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谷辉道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第四小学

摘要: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的幸福感增强才能实现快乐的教育过程,学生学的才会更加快乐。在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背景下,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点多在学生身上,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感缺乏关注。基于此,本文从教师角度考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因素,对改进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来源;改进意见

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保持自己的快乐,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快乐教育,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快乐学习。教师开心,学生也更开心。作为一个教师,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选择了这一份光荣的事业,能够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敬重的教师。教师群体是一个工作繁重的群体,面对教育改革要潜心钻研,不断理解教育的本质,时刻为自己的学生着想。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寻快乐的源泉,是保障教师对教育这份事业初心的根本,只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了,教师才有坚定的信心与恒心,教育事业才会长盛久衰。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

(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的快乐来源

教育是一项立足于生命、服务于生命、促进于生命成长的长期事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还源于学生、来源于学校、家长及自己的感受[1]。教师这个行业的独特性就是每天都要与正在成长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它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见证、影响和推动力量。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培养他们情感、守护他们心灵、支撑他们意志、塑造他们人格的导师。做老师的最大乐趣,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在不断地成长,经历着学生自己所不能企及的进步,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陶行知曾经说过:“老师之成功,在于培养可敬之人;老师之快乐,在于培养可敬之人。”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快乐就是他的学生能够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在道德上得到成长、在个性上得到发展、在世界上得到发展。

(二)自身的职业成长是教师的快乐来源

陶行知曾经说过:“作为教师,要日日学习,日日受教,方能有教学之乐,无教学之苦。”教师的专业成长,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经过专业培训,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具备职业自主性,并逐渐提升职业道德和教育质量,成为教育专业人才的发展过程。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去创造和享受快乐。它不仅是指教师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是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是指教师自身的发展能够为人带来幸福。

(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教师的快乐来源

快乐是一种主观情感,教师的职业快乐要有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范围,而快乐与否,要看他们是否从事过教育研究工作,有没有建立过“教师即研究者”的职业发展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思考。在教学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深刻去感受教学中进行理论学习与总结的重要意义。时常去反思:我的教学有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做?事情办妥了没有?当完成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教研成果才会不断丰富,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就会提高。在授课之余,撰写的各类学术论文、各类的教学个案,能够吸引他人的关注也是颇有成就感的。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措施

学校重视教学,教学工作要靠老师来完成。没有教师,教育就无法发展。当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较低,有的人常常在感叹,教育愈来愈难,当老师愈来愈难。过度细致的管理,较大的心理压力,较少的社会支持,单一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生活周期,都会对教师的职业幸福产生影响。这些问题给教师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丧失了耐性,降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不能以损害老师的利益为代价,而是要让老师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每天的早出晚归使身心疲惫,职业倦怠产生[2]。只要一个老师能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就能使学生在“快乐教学”中获得“快乐学习”因此,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注是必然的。

(一)提高教师保障水平,优化劳动保障体系。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就要持续改善其工作环境。唯有如此,老师们才会有安全感,老师们才会安心地工作。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每年都增加经费,从各个方面筹措经费,使教师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为教职工配备了冬天取暖和夏天降温的空调。在食堂实行托管的学校要求托管单位为老师提供自助餐,不管老师是先来还是后来,都要有热饭和热菜,让老师有家有家的感觉。每个学期,学校都组织一次“最美办公室”的评选活动,并设置奖励,让老师们亲自动手,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创造一个温暖的工作氛围。

(二)要持续优化社会环境,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水平

教师的快乐来自于社会对教育的认同和对专业的尊重。要大力促进尊师爱教的风气,要对优秀的老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给教育注入新的力量,给老师们加油打气。领导们要到教堂去看望老师和学生,并向他们表示慰问。教师节庆典要盛大热烈,教堂要办好事情,拨出钱来,按计划进行;负责教学计划的实施,并为老师提供帮助。重视教学,重视教师地位。唯有社会风气好转,老师们才会有尊严,才会有价值。以教育为基础的骄傲与目标,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三)以民主化的方式加强教师管理

教师参与管理,凝聚人心,实行民主管理,这就是对老师的尊重。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班级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保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3]。正确地运用管理技巧,可以提高他们的快乐程度,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动力。一是要遵循公平的原则,学校要按照规定来办,学校要按照规定来管理,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那些工作做得好,取得好成绩的老师,给予他们应得的尊重;第二,要坚持开放性的人事制度,要做到人员晋升、考核、财务等方面的透明;最后,要搭建各种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价值和业绩,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设立教师奖项,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市级名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楷模”,“优秀教师”“教育专家”“教育界的新星”“市级优质课程”等等。利用多种升迁方式,能让教师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升其幸福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四)强化人本关怀,推动教师发展

领导要有同情心,体谅老师的难处,实现对老师的人性化关怀。时刻牢记教师的冷暖,为教师所思,为教师所忧,到家中拜访每一位教师,为家中的每一位教师提供帮助。利用各种会议、公告栏、互联网+、QQ群、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表达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常常将一些教育思想、方法、生活方面的心得告诉大家,并且要时刻关注教师的朋友圈,给予他们关注、理解或者是点赞。与此同时,还将利用这些平台,对优秀的工作实践、先进事迹的优秀成果、优秀作品和主题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使他们得到家长、学生、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得到大众的称赞,感受到职业的快乐。比如,给老师过生日的老师送花、送蛋糕、举办家长会、扶持老师的孩子成长、组织老师的参观考察等;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让老师们积极地参加,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心态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状态。引导老师们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科学健康的人生态度,一种高雅的人生态度。

、结束语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要不断地提高其工作条件,提高其各项福利待遇,尤其要使其获得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教育使这个国家繁荣昌盛,身为其成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任务,我们要携手共进,共享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亚兰. "莫让幸福成空谈——浅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 29(2019):1.

[2]张晓玲;邓世莹;.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C]//2018.

[3]鲁才山.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有效策略[J].散文百家,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