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被调查者心理的敏感型问卷调查优化方向

/ 2

浅谈基于被调查者心理的敏感型问卷调查优化方向

沈湘杰1 许艺贞2

1福建省漳州市烟草专卖局 福建省漳州市 363020

2漳州市龙海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省漳州市 363199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调查问卷在各行业的调研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决定了问卷调查工作是否能作为调查者开出有效“诊断书”的关键。而敏感型问卷基于调查内容的特殊性、敏感性,其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往往容易在各种主客体、内外因的影响下造成反馈偏误。本文将站在被调查者的角度以其较为普遍的心理活动为出发点,以进一步提升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落脚点,浅谈敏感型问卷调查的模式优化方向。

1 引言

问卷调查从19世纪起源至今,已然成为单位、企业、个人开展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而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也成为了调查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如何保障敏感型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更是能否顺利开展调查的关键点和难点。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的著名公式“B=f(P,E)”表明,个人、行为和个人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作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所以本文将针对敏感型调查问卷工作中的多种情境下,人的不同心理反应及反馈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2 敏感型问卷的概念及运用现状

2.1 敏感型问卷的概念

敏感型问卷是指在问卷的前言、正文、结束语等环节中涉及的字词、话题、选项会使被调查者在主观意识上出现非自然状态心理反应的问卷。

敏感型问卷的定义标准并非绝对或固定的,而是相对被调查者的反应程度而言。当调查问卷使被调查者在思维、认知、情绪、态度上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异常心理反应,即可将其归纳为敏感型问卷。

2.2 敏感型问卷的运用现状

敏感型问卷一般运用于单位或公司战略部署、重大决策、人事调整、薪金酬劳、奖惩机制等内容的现状摸底、问题调查或发展探索工作当中。大多数情况下,调查者更希望通过敏感型问卷得到被调查者客观、如实的负面反馈。因为负面反馈内容包含的信息往往是关键的、不易察觉的或对调查者有重大参考价值的。但由于敏感型问卷涉及的内容与被调查者或第三方存在利益关系,被调查者在进行问卷反馈时往往受单位或公司的文化氛围、自身的认知和性格、他人的言行举止、反馈环境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难以根据主观意愿与客观判断作出真实有效的反馈。

3 心理原因分析

被调查者作出非主观意愿反馈一般分为敷衍型反馈、受限型反馈和逃避型反馈。每种反馈类型均与被调查者的心理反应息息相关。

3.1 “不值得定律”心理——敷衍型反馈

“不值得定律”是指一个人如果从事自己认为不值得做的工作,往往会保持敷衍了事的态度。例如被调查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审前问卷调查只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工作,便会对问卷调查敷衍反馈;又如青年干部在座谈会上根据开放式问卷提纲发表观点。青年干部理应是思想开阔、发言踊跃的群体,但在“多说无益”和“多说多错”的双重心理压力下,选择“避重就轻”或“闭口不谈”。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份调查问卷的选项之间也会引起被调查者“不值得定律”心理的产生。例如被调查者在半封闭式题目(同一题目的选项由若干封闭式选项和开放式选项组成)中,已在封闭式选项中作出选择后,可能会产生“不值得再继续思考该项内容”的心理反应,从而停止对开放式选项的思考。

“不值得定律”是被调查者在敏感型问卷调查中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它主要是受被调查者自身情绪、性格、认知等内部因素影响,进而促使被调查者产生敷衍型反馈行为。

3.2 “干扰效应”——受限型反馈

干扰效应是指同时思考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时,思考的过程会变得比较慢,结果准确性也会降低。例如被调查者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接到另一项紧急任务,此时被调查者既想开始紧急任务又想结束问卷调查,从而引发被调查者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紧急任务上,导致对调查问卷作出快速反馈或中断反馈;又如巡视巡察问卷提到的一个问题“单位一把手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上,是否存在贪污侵占、截留挪用、骗取套取、雁过拔毛等情况”。其中“雁过拔毛”一词如果超出被调查者的认知范围,那被调查将陷入“两难困境”,即一方面对该词语认知不足难以进行正常反馈,另一方面又无法通过其他有效途径得到对该词语的正确理解,往往导致被调查者选择忽略该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而直接作出反馈。

“干扰效应”是被调查者在敏感型问卷调查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心理反应,它主要是受非被调查人员内部因素的影响,进而促使被调查者产生受限型反馈行为。“干扰效应”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被调查者自身内部感知影响,但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是决定性或关键性的。

4 敏感型问卷调查优化方向

4.1 问卷调查数字化

问卷调查数字化不仅仅是指使用网络问卷对被调查者开展调查,还包括调查者前期对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后期对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问卷调查将逐渐取代传统纸质问卷调查,不仅因为网络问卷调查更具操作灵活、成本节省、调查范围广等优势,更因为它能通过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更多传统纸质问卷调查难以实现的功能。所以问卷调查数字化是未来问卷调查工作的发展方向。

问卷调查数字化是本文谈及的优化方向的基础性功能,其他功能须建立在数字化功能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较好地实现。

4.2 虚拟ID

目前社会上的大部分网络问卷调查是通过网络通讯软件(微信、QQ、邮箱)、自媒体软件(抖音、QQ音乐等)、网络页面、电子办公平台等网络平台开展的。由于每个被调查者在网络平台上的ID具有独特性或识别性,所以被调查者使用与自己身份相关联的ID进行敏感型问卷反馈时,就会有所顾忌。设立临时虚拟ID供被调查者使用,即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前选择虚拟ID登录进行问卷填写,可提升其自主表达意愿。

4.3 释义提醒

调查人员设计网络问卷时,通过对问卷内容的梳理,运用信息技术在难懂、生僻或存在歧义的词语或语句上添加注释或说明。被调查者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浏览内容时不会看到该注释或说明,但需要时可通过手动点击词语或语句观看到相应解析。该项优化功能参考心理咨询技能的“释义技术”,即心理咨询师根据需求意向,对某些最具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将其反馈给求助者,从而加强求助者理解、达到促进沟通的效果。

4.4 进程自主控制

被调查者在问卷调查的有效期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中断并保存现有问卷反馈进度,等问卷反馈条件重新成熟时,可载入之前保存的问卷进程继续反馈。如此便可防止被调查者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调查中断或调查结果流失。此项优化功能适用于调查内容较多或需要长时间思考的问卷调查。

5 结束语

调查者在着力于提升敏感型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之前,应遵循以下两点规则:一是端正“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态度。虽然使用上述优化功能会增加时间、人力等成本,但调查者须清楚,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是问卷结果分析使用的首要条件。如果只为追求调查速度,而忽视对敏感型问卷调查工作的优化,则调查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二是把握“随机应变”的方式。即调查者应结合调查需求、调查时限、调查成本等因素选择单独或组合使用相关优化功能,确保调查工作质量与效率兼得。

参考文献

[1] 丁天浩. 浅析“心理干扰”对内审问卷结果的影响——由战“疫”引发的思考[J] . 经济管理文摘,2020,3:45-46.

[2] 周庆元,陈海龙. 统计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心理倾向规律及应用[J] . 统计与决策,2018,3:34-38.

[3] 胡顺奇,公维丽. 心理因素对问卷调查的影响——统计实践教学探讨[J] . 统计与决策,2021,2:59-61.

[4] 郭念锋. 心理咨询基础培训教材[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