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多样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护理效果的影响

饶发馨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中心卫生院 云南华坪674803

【摘要】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9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多样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24小时及2小时空腹血糖值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24小时及2小时空腹血糖值控制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多样性护理对于糖尿病人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好,可使病人血糖值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明显更满意和认可多样性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模式;糖尿病;护理效果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该病是引发致命肾脏病的主要原因,还易导致其他慢性损害,如神经系统疾病、感染及性功能障碍等。因此,为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从多方面入手,治疗时需注意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还需进行血糖监测,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等[1]。本次就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多样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护理效果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本次研究公开透明,患者了解后自愿签署同意书。按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9例。常规组有男21例,女18例;年龄上限为76岁,下限为41岁,平均为(58.46±6.63)岁。实验组有男22例,女17例;年龄上限为75岁,下限为40岁,平均为(58.60±6.56)岁。两组基本资料完整,数据对比差距不明显(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叮嘱病人遵医嘱用药,定时检测血糖,告知注意事项及需要做的检查等。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多样性护理,如下:
1.2.1注意卫生: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病。每天洗脸、洗脚,水温不宜过高,毛巾要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要用力搓或擦脸。同时需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牙周病、口腔霉菌感染,睡前、早起刷牙,吃完饭及时漱口。
1.2.2防范糖尿病并发症: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需警惕酮症酸中毒。冬季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若出现视物模糊,则需警惕视网膜病变。平时需护足、保肢、防烂脚,避免磨破,皮肤被磨破可能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尤其是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1.2.3饮食控制:指导患者正确吃饭方式,尽量不食用热量过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坚果等,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尽量不喝稀饭、米汤等吸收较快的食品。建议患者饭后走动一下,进行适当的运动,积极的减重。
1.2.4心理护理:简单告知患者疾病详情,保持好的心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定期宣教、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应多关注和关心患者,开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朝正面进行引导,积极控制血糖[2]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记录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24小时、2小时空腹血糖值变化情况;应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包括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血糖值以(x±s)表示,满意度以(%)表示。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两组患者24小时及2小时空腹血糖值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24小时及2小时空腹血糖值控制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情况对比(X±s,mmol/L)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空腹24h血糖

空腹2h血糖

空腹24h血糖

空腹2h血糖

实验组

39

11.07±0.87

14.55±1.88

6.28±0.76

7.22±1.14

常规组

39

11.02±0.93

14.61±1.85

8.49±1.32

9.96±1.72

t

-

0.25

0.14

9.06

8.29

P

-

0.81

0.89

0.00

0.00

2.2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39/39),常规组为87.18%(34/39),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P=0.02<0.05)。

3结论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糖尿病人易受感染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脏器组织病变。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糖尿病人可能出现并发症,需给予重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甚至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因此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趋向年轻化。糖尿病患病后几乎无康复的可能,只能每天服用药物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极为关键,护理工作做得好,则疾病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小。因并发症较多,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才可有效地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全面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24小时及2小时空腹血糖值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24小时及2小时空腹血糖值控制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39/39),常规组为 87.18%(34/39),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多样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取多样性护理对于糖尿病人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好,可使病人血糖值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明显更满意和认可多样性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美香. 多样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5):725-726.

[2] 林婷婷,郑旋玲,张月宝,等. 多样性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的临床价值[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5):60-62. 

[3] 侯丽娅. 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价值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