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对策研究

蒋雯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策略。近年来,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于都教学;以提问促思维发展;对策

引言

本文深入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并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一策略。要充分发挥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的潜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和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优势

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尊重、理解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对文本和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对策

2.1 精心设计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便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紧密围绕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本的难度来调整,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确保学生在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问题的难度,提高思考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不同角度的问题,包括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人物性格、探讨表现手法等,从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可以采用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小组内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积极性[3]

2.2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便按照难度层次来组织教学。可以将文本中的难点拆分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可以帮助学生逐步适应问题的难度,提高思考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提问序列。这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创设情境,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调整问题的难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观点。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思考能力。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以免影响他们的思考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提高思考能力。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4]

2.3 关注学生回答

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便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过程。这有助于教师确定下一步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肯定他们的思考,同时也要指出回答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答案,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调整教学的难度和进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教师应对学生保持耐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以免影响他们的思考质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引导。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观点。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自己在关注学生回答方面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关注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5]

2.4 提倡合作学习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成员在能力上应具有互补性,以确保每组都能充分参与讨论和活动。教师应针对阅读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包括讨论问题、分析文本、角色扮演等,要求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应传授一些有效的合作技能,如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尊重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效果。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的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监控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应确保小组内的成员都能够充分参与讨论,避免个别学生主导整个小组的情况。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小组的成果和观点。这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思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小组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可以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每个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优缺点,不断改进合作技能。通过提倡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合作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运用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何红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的有效路径探究[C].//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21:1-3.

[2]廖晓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4):103-104.

[3]薛艳.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7):10-11.

[4]李卫青.用问题驱动,促思维发展——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22(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