的难点及解决方式,在议价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3 承包方造价管理人员专业要求

3.3.1承包方应制定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专业材料采购人员,及时为公司提供最新的材料市场价格,避免公司在需认质认价的材料上报价过高,减少与发包方协商过程时间。

3.3.2承包方在投标时应合理的测算出利润,不应在需认质认价的材料上考虑太多的利润。承包方应建立起长期合作供应商关系链,在材料价款支付上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模式,在需认质认价的材料的采购时,也能提供合理的价格给承包方,这样才能避免现款现货的资金压力,从而才能推荐认质认价工作的进行。

3.3.3承包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提高职业素养,不因盲目追求利润而一味要求发包方确认需认质认价材料过高的价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的材料质量符合现行国标、行标、图纸、图集以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即可,不需过高的追求一线品牌等高标准。若发包方确认的认质认价材料的价格为合理价格,但是承包方在此材料上确无多少利润,承包方不能以此为由让发包方甲供、暂停项目施工或故意延迟施工等负面措施。

结语

目前EPC模式是一种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能合理的解决需认质认价材料的价格确定问题,渗透至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仍然需要发包方与承包方共同协作推进。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中的造价管理水平,都需要设计方、发包方与承包方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造价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各自的职业素养;各方单位都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维护各方的经济利益,才能有效促进EPC模式的项目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原兵兵、董丽娅.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04

[2]王倩.EPC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的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