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讨

任裕广

佛山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佛山市528000

摘要:调度指挥对于地铁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涉及各个部分的协调,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可靠。为了确保地铁的顺利、安全、可靠的运行,我们必须不断深入探索,并采取有力的技术手段来改善和优化这一过程。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各位专业人员需要清楚了解每项任务的重点,包括调度指挥、应急处置、施工组织等,同时根据当前的状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其影响。为了更好的保障公众的出行,我们应该首先清楚定义关键的管控因素,然后严格执行标准,并努力培养调度人员的专业知识。此外,我们应该根据当前的情况,加强对调度指挥的安全管理,并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一个有效的运营调度指挥体系,以期达到推动公共交通的安全稳定。

1地铁行车调度工作

地铁的调度指挥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来完成。当乘坐者乘坐地铁时,值班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交通状态来决策,包括人口密集区域、交通拥堵区域以及其他特殊因素。这些决策需要经过专业的人士的审核,最终确定最佳的操纵方案。值班主任担当着重要的领导角色,他们需要对电力、交通和维护方面的操作提供指引。他们需要按照工作流程的要求,及时下达调度命令,同时要对行驶途中的各种情况加强监督,确保安全、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2影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的因素

2.1调度应急体系不健全

与传统的公共公交、铁路以及民用航空运输方式相比,地铁拥有更加舒适、快捷、准点的运营特点,而且安全性更强,然而,由于我国地铁的开始时间比较早,目前的运营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缺少可供借鉴的标准,以及统一的操作流程,这就给地铁的运营带来了诸多困难,比如无法及时处理突发的事故、紧急状态,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困难,而且大部分地铁线路为地下隧道结构,出现应急情况时在有限空间内开展救援不便,从而大大影响了地铁应急事件的处置效率。

2.2调度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地铁系统中专业众多,决策者及管理人员不可能各专业都精通,他们或多或少的缺少非本专业的业务知识以及安全技巧,导致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往往难以迅速做出最优的决策,特别是在现场的指挥控制方面,由于现场场面混乱、人数众多等问题,从而导致地铁的应急处置效率不够,同时也给乘客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以保障乘客的乘坐安全。

2.3调度人员经验不够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地铁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各大地铁运营倾向于成熟,但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还是短缺,行车调度员部分从业者缺乏一线现场的工作经验,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安全意识方面,许多地铁的行车调度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及技术支持机制,对地铁运营的安全、有序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运营组织中存在不确定因素。

3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3.1行车调度岗位工作流程缺乏优化创新

当前,尽管一些行车调度指挥的实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由于缺少对岗位职责的深入探讨,以及被国内早期开通地铁城市的运营模式和传统思维影响,导致了这一领域的创新优化思路受限,从而阻碍了地铁行车指挥的改进。由于某些行车调度岗位的工作流程设计未能充分考虑现场可操作性,特别是没能充分考虑可能会事件的次生影响,会影响行车安全及质量的多种因素,从而使得在故障判断、抢修和应急处置的流程上,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阻碍了快速恢复地铁正常运营的组织。

3.2故障分级报送管理措施不够完善

尽管目前的一些地铁运营管理方案已经尝试着从多个角度探索和完善,并且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及信息报送的重要性,但是却没能够深入挖掘出故障分级报告的潜力,特别是没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评估和识别可能会影响故障分级报送的因素,从而使得行车调度的调整思路及处置方向发生偏差,也使得故障报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从而使得整个应急体系出现处置方向的错误。由于行车调度缺少第一时间对事故/事件现场具体情况的全面了解,特别是针对可能会产生人生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地铁运营的“安全第一”原则。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各行车关键岗位之间的沟通机制,另外一方面则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的加入,如现场的实时监控画面及工作人员对现场的补充照片、视频等传输至控制中心,便于第一时间让行车调度及地铁运营决策机构了解现场,作出最快最准的处置决定。

3.3行车调度工作流程标准化执行不到位

根据对新运营的地铁公司行车调度岗位工作调研,我们发现,新的地铁运营公司调度员基本为其他地铁公司有同岗位经营人员,尽管新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及安全管理措施,但他们的工作方式或方法任然会采用原单位但不适宜当下的情况出现。此外,在出现同一种情况时,不同的行车调度员有不同的处置方式,因此同一个事情而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4提高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4.1完善调度应急指挥体系

通过构建一个先进的、有效的调度应急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减少其影响。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地铁运营调度应急体系的监督,确立和执行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确立和执行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对所有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地铁公司应与政府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防灾、减灾联动体系,如:与公安部门联动排查违禁品、反恐等;与市应急办及气象部门联动,防范自然灾害等等。初期的发展阶段,运营公司应该从先进的经验教训出发,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构筑出符合本地特色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为本地的轨道交通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运营期,地铁公司应成立专门的应急指挥机构,提高运营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效率,有效降低事故/事件带来的影响。

 4.2优化行车调度工作流程

根据目前各大地铁的信息化手段陆续开发,各类辅助系统逐步取代行车调度在传统地铁运作过程中的格内安全把控手段,如:现在大多数地铁运作过程中均有“施工系统”的辅助,有效减少了人车冲突、人电冲突等安全事件出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目前既有系统的参与程度,减少或优化掉行车调度在传统地铁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繁琐或已没必要存在的流程或环节,让行车调度员更专注的监控设备,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各项工作中的安全预想及安全把控。

4.3提高调度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促进调度员的经验积累及业务成长,从而使他们具备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应该着力于实际操作、处置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以实操演练、案例复盘及处置探讨等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辅,组织各调度员之间及各专业部门之间的事故处置模拟演练,及能提高各专业之间的联动能力,同时又锻炼了调度员的应急组织能力,也检验了各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通过上述的培训、演练经验积累,能有效提高调度员专业素质,从而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有序。

5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及发展,各类辅助系统的推广上行,逐渐改变了调度员在传统地铁运营中的各项流程及工作方式、方法,同时新的运作模式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对调度员的各项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调度指挥工作也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改变及乘客的需求来优化其的运作流程,降低事故/事件概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确保地铁运营长运久安。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6):114-115.

[2]朱峰,王真,孟凯等.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科技视界,2015(14):288-288.

[3]张希武.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