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析

倪伟

身份证号码:320902199408258513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而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各地区在小麦的种植生产过程当中已经总结了专业技术手段,提高了机械化生产的水平。当前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化,以机械化作业的形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整地施肥、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过程当中都能够达到高效运作的目的。本文通过详细探讨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形式,希望可以对技术应用方式进行完善,使得相关机械作业过程可以更加的专业化,最终所获得的小麦作物也能够更加的高产,在质量上也能达到种植要求。

关键词: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机械化作业也是当前现代农业建设当中的基本要求,在大规模种植的过程中,很难单纯依靠人力进行操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模式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帮助,提高种植产量,提升生产效率。在各个环节选择工艺手段和机械设备时,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小麦的生产状态,从而择优选择。最终在科学合理应用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前提之下,相关农户也能够提升小麦的生产水平,真正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作用

1.1机械化作业可以满足小麦生产的劳动力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群到城市中就业。基层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大多年纪超过40岁,这种容易生产劳动力紧缺的现象也导致在机械化作业的过程当中必须依靠技术手段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小麦生产的环节相对较多,耕种、除草、收割等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借助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形式可以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种植水平和生产产量[1]

1.2机械化作业可提升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

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虽然专业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投入度较高,需要消耗资金,但只要能够持续性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作业,借助机械化生产的模式,就能够有效优化小麦生产的耕地,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病虫害的预防效率。让小麦能够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下提升总体产量,对农户而言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1.3全程机械化有助于小麦生产的环境保护

借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作业形式,可以达到提高环境环保程度的目的。以往依靠人力进行生产操作时需要大量施肥和喷洒农药,以至于容易影响到周围环境的健康化程度。借助全程机械作业的形式则可减少农业化肥等物质的用量,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的目的,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机械作业可以借助秸秆处理的方式,避免大量焚烧植物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因而,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环保效益,促进小麦种植产业的长远发展[2]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成技术

2.1土壤深松机械化技术

土壤深松机械化技术是指在机械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的前提之下进行土壤性状的调整。全面深松、局部深松都包含在这种机械化作业的方式中。在进行深松作业时,有关人员要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其数值通常在15%~20%之间,而深松的深度则应当在25~35cm之间。农户需要在秸秆还田后完成深松过程,要选择专业的双驱拖拉机进行操作。

2.2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

化肥深施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它可以细化分为分深施底肥、深施种肥、深施追肥3

种类型,工作人员需要借助追肥机械均匀的将化肥施入到地表以下6~10cm的区域,该区域的农作物通常根系较为密集,因而可以保证肥料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同时也可减少化肥的挥发,达到节约化肥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这种施肥技术可以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提升肥料的可应用性,避免肥料的浪费[3]

2.3小麦管理及收获机械化技术

2.3.1节约型植保机械化技术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当中,农户可以借助喷雾、喷粉和超低容量喷雾技术,从而实现高效和广范围喷洒农药的目的。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在节约农药的前提之下,精准进行农药的喷射,从而使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得到改善,后期也能够提升小麦作物的种植产量。小麦是一种密生型的农作物。它的密度高、行距小,在进行机械除草的过程当中,如果依靠人工除草的形式,会消耗极大的劳动力,且难以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而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农户可以借助机械化药剂除草技术,这种技术形式的效果佳、成本低,在除草的过程中,借助机械化生产形式,以对茎叶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除草,这些药剂可以封闭小麦地中的土壤表面,达到避免杂草生长的目的。当小麦作物的种植相对面积较大且属于连片种植状态时,建议农户选择3W-200悬挂横杆式喷雾机进行除草操作。这种设备的药箱容量大,喷杆具备折叠功能 整体的性能佳,操作过程相对较为简单,因而可以在机械化药剂除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应用状态。

2.3.2小麦收获机械化技术

采取收获机械的作业形式,可以在小麦完全成熟的时期提高收割效率,完熟期小麦的叶片枯黄,籽粒变硬,含水率为20%以下。此时通过选择自走式小麦收割机,控制收割速度在3~6km\h的范围当中,可以保持较佳的收割效率。在收割之前,工作人员可以调整收割机的割茬高度,使之在15cm以上,从而提升收购效率。将小麦割下后,可借助有关装置将其输送至脱粒系统中,完成脱粒后存储进粮仓中。这种机械设备在收割的同时可以将秸秆粉碎并均匀的抛洒至耕地的地表,使得后期下茬作物的播种出苗水平得到改善

[4]

2.3.3机械化小麦烘干技术

刚刚收获的小麦水分含量较高,通常为20%左右,如果不及时进行烘干操作,容易导致小麦霉变,影响到小麦作物的质量和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所以要对小麦作物进行及时的烘干处理。机械化小麦烘干技术的应用可以借助多功能烘干机达到操作的要求,当前许多地区开始采用批式低温循环烘干应用形式,合理的控制小麦作物当中的含水率。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相关农户需要对机械化小麦烘干技术的温度等参数进行控制,要根据小麦的含水率来明确操作的形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按照烘干机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标准化的操作,直到小麦的水分含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能够安全储存进相关仓库中。当前许多区域开始使用低温循环烘干机进行操作,这种机械设备由供热装置、主机、粮食自动控制装置等结构组成,在机械设备操作的过程中还需控制各项参数,使得设备能够持续性的进行操作,及时完成烘干处理,以提高小麦作物的整体质量[5]

三、关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建议

为了能够提升小麦机械化生产的水平,通过规范种植规格和模式,可以达成目的。通常在选择小麦全程机械化种植规格和模式时,需要先考察种植区域的环境情况。比如,相关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区域温度等等情况,要选择在水资源充沛、灌溉设备齐全的区域进行生产建设。人们也可借助小麦固定畦垄生产模式进行操作,这种生产形式在沿湖低洼地带相对较为适用。在选择农业机械设备时,农户需要根据种植需求,提高设备的性价比,认真研究设备的应用形式,从而在规范化机械生产作业的过程当中提升小麦作物的种植产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达到满足小麦生产的劳动力需求和提高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目的。同时,借助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形式也有助于提高生产建设过程和环境协调性的目的。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生产环节进行技术革新,选择专业设备和合适的生产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从而提升小麦作物的整体种植产量,使农户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凌秀红.浅谈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及新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2(01):130-132.

[2]刘富华.关于小麦机械化收获质量调研分析[J].山东农机化,2021(06):25-26.

[3]刘卫萍.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09):55-56.

[4]高军,李兴钊,吴春娟,等.植保无人机全程机械化防控小麦病虫害的效果[J].基层农技推广,2020(11):9-12.

[5]臧海刚.小麦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J].南方农机,2020(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