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及综合指数对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肝功能检查及综合指数对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的意义

奂文庆1,敖超吉(通讯作者)1,杨扬2,蒋启洁1,李漪琪1

1.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北市区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邮编650034

2.昆明市官渡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云南昆明,邮编650200

摘要:目的:探究肝功能检查及综合指数对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的90例慢性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水平的测定,并采用计算机软件分别计算综合指数。结果:观察组的ALT、AST、TBIL、T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计算的综合指数(HIB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综合指数(HIBT)对于慢性肝炎的发生与发展而言,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一个定量的动态肝功能指标,为后期治疗预后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肝功能;综合指数;慢性肝炎;临床诊断

肝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物质代谢器官,对机体尤为重要。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应用肝毒性药物等,在我国,则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要的致病因素[1]。慢性肝炎的病程大于6个月,病程持续波动,出现肝脏坏死及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黄疸、厌油、恶心等。如慢性肝炎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最终将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2]。而慢性肝炎,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是一个非自愈性疾病,它需要长期对疾病进行监控及治疗,目前,较为成熟的监测指标为血清学肝功能生化检查,常见的项目包括ALT、AST、TBIL、TBA、ALB等,而随之发展的是肝功能综合指数,简称HIBT(Hypohepatia Index of Blood Tests),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处理所得,它能够对肝功能状态变化情况综合、动态、客观表达[3]。本文旨在研究肝功能检查及综合指数对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便利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的90例慢性肝炎患者为观察组,诊断均按慢性肝炎新分类标准诊断。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4.47±6.31)岁;对照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5.56±7.2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及仪器

两组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检查的当日,空腹状态下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3-5ml,离心5分钟后,对每例受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ALT、AST、TBIL、TBA、ALB水平的测定,所采用的试剂为Roche原装试剂,仪器为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TBA、ALB,其中ALT参考区间为7-40 U/L,AST参考区间为13-35 U/L,TBIL的参考区间为5.1-20 umol/L,TBA参考区间为0-10 umol/L,ALB参考区间为40-55 g/L。

②计算两组研究对照的肝功能综合指数[4]

ALT异常指数sbl=(ALT-34)/131 (sbl≥0);

AST异常指数sb2=(AST-37)/125 (sb2≥0);

TBA异常指数sb3=(TBA-20)/39 (sb3≥0);

TBIL异 常指 数 sb4=(TBIL-18)/70 (sb4≥0);

ALB异 常 指 数 sb5(35-ALB)/6.2 (sb5≥0);

肝功能实验综合指数 HIBT=sbl+sb2+sb3+sb4+ sb5+ 0.6。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当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

观察组的ALT、AST、TBIL、T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ALT (U/L)

AST (U/L)

TBIL(umol/L)

TBA(umol/L)

ALB

(g/L)

对照组

120

32.16±6.57

21.04±6.46

12.44±3.52

5.43±1.29

42.44±5.63

观察组

50

122.54±12.88

82.23±9.51

20.12±5.59

11.66±2.47

32.71±6.18

t值

-66.262

-55.474

-12.176

-23.671

11.88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综合指数。

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综合指数比较

组别

例数

肝功能综合指数

对照组

120

1.24±0.13

观察组

90

37.24±21.55

t值

-18.314

P值

<0.001

3讨论

慢性肝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及代谢相关性疾病,且以病毒感染(HBV、HCV等)为主要致病因素,而在我国,以HBV感染为主,有统计数据表明,从1992年至今,我国每年携带HBV病毒可达1.2亿人次,HbsAg在一般人群中的流行率为9.75%,属于CHB高流行区域[5]。慢性病毒性肝炎需及时干预和治疗,但由于HBV复制的原始模板HBV cccDNA为一种环状、闭合、共价的DNA,具有较长半衰期,加之对药物的耐药、人群的免疫耐受等原因,HBV长期与机体共存,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难以治愈[6]。因此,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需长期进行监测和治疗。随着我国自动化检测仪器及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肝功能的血清学技术检测已经非常成熟且便捷快速,成为慢性肝炎的重要的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指标。但由于单项指标难以对病情进行一个客观分析,因此结合多项指标,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的肝功能综合指数(HIBT)的诞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肝功能综合指数是将多项肝功能指标综合归纳成为一个可明确地指示病变转向的指标[7]。本研究对慢性肝炎及正常人群的肝功能指标及综合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LT、AST、TBIL、T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经计算的综合指数(HIBT)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

综上所述,肝功能综合指数(HIBT)对于慢性肝炎的发生与发展而言,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一个定量的动态肝功能指标,为后期治疗预后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青,彭晓谋,高志良,陈雪娟,黄仰苏,姚集鲁.4种引起慢性感染的肝炎相关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J].广东医学,2000,21(7):551-553

[2]刘素霞.肝功能检查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J].中国校医,2015,29(12):938-938941

[3]周丽华.肝功能检查及综合指数对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的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7):2605-2607

[4]易利平,王开正.肝功能实验综合指数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2):85-86

[5]周薇薇,黄俊,潘发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12):1420-1424

[6]陈红英,丁洁,游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8):939-942947

[7]魏连军,侯彦亭,孙宗云,庞功灏.晚期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综合评价[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