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羔羊痢疾发病原因及防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浅谈羔羊痢疾发病原因及防控策略

平措多吉

西藏自治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

摘要:羔羊痢疾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该病病原菌主要是B型魏氏梭菌,呈现出季节性的流行特点,高发群体是1周龄以内的羔羊。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引发该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不仅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西藏地区羔羊痢疾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对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也给藏区牧民和养殖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本文就羔羊痢疾的发病原因及具体防控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羔羊痢疾;发病原因;防控策略

引言

该病会对羔羊胃肠道造成损伤,羔羊在发病后会出现腹泻症状,其精神状态会变得比较萎靡,粪便可以观察到明显异常。除此之外,该病会严重影响羔羊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给羔羊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羔羊可能会死亡。引发羔羊痢疾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供给、养殖环境、应激反应等,另外患病羔羊粪便也会引发疾病传播。只有深入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与致病机理,才能够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降低羔羊痢疾带来的经济损失。

1羔羊痢疾的发病原因

引发羔羊痢疾的原因较多,羔羊在出生后还无法完全适应外部环境,自身的免疫能力较为低下,这时羔羊的免疫主要是通过被动获取,以母乳为主。但是有些母羊本身的乳汁分泌较少,这时需要人工进行补乳。如果羔羊不能及时吃到初乳或初乳摄入量不足,就容易诱发羔羊痢疾。另外有些母羊由于妊娠期的营养供给不到位导致体质较差,所以羔羊出生时体重就偏小,体质、抗病能力也会相对较差。羔羊出生时体重越小,患羔羊痢疾的概率就越高,同时可能会有一定的死亡概率。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饲养管理环境。首先是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妊娠期的母羊需要饮用温度适宜的水,如果直接饮用冷水就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还会影响母羊后期乳汁的质量与数量。在分娩时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就容易发生感染,这些都是羔羊痢疾的主要诱因。其次是羔羊的管理。羔羊在刚出生时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如果养殖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就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另外要重视养殖环境的卫生,减少病菌的滋生。最后在吮吸母乳之前,养殖人员必须要对母羊的乳头进行消毒,如果乳头上携带病菌,也容易诱发羔羊痢疾。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增加羔羊的患病风险[1]

2羔羊痢疾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2.1流行病学

该病的传染源较多,不仅带菌、带毒、隐性感染的患病羊会引发疾病传播,患病羊排出的分泌物、粪便等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这些病菌会附着到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器械上面,接触后都容易引发疾病的传播。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但是体表的伤口、脐带感染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几率。该病的易感群体以绵羊、乳羊为主,杂交羊、土种羊的发病概率较低。由于一周龄内的羔羊身体的各项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全,所以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明显降低。该病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十分明显,特别是产羔旺季。该病的传染性较强,一旦养殖场内出现感染病例,就会迅速蔓延至整个养殖场。

2.2临床症状

该病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还有潜伏期,潜伏期通常在2天内,之后会出现发病高峰期。在羔羊刚发病时食欲会出现明显减退,精神状态不佳,部分羔羊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会排出黄绿色、黄白色的粪便且伴有恶臭。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会有脱落的肠道黏膜及带有血样的物质随着粪便排出,有些羔羊会出现大便失禁症状,排出的粪便呈水样。随着腹泻时间的延长,羔羊不仅会脱水且会伴有腹痛,这时羔羊会长期卧地,会不断有泡沫状的液体从口鼻中流出,呼吸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羔羊会出现昏迷,严重时会死亡[2]

2.3羔羊痢疾的治疗方法

2.3.1西药治疗

当羔羊出生后,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常用的方法是药物预防,可以选择注射土霉素或口服土霉素的方式。如果是注射,每只羔羊的剂量为1.5ml,口服剂量为0.1-0.2g。每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3天。当出现病例时,要立即进行隔离,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播。治疗时可以使用葡萄糖、地塞米松、硫酸庆大霉素、维生素C、安纳咖、甲硝唑、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混合滴注,药物的用量要根据实际的发病情况来决定。每天1次,连续5天。当羔羊出现酸中毒症状时,可以使用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引发羔羊痢疾的诱因较多,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甄别,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2.3.2中药治疗

该病也可以使用中医疗法,从中兽医角度来看该病是由于新生羔羊的体质较弱,消化能力、免疫能力都还不够健全所导致。按照炒六神曲10g、黄芩片10g、诃子10g、焦山楂10g、泽泻8g、甘草8g、乌梅(去核)8g、白术8g的比例进行煎煮。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煎煮至200ml时倒出,加入水和50g红糖再次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将两次的药液进行混合,每只羔羊的用量为10ml,每天用药两次,连续用药5天。也可以按照白术15g、黄芩15g、萸肉15g、茯苓10g、秦皮10g、黄连10g、白头翁10g、郁金9g、猪苓9g、炙甘草9g、干姜8g、山药8g、甘草8g的比例混合后煎煮两次,每只羔羊的用量为10ml,每天用药两次,连续用药5天。

3羔羊痢疾的防控策略

3.1定期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免疫能力低下的羔羊而言更为重要。羔羊的各项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全,疫苗的注射可以让羔羊体内产生抗体,从而更好的抵御羔羊痢疾。通常在每年的秋季完成疫苗的接种工作。考虑到羔羊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够完全,在注射疫苗时可以选择能够预防多种疾病的联苗,例如三联四防灭活疫苗、四联干粉灭活疫苗、六联干粉灭活疫苗等。也可以选择单一的羔羊痢疾灭活疫苗,羔羊痢疾疫苗的首次注射时间要在母羊分娩之前的30天完成。注射剂量为2ml,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第二次注射要在母羊分娩前10-20天内完成,注射剂量为3ml。该疫苗的抗体主要是通过母体进行传递,让羔羊在出生后就可以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3]

3.2加强饲养管理

羔羊痢疾的致病原因与饲养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关系,只有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首先,要做好羊舍的清洁、消毒工作,母羊的分娩阶段与羔羊刚出生的阶段都会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如果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就容易发生感染。产房要经过全面、彻底的消毒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对于分娩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所有器具也要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母羊能够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分娩。在母羊分娩之前必须要停止放牧,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单独进行饲养,尽量减少与其他羊的接触。要注意控制产房的温度,如果温度过低,羔羊就容易发生腹泻。在分娩之前要加强母羊的营养供给,不断增强母羊的体质。母羊的体质越健康,羔羊的体质、免疫能力就会越强,母乳也会更加充足。在分娩之前,还需要清理母羊乳房、阴户周围的污毛,清理完成后要进行消毒。为了让母羊能够有更强的母性,在生产之前可以对母羊进行训练,让羔羊可以吃到更多的初乳。在羔羊出生后,为了预防细菌感染需要对脐带进行消毒。要保证羔羊可以顺利吃到初乳,如果母羊的乳汁较少,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哺乳。要保证羔羊圈舍的舒适性,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如果生产时气温较低,就需要铺设垫草,做好保温工作。

结语

羔羊痢疾是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对羔羊危害性较大。特别是西藏高原地区,自身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大,加上当地牧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牲畜疾病的防治意识淡薄。因此,从根源上做好预防羔羊痢疾疾病将存在较大困难,作为动物防疫部门,强化对当地牧民和养殖户的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及基层动物防疫员培训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深对该病认识,才能及时发现疾病,降低养殖损失。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不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当发现羔羊被感染后,要立即进行隔离并消毒,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将疾病危害性降到最低。此外,要重视母羊饲料搭配,保证营养供给,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羔羊的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齐田.羔羊痢疾发病原因及防控策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04):68-69+78.

[2]唐宏.羔羊痢疾发病原因及防控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2022(05):105-106.

[3]旦增拉姆.羔羊痢疾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22(0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