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万年古城--杰里科之史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3

探究万年古城--杰里科之史实

作者:李润玫 邱尹泽

单位: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 来自约旦河口西北的杰里科城有“世界肚脐”之称。从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2300年,这里的居民由狩猎转至务农,长期发展进入新石器时代,到后来使用陶器,根据研究发现,杰里科城的历史超过<<圣经>>所记载的时间,可能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从这里发现的遗址和出土的石器展现不同时期的杰里科,在游牧文化和城镇文化中转换,在考古学家挖掘中,遗迹的出现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城市的风貌,凭借着深厚历史人文价值和独特的遗迹,本文从杰里科的历史起源,杰里科的历史起源,杰里科的重要历史文化发掘和影响等方面探析杰里科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杰里科 万年古城 历史遗迹 文化起源

位于死海附近的约旦河河谷的古城,杰里科,它是全球最古老的城市,它的历史追究探索到中石器时代,当时的猎人一族来到了这里,繁衍生息,扩大杰里科的发展,它的海拔仅50千米,比海平面还要低233米,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依靠古迹景点作为收入来源,因此文化底蕴深厚,探索其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一、万年古城杰里科历史起源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早已开启,其中包括当时的利凡特(现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等地区),安那托利亚(现在土耳其地区)和扎格罗斯山脉的边缘,这些地方被称作新月,它们成为了西亚农业文明的起源之地。

这一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冬季雨水量充沛,这里的动物很容易饲养,野生谷物更适合种植。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这里的文化发展相当成熟,出现了农畜养殖区。后来,它一直持续到公元前9000年,进入了原始的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也开始萌芽。

前陶新石时期(公元前8000年~7000年)这里面貌开始变化,居民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而且已经种植了小麦、扁豆和豌豆等,这个时期的杰里科城,被发现用土坯砌筑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石砌围墙濠沟和镃望塔。

公元前7000年,西亚等地区进入发达的新石器时期。因为当时条件的原因火候极低,土器是最早陶器,之后变化为厚胎的素面灰褐陶,再之后出现彩陶,样式改为多间式、平顶(公元前6000~前5000年) 。此时,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地方引入了灌溉农业。当铜和石头一起使用时,一些遗址发现了青铜制品,房屋也发生巨大变化,风格改为多开间平顶(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那时,杰里科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个由几个圆形石屋组成的村落。这些石屋有着精致的装饰和家具,甚至有着复杂的排水系统。杰里科最早的居民主要以农业和狩猎为生,也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

杰里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持续存在的定居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杰里科位于约旦河谷地带,海拔低于海平面2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低洼的城市之一。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形,杰里科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充足的水源,形成了一个肥沃而美丽的绿洲。杰里科因此也被称为“月亮之城”,因为它在夜晚闪耀着银色的光芒。

此外城中还有一座高塔,建筑年代同样在公元前8000前左右,这座高塔呈锥形,底部直径9米,墙壁厚达1米以上,高度因为塔身早已损毁无法确知。在塔的内部,有楼梯可通往塔顶。这个高塔具体的用途有人猜测是宗教仪式用途,但塔内并未发现相关物品或墓葬之类,所以更多人认为这是一座瞭望塔,用来警戒敌人或洪水;在遗址的最底层,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当时居民们用来祭祀泉水的寺庙建筑遗址。

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考古学家在杰里科发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据考古表明,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方法,他们大多居住在竖穴房屋里,具有游牧民族趋势。

    后来,人们发现居民们在岩石中挖掘坟墓,埋葬老人,在他们死后,许多人举行了共同的埋葬仪式,甚至发现人们建造了城墙,这说明这时的杰里科再度兴盛起来(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 1900年左右,叙利亚民族占据了这座城市,重新建立杰里科城,杰里科进入中期青铜时代,而在公元1560年前后,这座古城被埃及的喜克索斯人攻入,城市毁于大火中,这时杰里科最繁荣的时期也拉下帷幕。

二、万年古城杰里科历史文化

杰里科(耶利哥)的本意是“月亮城”和“香料城”。研究分析当时的杰里科居民可能是崇拜月亮,所以古城名字由此出现。大量文物已然证明当地为人类最早定居点之一,也是最早建造城墙和防御工事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 9600 年左右,夏天的干旱画上句号。重新开始的降雨补给了从巴勒斯坦山间流过的溪流,约旦河开始泛滥。新的一年一度的洪水将厚厚的肥沃土壤带到河谷各地;泉水重获生机,滋润着土地。作物生机勃勃,很可能取代无人照料的野生植物,成为食物的主要来源。晚期纳图夫人延长了停驻的时间,直到历史重演,早期纳图夫人青睐的定居村落生活在远离地中海林地的地方获得重生。

杰里科就这样建立,那里的居民成了农民。考古工作者在当时发现不少于 50 座屋子——有的围绕供大家族使用的院子而建,有的孑然而立,或者在偏僻处凑在一起。屋子内外都有火炉,小路上弥漫着浓烈的柴火烟雾。人们坐在院子里,有的编织着毯子和篮子,有的在交换消息、制定明天的计划。公元前 9600 年,可能有超过 500 人生活在杰里科——完全自给自足的人群同时生活在同一地点,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几百年后,杰里科已经变得更大,有超过 70 座房屋,人口可能达到 1000。又有大量的周边林地被清理,大片土地成为耕地。许多最初的房屋已经坍塌,或者被故意推倒,以便在废墟上建造新的。但村子的最大变化在于,朝向巴勒斯坦山地的村子西面已经被一堵高大的石墙封闭,墙内还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圆塔。

约前2600年~前1900年因为游牧民族进入,这座城市的生活从中断到重新复兴为城镇.根据该遗址的规模,可以推断大约有2000名居民。公元前7千年中期开始,从公元前6千年初到公元前3千年,石器上出现了细长的石刀,房屋由砖制成,呈现方形。一些建筑布局甚至呈现出对称的形状,女神像出土于文物中,这些文物被认为是一座寺庙,直到青铜时代才被废弃。

人类在杰里科的生活延续至今。一代代后人建起房屋、仓库和圣所,将最早的村子埋没;他们使用陶器和青铜,被《旧约》载入史册。就这样,苏丹泉旁出现了一个巨丘,长 250 米,高度超过10米.巨丘由倒塌的泥砖墙、层层堆垒的房屋地基和垃圾堆组成;除了人类垃圾,巨丘中还包含着 1 万年人类历史中的失传物品和隐藏墓葬。 ‎

据《圣经》记载,杰里科是以色列人进而南后攻下的第一座城市,以色列人在征服这座城市后,导致杰里科受到重创,一度遭到毁灭,而到拜占庭时期,公元一世纪古城再次崛起,成为重要的基督教中心,罗马人在杰里科市郊修建了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巴勒斯坦,杰里科一度成为阿拉伯军队的屯兵之地.伊斯兰教初期,杰里科农业已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到阿拉伯帝国时期,发展成为规模很大的穆斯林聚居点和农业中心,盛产的椰枣,甘蔗,香蕉、桔子、靛青、香料等家作物源源不断地供应阿拉伯半岛其他地方,楼马亚朝的统治者在这里修建起辉煌的希沙姆宫殿.后毁于地震,但从它遗留的土黄色石柱、石墙和由桔树、飞禽、羚羊组成的精美马赛克镶嵌画铺就的地面,仍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

杰里科被萨拉丁摧毁在十字军时代;之后是战争时代1949年,杰里科城归属约旦,附近建立了两大阿拉伯难民营;1967年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这座古城;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色列在华盛顿签定了加沙、杰里科;之后1994年5月签定了先行自治协议的执行协议,最终杰里科从以色列占领下得到了解放。

在杰里科还有三大习俗文化,其一是特殊的棕榈油提取工艺;人们可以通过煮沸,压碎和挤压的过程从棕榈浆中获得粗棕榈油和棕榈淀粉,同时,在压碎过程中,分离出棕榈果,将其压碎并除去壳后,挤压剩余的坚果,在里面放置棕榈仁油和棕榈仁淀粉。其二是添加了椰枣和棕榈树液的咖啡;它制作工艺繁杂至极,从原材料备选到制作再最终出炉,必须经过37道缺一不可的工序.第三个是饮食习俗,在挖掘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烤炉,大致推测可能有7000-8000年历史,加上根据壁画资料与世代相传的工艺所作出的样品进行简单比对,可以发现现代杰里科人制作的烤饼几乎传承了古老的手艺,但是在原材料方面有所更改,比如很久之前是没有芝麻的,所以人们将土豆及肉类裹入其中翻烤或者把当地的棕榈树果研磨成分洒在粗粮上烘烤。

三、古城杰里科遗迹发掘

19世纪,在奥斯曼帝国逐渐衰弱后,旅行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开始进入黎凡特地区进行探险及调查活动。其中,1838年美国人爱德华·鲁滨逊的旅行考察活动,引起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他一口气识别出100多个古代遗址;随后,到了19世纪50—60年代,英国与法国的考古学家开始陆续进入该地区进行考古挖掘.

1867年—1868 年,英国人查尔斯·沃伦率领皇家工兵部队,对耶路撒冷的地下通道进行了考察,这应属最早的地下考察工作;到19世纪90年,英国巴勒斯坦考察基金会请考古专家弗林德斯·皮特里到耶路撒冷,在对有多重文化叠压层的土墩——埃尔—亥西土墩的6周发掘下,运用地层学方法绘制出遗址的各个断面,为巴勒斯坦考古制定了一个年表,也为以后的考古工作创造了现成的参照年表,美国人弗里德里希·布利斯则对年表进行了修正。

之后进入20世纪后,欧洲其他国家开始认识到黎凡特地区考古的重要性,对这一地区的考古开始逐渐成为热点,美国人乔治·赖斯纳对曾经的以色列王国首都撒玛利亚的发掘,以及奥地利人恩斯·塞林带领维也纳科学院对杰里科城的发掘,拉开了正式对黎凡特地区遗址发掘的序幕。

考古学家在城池旁共挖掘出22个定居点,历史最久的超过1.1万年,同时发现三十多个近万年历史的石塔与修道院,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防护墙遗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全球最古老城市”的名义,全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文化遗产和古迹的重要性及影响

杰里科城从建立直至扩大,丰富的遗迹文化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因为当时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对周围地区影响很大,第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在欧洲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克里特岛,希腊本土都出现存在前陶新石器文化,之后当陶器出现,欧洲南部又发现了印纹陶文化;第二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从早期有陶新石器阶段,北非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不断划分为:地中海新石器文化,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萨传统的新石器文化。

杰里科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而杰里科城旅游点很多,所以旅游是杰里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景点除了古城遗迹之外,还有圣经中提到的“当地领导者等待耶稣路过的棕榈树”,希律王的宫殿,纳兰大教堂,以及约旦风格的悬崖修道院等建筑。

杰里科建城历史悠久,古迹藏品众多,传统习俗也流传至今,这些独特的文化都有力的推动了旅行的发展,历史里程碑为各路文化与思想碰撞提供了茁壮发展的土壤,带动国家间旅游的热潮,有效传播景区文化和精神。

五、结束语

基督教主耶稣说起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从耶路撒冷下杰里科(Jericho)去”,是因为杰里科有着特殊地理位置,与耶路撒冷的高度落差1000多米,但西距耶路撒冷38公里,南距死海6公里,低于海平面233米,在约旦河西面7公里处的河谷中,更是在连接约旦河东西两岸的侯赛因大桥附近(相差不过8公里),有着重要战略地位;杰里科市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数量近1.6人,但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人们因为这片土地蕴藏的历史沉积来到这座城市,探寻遗址,曾经的辉煌虽然被时光的风霜无情地消磨,只剩下片废墟,但是在泥土与岩壁间,看到许多时期的不同遗迹,它们来自几千年之前住在山地上面的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古老城市悠久的文化底蕴,而如今重新回到巴勒斯坦的杰里科,积极根据自身优势寻求方向,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孙燕,刘大军.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J]. 百科知识.2007

[2]史蒂文·米森.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M].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

[3]黄培沼.万年古城一一杰里科.[J].阿拉伯世界

[4]彭龄,章谊.芳香之地——杰里科.[J].阿拉伯世界

[5]吴保罗.世界最低的城市——杰里科.[J].天风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润玫 (2001.6--)女. 汉族. 青海西宁人. 主要从事阿拉伯语学习与研究工作。

第二作者:邱尹泽 (2002.6--),女,汉族,河北廊坊人,学生,主要从事阿拉伯语学习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