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采矿工程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与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探析采矿工程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与措施

史萍

身份证号:152723198311280024

摘要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井地质环境的现状评估就是对矿井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它的具体内容有:对矿井中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时间、表现特征、分布、诱发因素、危害对象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对由于开采而引起的对地下含水层造成的冲击和损害进行评估。对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造成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并对矿山内部开采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影响和损害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确保在矿产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以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采矿工程;地质环境;问题;应对措施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大小小的矿山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导致了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越来越快,但由于好多企业开采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粗放式过度开采,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的乱采乱挖,致使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然而,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规范开采不仅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还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把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摆在首位,不但要从思想上改变观念,而且要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1采矿工程概述

填充技术和地下矿井施工技术是采矿工程施工涉及较多的技术。采用充填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开采,能有效地缓解采空区的应力状态。常规的填充物是石头,而目前的填充物是一种糊状物。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很高,危险性也很小,但在使用之后,地面会发生塌陷。地下矿井施工技术主要针对深部矿山作业,该技术工作环境极为复杂,风险系数很高,需要有效控制瓦斯、通风、地质等因素的影响。矿井的采矿技术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矿井的实际调查,发现矿井的地质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在进行开采工作的时候,技术人员要从开采现场着手,对开采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避免出现煤气排放、爆炸等安全事故,从而有效地完成整个开采工作。在矿山开采中,有开采、开挖、排水等多个环节。虽然每一个部件都有其独立的作用,但是它们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矿山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消除,将对进入矿山施工现场的全体工人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工作,才能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如果采矿工程安全管控不到位,会影响开采效率,让能源供应更加紧张。相关单位应在科技和资金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完善项目开采方法,提高开采质量。

2采矿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1造成地形地貌破坏

露天采矿是指在地面上进行,使矿区上部和周边的表土和植被从岩石中分离出来,对原来的土壤和植被造成了一定的损害。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废弃岩石和废料,这些岩石和废料对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埋深大的急倾岩体经采掘后可形成不同深度的凹式露天矿,埋深小的缓倾岩体及水平岩体经采掘后可构成凹式空地矿。这些因素导致了矿山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严重地影响到了矿山的生态环境。

2.2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

地面水源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地面水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地面水源质量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对那些污染物会流入海洋表层水体进行识别,对于处理海洋污染至关重要。地下水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水资源,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预防和治理地下水的污染,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监测。氨氮指标比较高,亚硝酸盐指标也很高,单项污染指标中浑浊度比较高,浑浊度比较高,可能是悬浮物质和含氮较高的物质进入引起的污染。

2.3引发地质灾害

对原本已经稳定的地质环境进行挖掘,从而引起了地质情况的变化。因为这些因素,岩石和土层都会受到不同应力的影响。再加上很多公司都是以粗放型的形式进行过度开采,采矿废料会被胡乱堆放,再加上风沙和雨水的影响,这就会导致露天采矿很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些现象都与露天采矿方法的不恰当,对地质平衡产生了影响。

3采矿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措施

3.1增加耕地面积,提升土地应用率

提高土地复垦能力是矿区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关闭矿井后,在已被平缓的矿井上,铺上适当的高质量土壤,使其成为耕地。这样既能提高矿区的使用效率,又能提高矿区居民和采矿工人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矿区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对开采中的废渣、废石所占用的土地进行清理,将开采中的废石、废渣就地掩埋,由压路机进行碾压,通过挖填结合的方式,由推土机进行平整,然后在其上覆盖适宜于耕地的土壤,并与周边的排水系统相连,完成了土地的复垦。

3.2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对于矿山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工作,要把防控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在整个采矿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施工进度,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与开采计划进行深度的结合,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进行修复和无法挽回的破坏,要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治理恢复的针对性,可以采用分层级、分区域治理的方法,比如将治理区域划分成重点治理区域、次重点治理区域和一般治理区域。在这些区域中,重点治理区域以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重点,次重点治理区域则是以环境为重点。在这些区域中,一般治理区域的环境受到开采的影响比较小,而且人烟稀少,植被覆盖率也比较完好,所以只需要持续维持就可以了,并做好勘探工作。

3.3从根源分析环境破坏原因,加强防治工作

因各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且周围的水文条件和地壳运动具有较大的差别,加之采掘过程的持续进行,致使各区域的地质灾害频发,并经常发生。因此,在今后的管理和发展中,要预先制订出预防的对策,对地质环境进行管理,使其得到规范化,从而从根本上将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给彻底地解决掉。

3.4合理处理采空区问题,避免安全风险

在采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形成采空区,这些地方的地质非常薄弱,如果有什么东西在上面施加压力,很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从而造成地面的龟裂。若遇上雷雨等暴风雨的气候,则会引起相应的地质环境坍塌、沉降、土壤侵蚀、地质构造层遭到破坏。因此,对于此类地质灾害,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并将矿区采空区进行适当的充填,从而防止由于土壤侵蚀而造成的危险和意外。对已发生坍塌和裂隙的地段,可事先立好警示标志,进行修补,并做好防渗漏的准备工作。

结语

当前,我国露天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开展矿区地质环境分析和治理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在开采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矿区的地质环境,降低开采对环境的损害,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以上所述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矿井地质灾害的发生,让矿井的地质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将地质环境的监控工作做得更好,要做到对矿井中出现的灾害进行快速反应,运用多种方法来对矿井中的生态进行治理和修复,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环境,从而达到长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帆,秦福锋,冯英明,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1,43(4):23-29,36.

[2]韩长云.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影响[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192-193.

[3]舒顺平,舒仲强,何登华.上饶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防治建议[J].中国钨业,2019,34(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