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抑郁患者心理康复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脑卒中抑郁患者心理康复护理要点

张琳

山东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居高不下,研究表明,卒中后忧郁(PSD)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其发病率也相对较高。目前,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尚不明确。该药物对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产生了拖延作用,同时降低了相关药物的疗效,从而增加了疾病的风险。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卒中患病率不断增高。脑卒中患者的情绪低落主要源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减少,而PSD则会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对躯体残损、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使者和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死亡率增加。此外,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反应比其他许多疾病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的身体功能丧失是突发的,缺乏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容易导致卒中后的抑郁情绪。

1脑卒中后抑郁症概念

脑卒中后所引发的情绪低落状态,即为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因为患者的生活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变化,例如或轻或重的持续功能缺陷,加重了机能障碍的并发症,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的下降等,从而导致了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这些症状持续了超过两周的时间。

2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的诊断标准

在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的抑郁后,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14天,同时伴随着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对日常生活的兴趣;(2)身心疲惫,持续疲乏感缠绕不舍;(三)精神反应迟缓;(4)我对自己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认可;(5)由于认知能力下降,导致联想困难,出现了自我伤害的念头;(六)睡眠障碍;(7)食欲减退所致;(8)性欲呈现减退的趋势。

3脑卒中后抑郁行为

病人的面容常常流露出悲伤、烦恼、痛苦、苦恼之情,其态度和行为方式则显露出抑郁、无望和失望的情绪,这是最为普遍的体征之一。病人常对医护人员说“我不快乐”,对医生说“我很难过”.有些病人在诉说病情时还会哭。在与医生交谈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泪如雨下的情况,甚至会放声痛哭。此外,还有一些患者面无表情,而另一些患者则坐立不安、情绪激动、焦虑不安、食欲减退,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厌世或自杀的症状。

对患者心理康复护理要点

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对其生活自理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进行全面评估,以探究抑郁症状的诱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应当以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为前提,深入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和对疾病的认知,然后与患者共同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真诚的忠告,最终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肢体功能的康复计划。

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心理护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沟通,并在沟通中找出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诸多社会环境因索。了解其真情实感,同时对于合并语言障碍者,要更加耐心地听取、积极地鼓励、循序渐进地引导其对外交流和沟通、全面地了解其情况、回避家庭不良情绪,有的放矢地给予暗示和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自卑心理、坚定战胜疾病信心。

为病人解释卒中方面的知识,打消对病情的恐惧感,愤怒感和悲观失望感,用平静的态度面对病情:为病人建立一个积极康复的短期内可能会实现的目的,对于严重抑郁病人特别是自杀倾向病人,医护人员应和家属一起多陪在病人身边,多和病人沟通,应使病人明白自己的生存对于家庭至关重要,利用亲情来感化病人,健康教育可以采用科普书报,板报和座谈会。

心理卫生疗法:利用日常查房的时间,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情绪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评价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其中包括饮食大小便、睡眠、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持续帮助病人消除不良情绪,根据病人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洞悉病人的各种想法、正确分析病人的合理性和优缺点、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想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病人不合理或客观条件所不允许的请求应开展疏导说服工作,而家庭社会的扶持和鼓励对于帮助病人改善抑郁情绪和坚持用药有积极作用。

转移情绪激励疗法:是以改变病人不良情绪为主,以转移病人注意力、改变心志由内而外转移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针对每一位病人的不同爱好和专长,设置活动项目。比如听歌、看电视、唱歌、下棋、书法、语言交流。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有关物品暗示、随机变化及解除病人疑虑、改善不良情绪及状况、诱导病人在“无形中”内接受治疗的心理疗法抑。患者猜疑严重、多虑、容易怀疑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及抑郁药物会造成部分患者无法坚持用药、治疗中途放弃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病人治疗及用药依从性,可以灵活运用该方法。每当病人有进步时,抓住机会给予表扬,鼓励,激发病人积极的情感,起到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作用,有助于抑郁症状的改善与消除,促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心理治疗方法以床边个人治疗为主,也可采用集体讲座法和引导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治疗。

残障期的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的致残率较高,而且残障期的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残障期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尤其要重视残障期,因为残障期的各项功能下降,会使病人更加沮丧,从而加剧抑郁,因此,必须尽快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1)这类病人因为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所以要向他们解释饮食对他们康复的重要性,同时要让他们感受到医生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医生的关怀,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新的生活,让他们愿意接受治疗。(2)鼓励病人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洗脸,刷牙等,并适时地给予鼓励与表扬。(3)尽可能的获得家人和朋友的合作,家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心情,鼓励家人和朋友多来看病人,但不能表现出厌倦的样子,让他们在看望病人的时候,保持平静,微笑,放松,让他们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让他们有一种时间过得很慢的感觉。(4)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病房清洁,安静,通风良好,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如:下棋,听音乐,多与人交流,丰富自己的生活。(5)向病人和家人解释功能训练的意义,并在病人和家人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通过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方式,尽量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让病人看到了治疗的希望,重新获得了自信,缓解了抑郁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