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策略探讨

赵小宁

130683199405077318

摘要:企业通过造价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进行更加科学的分配和安排,从而推动工程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良好的造价预算控制不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也能提高资金配置的科学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创造更大的效益。而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需要明确控制要点,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优化策略

1 建筑工程造价与预算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是指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复杂过程,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工种、多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则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建筑工程的成本是指建筑材料、设备、劳动力等直接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税费等间接费用的总和。而建筑工程的预算控制是在工程实施前对成本进行估算,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整的过程。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科学估算和控制,可以使工程实施顺利,减少工程的风险和损失,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建筑工程的预算控制应当从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考虑,包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管理过程、验收和维护等环节。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当根据建筑规划和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成本估算。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劳动力的使用和管理、质量和安全的控制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在验收和维护阶段,应当对工程的质量和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问题分析

2.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缺乏精准性

只有确保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正确性,才可以全面提高建设工程造价计划的正确性,迅速为施工单位提供投资决策。但就中国目前的建设工程造价预算水平而言,在预算编制上还是面临着一定困难,关于这种困难,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建设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岗位能力并不高,而近年来,由于在中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中,对预算人才的要求也正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其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既会提高了建设工程造价的难度,也会给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进而使得其在预算进行过程中产生严重偏差。

2.2 施工计划不合理

施工计划是建筑工程实施的路线图,如果施工计划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增加工程成本。施工计划需要合理安排每个工序的时间和顺序,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增加工程成本。如果施工计划中存在优化空间但未能被充分利用,也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质量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增加工程成本。此外,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如果施工计划的安全控制不到位,也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2.3 存在施工变更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在进行施工时可能会出现众多不确定因素,引发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需要投入一定资金改善施工问题或者是重新进行施工,导致建筑施工任务较多,施工人员需要承担较大压力。一旦出现施工变更,就会引发超预算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需要花费的时间,会同时开展设计和现实施工,这就导致工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得不到体现,导致造价预算方案难以适应现实施工需要。此外,假如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也会导致施工变更。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在第一时间告知给相关部门,无法合理的进行应对,就会引发造价超预算。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策略

3.1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合理的施工计划应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施工计划应在可行性基础上制定。必须考虑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可行性和资源可用性。施工计划必须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并考虑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天气不佳等。其次,施工计划必须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必须考虑到工人、设备和材料在施工现场的安全。安全计划必须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这些风险。再次,施工计划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成本。在安排施工时间时,应优先考虑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工序,并根据材料和人力资源的可用性来合理分配时间。在考虑成本时,尽可能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后,施工计划必须考虑到人力资源和物资的需求。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工人、技术人员和设备可用,并合理规划物资和设备的采购和使用。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工程的时间和成本,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2 强化造价限额控制

通过应用造价限额控制方式,有利于降低超预算问题发生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将造价限额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加强成本管控,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合理编制项目研究方案,在施工环节,对项目研究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提升概算管理效果。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当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投资估算方案,对比分析多个备选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找出最优设计方案。另外,在图纸设计阶段,要综合概预算造价,保证图纸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中,在材料与人工方面需投入较多费用,开展市场调查,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案,妥善处理工程变更以及合同调整相关内容,并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在竣工验收阶段,需根据合同文件编制竣工决算书,并准备设计变更材料。

3.3 优化施工中造价控制的体系

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建筑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动及预算经验优化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体系为主,根据建筑工程特点与其他情况完善标准化工程造价预算体系,开展编制工作,并在建筑工程各部门中进行大力推动与严格落实,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筑工程造价评估流程主要是遵从实地勘察及制作工程图、了解建筑市场背景与原材料价格、完成建筑工程造价评估与有关部门审核造价评估内容,根据上述工程造价预算流程,建筑企业审计及监督部门需要对工程造价预算评估内容进行检查,以确保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并在审计中保证其完整性。与此同时,企业工作人员也需要注重编制工作,一旦工作人员忽视了编制工作,那么其工程预算判断不准确,会降低编制工作的整体性,导致该工程施工环节出现严重问题,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做出工程造价评估,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全面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既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又能使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的预算管理中,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项目进行预算控制,严格把控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费用。要有效地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准备工作,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准确地进行工程量核算,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柳敏敏.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3(16):66-68.

[2]高秋菊.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0):42-44.

[3]陈金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34(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