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琴

身份证号:431003198411086547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财政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随着现代财政职能的不断拓展,财政可持续性具备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从收支流量、公共风险、国家治理等不同角度分析财政的可持续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判断。当前,我国财政状况整体安全稳健,积极财政政策具有较大操作空间,具体可以从目标、收支以及管理三个维度对我国财政可持续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展望未来,我国财政仍面临社会保障、政府债务、生态环保、民生支出、区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压力,需进一步完善发展目标、优化收支结构、提升管理效能,确保财政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言

为了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增强内生动力、改善社会预期,财政部下半年将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预期管理,更好发挥协同效应。所谓加力提效,就是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推动各项财税政策尽早落地见效。报告还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研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此外,将延续、优化、完善和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1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需要

当前,人类已进入风险社会,其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明显增大。这种不确定性不是源自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或某个区域,而是体现为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风险,即公共风险。为降低这类风险所带来的成本、损害和损失,需要积极发挥政府职能,通过扩大和调整财政支出,有效防范化解公共风险,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确定性。从财政基本功能分析,财政可持续性由财政收支的平衡性、债务规模、利率水平以及公共风险来源等因素共同决定,是一个多维度、跨时空、系统性的综合性概念。研究“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框架下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需要突破收支平衡的技术性思维,树立一种“大财政”理念,即,不仅要关注短期经济波动,还应注重防范化解中长期经济风险;不仅要关注经济领域的风险,还需防范化解社会、生态、国际、能源等领域的公共风险,同时还应避免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可能引致的新风险,即“对冲风险的风险”。鉴于公共风险的复杂性、关联性和继生性等特征,需要构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特点的风险分析框架,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盲区,为财政可持续注入更大确定性。

2促进共同富裕的需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的共同富裕;既要追求“做大蛋糕”的效率,又要强调“分配蛋糕”的公平,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总的来看,第一次分配靠市场、再分配靠政府、第三次分配靠社会,但三次分配均离不开财税政策的积极发力。特别是再分配环节,要求财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本身就涉及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从更深层次分析,收入分配对促进共同富裕只有短期效果,长期内未必有用。因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人的能力的普遍提升,能让每个人都具备创造财富的基本能力。这应该成为财政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主要落脚点和着力点。也就是说,只有财政持续确保每个人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能让每个人平等获取基本的能力,共同富裕目标才可能实现。当然,这需要从更长的周期和更高的站位去统筹谋划财政工作,积极推动财政支出方式与支出结构的改革,将更多财政资源聚焦于人的能力提升和发展环境的优化,而不是过度强调传统领域的项目建设和GDP等经济指标的短期改善。总之,对财政能力做出科学精准的预判,是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相应地,在研究制定共同富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既尽力而为,还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好高骛远,不吊高胃口,确保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3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为确保政策红利能尽快直抵最需要的企业和群众,并稳定企业积极发展决心,首先,要坚持减税和退税并举,即对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实行减税降费,以实现“减税费,增信心”,确保企业始终具有发展的活力;对于制造业等行业,要有力提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增加企业现金流,并助力企业渡过发展难关。其次,要实现“政策精准把脉”,即为保证市场主体更具有活力,更能支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则要确保税费支持政策更具有精准性和导向性。例如:制造业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行业,其不仅是立国之本,还是强国之基,因此,税费支持政策要持续聚焦制造业,全力支持制造业发展。通过积极落实税收政策,企业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购买生产经营设备,这有助于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有序推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4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

住房公积金是长期住房储金,其可用于低利率贷款购房、提取支付房租等,为人民群众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积极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可实现更大范围、更优服务、更加惠民、更严监管。例如:灵活就业形态蓬勃发展背景下,住房需求大量增加。通过切实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就业人员可以在城市中安居稳业,进一步激发了新经济主体活力。与此同时,新住房公积金政策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视为重点内容,不仅推进了住房公积金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方向发展,还能促使人民群众具有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有效落实,推进了廉政惩防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全国监管服务平台的完善,使得金融风险的防控力度明显提升,可更好地助力全体人民实现住有所居。

5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并畅通循环、稳定市场预期,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更好稳定经济社会大局。针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要细化清单管理,积极完善“白名单”制度,确保重点企业能起到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的龙头作用。同时,还应当充分重视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并给予其一定的支持。例如:政府部门应集中资源优先保障基础工业产品、卫生防疫应急、生活物资等重点行业。针对深化政企协作问题,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切实且全方面了解市场主体的关切点和卡点问题及堵点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预防断链断供情况的发生。针对市场主体综合成本较高问题,政府部门要多措并举,切实落实国家已明确的相关政策,激发中小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着力稳定市场主体。

结语

新形势下,切实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可助力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立足于实际,从细处着眼,有针对性、有层次地推动宏观经济政策落实,稳定经济大盘,提升国民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推进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1(02):16-21.

[2]秦智霞.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调控及政策优化研究[J].知识经济,2022(15):32-33.

[3]庄丽霞.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财经界,2022(15):134-136.