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程黄

南京中宸筑景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文化面临认同危机、文化断裂、文化融合不足等诸多隐性困境。因此,应当树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原则,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底色,增强乡民的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文化的经济效益,推动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从乡村文化共同体、文化与旅游融合、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文化管理等层面着力,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1 新时期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

1.1 是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乡村文化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实现农村文明发展繁荣的需要。中华文明具有优质的价值观念、道德诉求与人文品质,例如家为本、和邻里等都属于人文精华的范围,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增添了精神力量,也是维系社会稳定与和谐、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应将文化自信始终贯穿于其中,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成功实现提供必要的人文保证。

1.2 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在于以新时代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方针,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路径上切实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而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以达到农业区域的产业振兴、人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等基本目标,逐步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文化作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农民的精神食粮,也是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习俗和行为习惯,加之村民的知识结构和道德观念参差不齐,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风文明”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只有在振兴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明确农村地区的价值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才能够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2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2.1 农民主体功能不足

目前农村“空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大批劳动力迁移到城市生活工作,“原有的城乡二元格局被打破,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出现松动。”其一,年轻劳动力不愿留在乡村,转移到城市生活或者就业,随着劳动力转移,消散了文化振兴的动力。其二,乡村外部的一些社会组织等主体人群参与度比较低。

2.2 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被解构的风险

一方面由于经济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传统文化架构,人们不认同当下的乡村文化,加之又出现各种新型文化和社会思潮以及缺少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导致部分农民在面对社会思潮时无法辨别和抵御。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加剧了农村主体劳动力流失,同时有些不良社会风气也被带入到乡村,有逐步代替乡村质朴文化的趋势。

3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3.1 提高农民思想觉悟,更新落后思想观念

一是充分利用道德讲堂、科学大讲堂等各类宣传文化阵地,普及公民道德规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通过道德讲堂、科学大讲堂为农民普及文化理论知识,开展“道德积分”活动,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引导农民积极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逐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修养。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政治素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一些农民开始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容易形成“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新时代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能够接受的、可以听得懂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四史”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觉悟。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净化社会风气。要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喇叭、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凝聚农民共识,进一步增强扫黑除恶的责任感,转变过去的屈从思想,变被动为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实现乡风文明、乡村和谐、邻里和睦。

3.2 建构乡村文化共同体

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应该在政策引导下,在思想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化为乡民的自觉行为,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过程逐渐推进。具体而言,可以在原乡民群体中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尊。建立文化自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产业发展彰显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乡民在收入提高的同时会自觉保护、传承其文化形式。当前,乡村的传统建筑受到市场追捧成为精品民宿后,乡民会自觉加入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中。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乡村文化研究者、新乡贤等民间力量的优势。他们参与乡村建设往往是以乡村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应该由他们来重新定义乡村文化特质,扭转乡民的观念。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开放性、连续性的系统结构,因而其建构也需要在文化基础层面构造可持续的结构化框架。

3.3 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培养农民的文明意识

一是深入实施道德建设工程,激励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在乡村,社会公德应突出爱心,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应突出孝心,尊重老人、善待父母;个人品德应突出责任,爱国守法、担当作为;职业道德应突出诚信,保障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发挥重点人物、重点群体的示范作用,引领广大农民增强道德意识、提升道德素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激励农民讲诚信、守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关乎其信誉和形象,影响其长远发展。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信用体系,净化乡村社会风气,培养农民文明道德风尚。对于诚信者,应该给予口头形式表扬、开表彰大会、颁发实物奖励引导农民树牢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农民。对于失信者,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通过金钱上的惩罚、制度上的惩罚、舆论上的惩罚,惩戒失信行为。

3.4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下,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制定一系列开展策略。首先,需要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全面评估和规划,找出乡村的特色和亮点,确定乡村旅游的主题和定位。这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其次,要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确保游客的出行和生活条件满足需求。此外,还需要建设一些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住宿和餐饮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和有特色的体验。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通过深度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推出一些具有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文化体验、农业观光、手工艺品制作等。同时,要注重与邻近地区和城市的合作,开展城乡联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性。第四,要加强乡村旅游宣传和推广。通过建立乡村旅游官方网站、使用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乡村旅游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

4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必定会带动经济的繁荣,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近几年来,我党和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宣传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事业。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各地政府还需要勇于面对自身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以满足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袁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J].国际公关,2022(21):19-21.

[2]田璐.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指向、实现困境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6):147-149+178.

[3]李敬.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全面振兴的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2(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